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
2023(1594)
2022(1403)
2021(1310)
2020(1132)
2019(2670)
2018(2634)
2017(5057)
2016(2839)
2015(3070)
2014(2978)
2013(3043)
2012(2977)
2011(2614)
2010(2536)
2009(2264)
2008(2221)
2007(1824)
2006(1676)
2005(1408)
作者
(8635)
(7471)
(7015)
(6762)
(4530)
(3679)
(3138)
(3009)
(2800)
(2618)
(2611)
(2606)
(2367)
(2267)
(2180)
(2169)
(2146)
(2041)
(2022)
(1999)
(1944)
(1771)
(1668)
(1660)
(1630)
(1624)
(1537)
(1523)
(1451)
(1449)
学科
(11963)
经济(11947)
(6923)
地方(6760)
土地(5333)
(5156)
农业(5142)
人口(4958)
中国(4404)
管理(3828)
方法(3668)
(3639)
数学(3361)
数学方法(3343)
资源(3330)
问题(3144)
地方经济(2916)
环境(2586)
业经(2475)
国人(2004)
农业经济(1964)
中国人(1955)
(1885)
(1861)
(1753)
耕地(1749)
(1736)
生态(1623)
经济学(1616)
(1585)
机构
学院(36889)
大学(36266)
研究(15841)
(14617)
经济(14144)
管理(14002)
(12249)
理学(12063)
理学院(11893)
管理学(11666)
管理学院(11611)
中国(11110)
科学(10921)
农业(9498)
业大(9150)
(8830)
(8659)
研究所(8149)
(7730)
中心(7606)
(7136)
农业大学(6804)
(6332)
师范(6311)
资源(5429)
(5421)
科学院(5404)
(5382)
师范大学(5133)
(5093)
基金
项目(28404)
科学(22387)
研究(20149)
基金(19826)
(17688)
国家(17505)
科学基金(14870)
(14753)
社会(12677)
社会科(11824)
社会科学(11819)
基金项目(11437)
(10244)
自然(10157)
自然科(9832)
自然科学(9829)
自然科学基金(9629)
编号(8396)
教育(8336)
资助(7258)
(7228)
(7108)
重点(6522)
课题(5953)
计划(5919)
成果(5845)
发展(5837)
(5830)
(5751)
科技(5686)
期刊
(17939)
经济(17939)
中国(11517)
(11516)
研究(10663)
科学(8300)
农业(7910)
学报(7076)
资源(5136)
大学(5129)
学学(4946)
(4304)
业经(3862)
人口(3663)
管理(3226)
(2904)
教育(2844)
问题(2622)
技术(2615)
国土(2558)
农村(2455)
(2455)
林业(2412)
业大(2395)
(2351)
金融(2351)
(2325)
土地(2270)
中国农业(2172)
(2157)
共检索到57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书臻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耕地则是人们取得粮食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山东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也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的省份之一。在人口总数越来越多,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缓解人口多、耕地少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一) 解放以来,我国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是矛盾的,并且这种矛盾在不断恶化。从下表的数字可以看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光龙  张文信  杨忠学  刘金花  
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区位指标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2 100.09km~2,仅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33%,其他以草地为主。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东营市和德州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多,面积分别为266.59和210.91km~2;青岛市、聊城市、淄博市和威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较少,占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比例均<3%。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可开垦其他草地和可开垦内陆滩涂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可开垦盐碱地和可开垦裸地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其他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少,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可复垦采矿用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76.67km~2,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46%。相对稀缺、零散破碎化程度较高、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是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特征。耕地保护不应只注重占补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还应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等提高对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加强对各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伟  欧名豪  
利用山东省建国以来的耕地序列数据以及近10多年来的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研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口压力是造成山东省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法,分别预测出2020年的山东省的耕地数量和耕地最低需求量,结果表明山东省未来的耕地资源态势不容乐观,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最后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会广  曲福田  陈江龙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 ,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将耕地看作一个生态经济系统 ,按耕地资源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 ,以收益倍数法为基础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原理 ,对耕地资源进行价值核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建  张广辉  
耕地数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文献都是从耕种农作物土地的总数量对经济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耕种不同作物土地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不同。该文则将耕地分为耕种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三类,以1996-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开展了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显示: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耕种棉花和油料作物的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以及因果关系检验得到:耕种粮食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耕种棉花与油料作物的土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为了保持山东省经济的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岩  
在总结山东省耕地资源及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00年山东耕地生产能力及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探讨了山东耕地的承载力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承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玉林,李玉江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第一手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供需五大主要矛盾,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形式,提出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书羽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耕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多数国家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均存在矛盾,不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必然会破坏自然界并不多有的耕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因而,分析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所存在的矛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够在保护耕地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更高效地推动城镇化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海旺  席念霞  
2004年粮食产量的恢复性增长,其实质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扭转持续几年下降局面,全年达15亿亩,比2003年增加0.1亿亩。但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供给趋紧,是我国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0.2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2003年,我国耕地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6省市的人均耕地不到0.8亩。其除了人口的基数大和增长因素,还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建设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耕地保护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漆信贤  张志宏  黄贤金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进,结合新时代耕地保护所面临的美好生活高要求、贸易争端复杂性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揭示中国耕地保护在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全球耕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研究结论: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短缺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耕地资源要素对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格局优化统筹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新空间;以耕地生态健康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以海外耕地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宫攀  韩振铃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关系到耕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山东省2000~2010年17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山东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11年间山东省各市投入产出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选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山东省17市耕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市耕地总产量及农业总产值指标呈增长趋势,农业播种面积17个城市在11年间增减各半,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个城市在11年间呈显著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17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在研究期间下降明显。通过基础性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山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英鹏  李彦  于仁起  孙明  
采用GPS定位研究了山东省三大土类主要耕地的养分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的绝大部分耕地存在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土壤的氮在麦收后呈缺乏状态,山东主要耕地土壤的供磷情况是尽管中高磷含量的耕地占有一定比例,但土壤的有效磷水平整体偏低;山东耕地的钾供应情况是钾素供应充足,无缺钾情况。影响山东三大土类的耕地质量高低的主要养分因子是有效磷和速效钾,其次是有机质和碱解氮,pH值影响最小,但土壤酸化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在山东省应因地制宜,提高施肥措施,改善肥料施用结构,防止土壤酸化,才能保持山东主要耕地的生产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秋  徐长生  
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耦的时间过程和原因。结论认为:1997-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2004年是增减的拐点。2004-2008年间,建设占用成为山东省耕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山东省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均表明发生了明显的脱耦现象,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山东省经济增长逐渐摆脱了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相对1997-2000年,2001-2004年间山东省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呈减轻趋势,属于相对脱耦;与2001-2004年相比,2005-2008年间山东省建设占用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文信  董光龙  杨忠学  刘金花  
[目的]揭示耕地后备资源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合理保护、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变化及驱动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方法]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基于2003年和2015年两期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在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时空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032015年期间,山东省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减少了30.81万hm2,其中可开垦土地减少24.97万hm2,可复垦土地减少5.84万hm2。[结论]总人口、文盲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