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1)
- 2023(13451)
- 2022(11133)
- 2021(10243)
- 2020(8467)
- 2019(19552)
- 2018(19468)
- 2017(38062)
- 2016(20822)
- 2015(23129)
- 2014(23273)
- 2013(22968)
- 2012(20723)
- 2011(18512)
- 2010(18355)
- 2009(16592)
- 2008(16001)
- 2007(13895)
- 2006(12152)
- 2005(10642)
- 学科
- 济(87670)
- 经济(87580)
- 管理(57370)
- 业(55571)
- 企(45743)
- 企业(45743)
- 方法(37519)
- 数学(32165)
- 数学方法(31853)
- 中国(24918)
- 农(23091)
- 业经(21058)
- 地方(20610)
- 财(18891)
- 学(18839)
- 农业(15567)
- 制(14575)
- 产业(14185)
- 理论(14033)
- 技术(13686)
- 贸(13565)
- 贸易(13558)
- 和(13381)
- 环境(13350)
- 易(13072)
- 务(11962)
- 财务(11894)
- 财务管理(11875)
- 发(11628)
- 划(11414)
- 机构
- 大学(293765)
- 学院(292364)
- 管理(117904)
- 济(116466)
- 经济(113758)
- 理学(102874)
- 理学院(101709)
- 管理学(99996)
- 管理学院(99485)
- 研究(98933)
- 中国(70302)
- 京(63334)
- 科学(62893)
- 财(49808)
- 所(48802)
- 农(46142)
- 研究所(44939)
- 业大(44527)
- 中心(43596)
- 江(41344)
- 财经(40867)
- 北京(39732)
- 范(39721)
- 师范(39352)
- 经(37154)
- 院(36661)
- 农业(36177)
- 经济学(34821)
- 州(34023)
- 师范大学(32050)
- 基金
- 项目(207297)
- 科学(163847)
- 研究(151046)
- 基金(150562)
- 家(131182)
- 国家(130113)
- 科学基金(112439)
- 社会(95504)
- 社会科(90583)
- 社会科学(90560)
- 省(81143)
- 基金项目(81130)
- 自然(73396)
- 自然科(71680)
- 自然科学(71665)
- 自然科学基金(70378)
- 划(68218)
- 教育(67744)
- 编号(61189)
- 资助(60530)
- 成果(48736)
- 重点(46344)
- 发(45310)
- 部(44688)
- 创(42973)
- 课题(42087)
- 创新(40088)
- 科研(39161)
- 国家社会(39106)
- 教育部(38210)
- 期刊
- 济(125546)
- 经济(125546)
- 研究(85942)
- 中国(50937)
- 学报(46074)
- 科学(43688)
- 管理(42445)
- 农(41879)
- 财(35403)
- 大学(34690)
- 学学(32622)
- 教育(30919)
- 农业(29380)
- 技术(24641)
- 业经(21454)
- 融(21289)
- 金融(21289)
- 经济研究(19982)
- 财经(19193)
- 问题(18365)
- 经(16447)
- 图书(15675)
- 科技(15020)
- 业(14985)
- 现代(14317)
- 技术经济(14128)
- 理论(14053)
- 资源(13226)
- 商业(13136)
- 版(12920)
共检索到413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建军 高学栋
文章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概念,分产业对山东省以及17城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17城市进行了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型和偏R3型。最后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 山东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晓丽 姜登国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关键词:
聊城市 城市化 产业结构 相关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市经济密度、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演变 响应强度 河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宏胜 杜霞 梁亚红
基于1978—201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化响应强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响应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上升趋势,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响应强度呈现阶段性波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响应强度呈"U"型曲线变化趋势;河南省城镇化响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区域城镇化类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城镇化总体水平、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区域人口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城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演变 响应强度 河南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铁立 李诚固
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区域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 ,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 ,使区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模式 ;另一方面 ,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支撑、拉动、载体等作用。本文探讨了两者间的作用规律 ,并建立了调控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与反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青
以招生大类专业比率作为专业调整的指标,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数据和山东省高职院校对应大类招生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起专业招生比率和产业比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2016年至2020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的GDP进行预测,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招生比率调整提供理论支持,以服务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回归分析 高职专业 高职招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红 刘兆德 陈素青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传统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1953-2004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加,人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与经济自身调节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效用和特点。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显著。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增长 贡献 山东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 李如生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 响应 东北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可嘉 臧永生 李成
基于福建省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状态空间变参数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福建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有负效应的影响,第二产业是推进福建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作用由大变小,并逐渐趋向稳定。认为福建省的城市化进程过度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合理安排产业结构与政策导向,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状态空间模型 福建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荣南,张雪莲
本文通过对战后台湾省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得出了产业结构演变所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业地位的消涨、比较利益的差异及劳力吸收率的更迭造成城市化动力更替,是台湾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台湾省 动力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学功 郑敬刚
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农村劳动力与人口不断聚集城镇,城市化水平提高。相关分析表明,许昌市城市化与第二产业发展呈较强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发展无明显规律关系。因产业与企业基础现状、布局、区位、政策制度等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差异。集中培育发展优势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教育培训、构建协调的推拉制度体系是提高许昌市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市化 区域差异 许昌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揭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2002-2012年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2002年以来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水平小幅下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环保投入增加及海洋保护区面积比重加大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耦合度 响应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孙潇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及趋势,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特点,进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效应"并没有消失,其产业结构布局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且合理地配置资源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仍然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孙潇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发展特点及趋势,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维度,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的特点,进而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红利效应"并没有消失,其产业结构布局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且合理地配置资源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促进作用仍然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锐 赵坤
本文首先分析1985—2003年福建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三次产业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化,重点分析了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增长与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历史数据,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相关系数进行了比较。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调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及产业就业规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GDP增长 就业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