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253)
2022(8969)
2021(7790)
2020(6675)
2019(14960)
2018(14507)
2017(28944)
2016(15088)
2015(17273)
2014(17120)
2013(16833)
2012(15425)
2011(13822)
2010(13862)
2009(13457)
2008(12319)
2007(10731)
2006(9724)
2005(8807)
作者
(43627)
(35988)
(35779)
(34272)
(23015)
(17248)
(16629)
(14100)
(13979)
(12998)
(12382)
(12242)
(11351)
(11272)
(11215)
(11195)
(10625)
(10484)
(10471)
(10403)
(9096)
(8910)
(8860)
(8312)
(8280)
(8072)
(7988)
(7930)
(7264)
(7088)
学科
(73316)
经济(73245)
(47196)
管理(46062)
(38218)
企业(38218)
方法(35380)
数学(32188)
数学方法(31956)
(26862)
金融(26862)
中国(25478)
(24203)
银行(24188)
(23364)
(20343)
(19745)
地方(18672)
业经(17286)
(15778)
(14064)
财务(14027)
农业(14012)
财务管理(14001)
企业财务(13606)
(11858)
贸易(11847)
(11450)
中国金融(11245)
(11049)
机构
大学(218827)
学院(217738)
(95779)
经济(93873)
管理(86852)
理学(75153)
理学院(74443)
管理学(73195)
管理学院(72817)
研究(69695)
中国(59530)
(45556)
(43757)
科学(39845)
财经(36989)
中心(35446)
(34797)
(33721)
(33549)
(32944)
经济学(31318)
业大(30952)
研究所(30296)
经济学院(28667)
财经大学(27829)
农业(27076)
(26889)
北京(26686)
(26669)
师范(26413)
基金
项目(149134)
科学(119459)
基金(110983)
研究(108883)
(95202)
国家(94423)
科学基金(83112)
社会(73540)
社会科(70082)
社会科学(70064)
(60218)
基金项目(58652)
自然(51962)
自然科(50884)
自然科学(50874)
自然科学基金(49973)
教育(49568)
(47814)
资助(45853)
编号(43086)
成果(34808)
(33299)
重点(33152)
(32428)
国家社会(31457)
(30972)
教育部(29384)
课题(29118)
创新(29045)
人文(29044)
期刊
(98520)
经济(98520)
研究(63170)
中国(41931)
(36227)
金融(36227)
(34779)
学报(32728)
(31476)
管理(30652)
科学(28980)
大学(25209)
学学(23652)
农业(20486)
财经(18893)
技术(18126)
教育(17272)
经济研究(16741)
业经(16329)
(16102)
问题(13353)
统计(12496)
图书(12329)
理论(12069)
(11566)
技术经济(11103)
实践(10927)
(10927)
(10649)
(10428)
共检索到326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刁艳华  郭思亮  
本文以2002-2013年为时间段,测算十二年来山东省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水平及融合指数,定量地反映山东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然后,通过建立反映两化融合关系的V A R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两化间的动态融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以期为实现山东省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目标,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于长钺  王长峰  庄文英  付伟  
【目的/意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的TOPSIS评价方法,TOPSIS用来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了上海市与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度量全国省级两化融合水平,为各省推进两化融合进程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靖继鹏  刘铎  马思思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入手,揭示两者发展的5级成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要素系统模型,从动力、政策和支撑三个方面分析"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运用定量统计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调研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指出两者融合中企业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应给予的相关扶持,最后提出两者融合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周先波  乌家培  
本文构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模型,将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以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并发现:首先,融合具有周期大约为5年的间断平衡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路径与两者融合的相关性高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路径,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各自理想水平的偏离呈交替波动等三个主要特点;其次,融合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GRP电力消费和能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融合水平每增加一个点(以百分计),人均GRP可增长0.06%;融合可显著减少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转移;融合可减少单位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琦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明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传雷  李从春  
大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信息化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信息化仍没有实现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进程。本文阐释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和实现的途径,重点讨论了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焦点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祝宏辉  王彦  
基于新疆建设兵团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新疆建设兵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建设兵团及其各师两化融合水平在近四年中持续提升;新疆建设兵团南北疆之间两化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新疆建设兵团及其各师的两化融合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使用多元线性模型和双限Tobit模型对新疆建设兵团两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展开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基础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艳  孙静静  魏津瑜  赵斌  毕小青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两化融合"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构建两化融合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ELECTRE方法来研究两化融合的程度;选取了天津市300家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天津市九大行业的两化融合程度,其中装备制造的两化融合程度最高,新能源新材料的融合程度最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国厚  王海有  
区域层面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体系要求把经济、社会、生活的融合水平进行全面的测度,对于指标选取的多维度深层次性以及指标权重设置的科学合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构建以就绪度、应用度以及绩效度作为一级指标,同时涵盖9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2007-2011年湖北省两化融合综合水平偏低,但基本保持平稳,并未出现大幅度波动;受金融危机和节能减排不力等因素的影响,应用度和绩效度指数波动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眸眸  
本文在构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借鉴菲尔德两部门模型和EBA模型,采用2006201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针对我国总体情况、中西部地区和各省份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资产比等指标,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技术市场交易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行业平均工资的正向影响也十分明显,而居民消费指数、工业治理污染完成投资的影响则为负;东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指数、地方财政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雪洁  李寒娜  杨畅  
本文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背景下,着眼于城市贸易环境和示范基地自身贸易水平的"双重"贸易开放度,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双重"贸易开放对示范基地两化融合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城市和示范基地内的其他影响因素及内生性之后,城市贸易水平以及示范基地自身的贸易水平都对两化融合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政府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同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两化融合水平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两化融合的内生动力至关重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珞琳  高铁峰  
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背景及现状的总结,指出信息化测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以各企业、行业、城市和区域为对象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指出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的实时测度机制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提出系统的基本构想。实验表明,该系统构想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引入这一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林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不同经济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融合具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业联系和带动人力资源开发等作用。从技术、业务和微观组织基础等角度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在产业层面融合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何瑾  葛宝山  杜小民  
【目的/意义】工业化与信息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型企业是省内支柱型产业。想要振兴省内经济,探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问题就十分重要。【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选取省内五个代表性产业,对其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现状进行了阐述和SWOT分析,得出了深度融合的总体布局。从深度融合四个层面探讨了五大支柱产业深度融合的模式,并抽象归纳出了吉林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模式,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剖析。【结果/结论】揭示了吉林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模式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