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2)
2023(13445)
2022(11775)
2021(10981)
2020(9259)
2019(21128)
2018(21011)
2017(40858)
2016(22320)
2015(25057)
2014(25140)
2013(24900)
2012(22784)
2011(20486)
2010(20385)
2009(18893)
2008(18501)
2007(16204)
2006(14254)
2005(12704)
作者
(64158)
(53269)
(53072)
(50539)
(34012)
(25553)
(24027)
(20927)
(20222)
(18898)
(18353)
(17937)
(16856)
(16828)
(16383)
(16362)
(15873)
(15866)
(15199)
(15163)
(13220)
(13083)
(12772)
(12113)
(11888)
(11887)
(11825)
(11733)
(10638)
(10493)
学科
(91094)
经济(90968)
管理(69729)
(63698)
(53357)
企业(53357)
方法(39826)
数学(34415)
数学方法(34067)
(25120)
(24757)
中国(22900)
地方(22395)
业经(20709)
(20116)
(19027)
农业(16752)
(15889)
财务(15822)
财务管理(15793)
企业财务(15046)
环境(14925)
理论(14696)
(14486)
(14041)
贸易(14033)
(13844)
(13787)
金融(13783)
技术(13768)
机构
大学(318608)
学院(316342)
管理(127786)
(125562)
经济(122683)
理学(111022)
理学院(109773)
管理学(108030)
管理学院(107447)
研究(104667)
中国(77098)
(67146)
科学(64938)
(59578)
(51995)
(49601)
财经(47376)
研究所(47330)
中心(47314)
业大(47203)
(46813)
(42925)
(42240)
北京(41972)
师范(41899)
农业(38602)
(38078)
(37535)
经济学(37515)
财经大学(35236)
基金
项目(220062)
科学(173966)
研究(162380)
基金(160055)
(138460)
国家(137323)
科学基金(118665)
社会(102823)
社会科(97332)
社会科学(97307)
(87454)
基金项目(85863)
自然(76871)
自然科(74977)
自然科学(74962)
教育(73999)
自然科学基金(73596)
(72305)
编号(66590)
资助(65109)
成果(53894)
重点(49090)
(48678)
(46959)
(45700)
课题(45513)
(42890)
创新(42681)
教育部(41850)
国家社会(41848)
期刊
(138947)
经济(138947)
研究(93460)
中国(60764)
学报(49069)
管理(46194)
科学(46008)
(45345)
(45252)
大学(37461)
学学(35217)
教育(34649)
农业(31121)
(26736)
金融(26736)
技术(26639)
财经(23085)
业经(22607)
经济研究(20825)
(19573)
问题(17926)
理论(15852)
图书(15617)
科技(15600)
资源(15246)
(15200)
技术经济(14947)
(14537)
实践(14534)
(14534)
共检索到45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宏艳  李玉江  
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地区人力资本的存量、质量以及人力资本丰度等方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20个因素中提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流通度、科技潜力、教育培训4个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寻缩小人力资本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即加大教育投资,扶持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加强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动,提高区域流通度;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的需求拉力;加强政府调控,平衡区域人力资本格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伟  陈立文  陈琦  
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对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上,也体现在住房需求上。本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性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规模、结构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人力资本结构对房价的负向影响要强于人力资本规模;人力资本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收入水平的门槛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泽瑜  纪美霞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山东省1980~2004年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东省1981~2004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27.76%,人力资本对其它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1990~2004)的年平均贡献率为5.27%。两者之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占到了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33.03%)。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差异日益增大。人力资本区域差异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教育财政与人力资本区域配置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增加教育财政支出和优化教育财政结构,是缩小区域差异的重要途径。一、人力资本差异是区域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思勇  
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条件之一,而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对山东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测算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通过这种分析,更准确地描述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关系,进而提出改进教育投资、推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良健  何琼峰  
首次运用ESDA方法和锡尔系数、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人力资本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差异程度,研究发现,1996~2005年中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具有空间集聚性,区域差异程度在不断减小;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各区域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显著。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区域间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合理迁移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张国平  
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区际差异在过去20年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人力资本的区域间分布、区域内部分布和城乡分布三个层面,系统考察了我国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玉江  李筱楠  孙希华  
本文试图将分形理论及方法引入到区域人力资本空间结构的研究之中 ,首先利用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对山东省人力资本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 ,在这一基础上 ,计算出了 1992年、1997年和 2 0 0 2年山东省人力资本空间结构的分维数 ,并对 2 0 0 7年的分维数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这一分维数不断下降。最后总结了山东省人力资本空间结构的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玉江,陈培安,李冠伟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建立了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系统,该系统由投资主体、配置实施、积累三个子系统构成。并以山东省地级市为例,分析了城市人力资本投入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玺  杨学成  
根据西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关于人力资本的定义,人们通常把人力资本投资归纳为四个部分: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劳动力的谋职转移投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东部沿海地区甚至达到了12%,但西部地区年均增长幅度较低,从而造成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这种状况的发生,固然与我国实施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但这并非其本质原因。王金营教授的《区域人力资本积聚和开发机制研究》一书深邃地洞察到资本存量低和人力资本流失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书中采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西部人力资本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贾少萌  
文章利用中国2000和2005年数据,证明区域工资水平差距、资本密度、空间距离和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对人力资本积聚有着显著影响,特别是通过大区域模型的检验阐明增长极、城市化、产业集群的作用,继而得出落后地区需要通过培育增长极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及大力发展教育等改变区域内部层级结构,以扭转自身人力资本积聚的劣势地位,实现区域的人力资本积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民  
人力资本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人力资本有效开发机制,提升人力资本积聚水平,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翻了三番多,成为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东北经济滑坡和中部"塌陷"等现象。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差距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进行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路阳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陷入萧条时期,经济韧性一词被学者们广泛提及。人力资本负载的知识和技能是实现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持续增强经济韧性的内生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水平和区域经济韧性之间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我国各省区域经济韧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基本传导机制,并以创新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其对于人力资本存量与区域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不仅直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还可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创新水平对于人力资本存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韧性增强存在显著中介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注重发展人力资本存量,鼓励创新驱动型发展,提高经济韧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谷婷  张全景  陈晓倩  
评价土地市场化程度,可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作用。在建立土地市场化程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3—2008年间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的面积和地块数,对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中等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市场化进程和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个别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吻合。在分析山东省土地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省土地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