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1)
2023(4344)
2022(3801)
2021(3325)
2020(2846)
2019(6528)
2018(6126)
2017(10742)
2016(6622)
2015(7179)
2014(7393)
2013(7199)
2012(6973)
2011(6135)
2010(6093)
2009(5479)
2008(5454)
2007(4886)
2006(4234)
2005(3713)
作者
(22288)
(18690)
(18623)
(17756)
(11670)
(9518)
(8423)
(7688)
(7144)
(6752)
(6540)
(6429)
(6310)
(6056)
(5983)
(5955)
(5730)
(5510)
(5486)
(5418)
(5119)
(4735)
(4575)
(4402)
(4362)
(4199)
(4158)
(4074)
(4043)
(4024)
学科
(23702)
经济(23692)
管理(15266)
(14816)
(10502)
企业(10502)
方法(9890)
(9315)
地方(9240)
数学(8903)
数学方法(8756)
(7358)
农业(6644)
中国(6157)
业经(5593)
(5570)
环境(4730)
地方经济(4079)
(3908)
贸易(3901)
(3812)
土壤(3799)
(3749)
(3730)
(3666)
资源(3471)
(3426)
财务(3414)
财务管理(3404)
技术(3330)
机构
学院(90814)
大学(89350)
研究(36833)
管理(32319)
(30304)
经济(29277)
(27884)
科学(27534)
理学(27488)
理学院(27137)
管理学(26489)
管理学院(26360)
中国(25287)
农业(22225)
业大(21363)
(21237)
(20134)
研究所(19874)
(17491)
中心(16805)
(15920)
农业大学(14262)
(13725)
(13138)
师范(12956)
(12605)
科学院(12589)
北京(12438)
(12154)
技术(12021)
基金
项目(68392)
科学(51166)
研究(45333)
基金(45173)
(42795)
国家(42410)
科学基金(33748)
(32220)
(25701)
社会(25418)
基金项目(24314)
自然(24139)
社会科(23931)
社会科学(23914)
自然科(23485)
自然科学(23474)
自然科学基金(22965)
教育(20337)
资助(18575)
编号(18227)
重点(16672)
科技(16407)
计划(16341)
(16339)
课题(14399)
成果(14182)
(13603)
(13519)
科研(13515)
(13156)
期刊
(34350)
经济(34350)
(25079)
学报(22952)
研究(22488)
中国(22012)
科学(18015)
农业(17510)
大学(15451)
学学(14692)
教育(11351)
(10711)
管理(9639)
(9203)
技术(8289)
资源(7012)
业大(6830)
林业(6749)
业经(6479)
科技(6044)
(5672)
农业大学(5453)
(5395)
金融(5395)
中国农业(5037)
统计(4966)
(4602)
图书(4560)
技术经济(4536)
决策(4284)
共检索到136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邵国栋  
随着森林土壤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森林土壤质量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省地理区位特殊,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发达。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主要山地(泰山、蒙山、崂山、昆嵛山)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的调查、采样和分析,展现了各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状况及其随土壤发生发育的变化规律。采用土壤质量指数评分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主要山地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山地各林分土壤密度总体上呈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规律反之;土壤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国栋  艾娟娟  孙启武  董玉峰  李建伟  
目的]探究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林分类型(日本落叶松林、蒙古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赤松林、杉木林下土壤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林分下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进行测定分析,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林分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不同林分土壤密度随之增加,总孔隙度随之显著降低(P蒙古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0.639)>杉木林(0.353)>赤松林(0.267)。[结论]不同林分对土壤剖面各层次理化性质影响显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状况各异,其中日本落叶松林土壤质量最好,赤松林土壤质量最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奕炜  钟小瑛  衣华鹏  常耀  
[目的 ]研究不同林分类型(黑松纯林、黑松-刺槐混交林、黑松-麻栎混交林)的黑松针叶功能性状、林下物种多样性、林下土壤因子的特征,以期为黑松海防林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 ]以烟台牟平海防林内黑松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黑松针叶及林下0~20 cm土壤样品并调查林下物种多样性,测定针叶的相关功能性状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标进行计算,对林下土壤因子对针叶功能性状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RDA分析。[结果 ](1)不同林分类型对叶面积(LA)、叶长(LL)、比叶面积(SLA)、比叶质量(SLW)、叶干物质量(LDMC)、叶含水率(LWC)等叶结构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叶化学性状中仅对C、N含量有显著影响。(2)不同林分类型对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黑松-麻栎混交林的Simpson指数最高,黑松-刺槐混交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均最高,而黑松纯林各指标均表现为最低,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在各群落中优势显著。(3)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EC、有机碳(SOC)、全氮(TN)、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速效钾(AK)均有显著影响。(4)SOC、AK、NH_4~+-N对叶功能性状及林下物种多样性均有显著影响,TP、NO_3~--N分别对功能性状与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林分类型下黑松针叶的功能性状、林下物种多样性对林下土壤因子均有一定响应,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要综合考虑林分类型、林下植被及土壤养分的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雄德  傅桂平  胡一凡  
用连续10次水稻耗竭盆栽试验,探讨了湖北省15种主要类型水稻土不同形态钾占土壤全钾含量的比例。结果是,难风化的白云母和长石类矿物中含钾量平均占90.0%;缓效钾平均占3.34%;有效钾贮量平均占11.1%;交换性钾平均占0.871%。盆栽水稻吸钾量与交换性钾和有效钾贮量呈极显著相关(r=0.7659,0.7695),与缓效钾贮量呈显著相关(r=0.6032)。这也间接证明难风化钾矿物不是钾源的提供者,从有效钾贮量看并不丰富,特别是鄂南地区稻土尤甚。强化钾素在农业内部循环,这才是有效利用土壤钾资源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运湘  王翠红  张杨珠  
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湖南省3种母质类型发育的菜园土壤的磷素状况,并对土壤磷素活化系数及磷的迁移淋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河流沉积物发育的冲积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分别达2.04g/kg和194.7mg/kg,磷素活化系数(PAC)为6.7-12.9,平均9.6;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其次,平均分别为1.28g/kg和102.8mg/kg,PAC为1.9-12.1,平均6.8;洞庭湖湖积物发育的潮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1.18g/kg和30.5mg/kg,PAC为1.3-4.7,平均2.5。土壤无机磷是土壤磷素的主要形态,红菜园土中...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元春  赵永艳  曾曙才  
对苏南丘陵区的杉木林、火炬松林、次生栎林及毛竹林生长期内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6月各森林林下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且速度很快,是氮、磷、钾肥施用的适当时期;6~8月各种养分含量均比较稳定,变幅甚微,是土壤样品采集的适宜季节;8~10月有效钾的含量上升,速效磷的含量继续下降,全氮变化不明显,有机质除栎林迅速下降外,其他林分基本平稳,8~10月是补充土壤磷素的又一季节。土壤养分含量以次生栎林最高,毛竹林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向泽宇  张莉  张全发  刘伟  王根绪  王长庭  胡雷  
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青海省不同林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大通1#、湟中和尖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大通2#、循化和乐都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居中,民和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则较低;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民和最低,其他林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循化、尖扎、湟中>大通1#、大通2#、乐都>民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大通2#、民和>乐都>大通1#、湟中、循化、尖扎;各林型的土壤全钾含量变化均不显著;不同林型条件对土壤养分的积累总体表现为大通1#、尖扎!湟中!循化!大通2#!乐都!民和,4种林木对土壤养分的分布和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瑞恒  刘勇  于海群  李国雷  刘辉  王玉江  
为探讨山地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对北京延庆山区6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分类型之间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均表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均表现出阔叶林优于针叶林,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所测5种酶活性在6种林分类型A层表现出聚集分布,以脲酶最具代表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所测5种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显著相关,而有效磷与各种所测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娟   王雅润   杨振兴   周怀平   解文艳   刘志平   贺丽燕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地膜对土壤水热状况、酶活性及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寻适宜山西旱作区玉米生产的地膜类型。【方法】在山西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以玉米品种大丰30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覆盖聚乙烯地膜(PE)、光降解地膜(G)、全生物降解膜(PB)、不覆膜(CK)4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温度和酶活性以及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并分析了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生育期,4个处理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影响有明显差异。成熟期,3种覆膜处理0~2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与CK和PE处理相比,G和PB处理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显著增加。在0~25 cm土层,3种覆膜处理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土壤温度较CK明显增加。与CK相比,3种覆膜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生育期土壤耗水量,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G和PB处理的土壤耗水量均较低,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与CK相比,PB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成熟期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E和PB处理提高了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土壤脲酶活性;PB处理提高了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耗水量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土壤温度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蔗糖酶与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玉米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覆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全生物降解膜在蓄水保墒、增温、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及增产方面效果较优,可广泛应用于山西旱地玉米栽培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娟  龚自明  高士伟  王雪萍  宗庆波  李传忠  毛迎新  谭荣荣  匡胜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有效铁含量适中,有效铜亏缺严重,83.1%的茶园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 mg/kg,1/3以上的茶园土壤有效锰和锌含量偏低。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加强对钾、镁、铜、锰和锌的施用是提高湖北省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妍妍  许自成  肖汉乾  王林  
对湖南省12个主要植烟县(市)1612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湖南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植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的养分含量较低,土壤pH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2)湖南植烟区的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全省IFI的变异为0.127~0.968,平均0.547,变异系数19.17%;(3)根据I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的比例为92.3%,其中龙山和浏阳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清  余新晓  岳永杰  牛丽丽  
森林土壤是维持林木健康生长的基质,其肥力特征影响并控制着林木的健康状态(Fisher et al.,2000)。森林退化与土壤肥力的衰退有密切的联系(La Mannaetal.,2004)。因此,对森林土壤特征的了解,可及时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依据。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森林健康理念的发展,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娟  鲁剑巍  周先竹  鲁明星  
2005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了大量土壤数据,通过对湖北省2009和2010年所获取的植烟区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并划分以十堰为核心的环神农架、以恩施为核心的鄂西南、神农架及以襄阳、宜昌为核心的鄂西北4个烟区,分别探讨不同烟区、不同土壤类型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烟区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6.2、23.3g/kg、109.7mg/kg、19.5mg/kg和123.6mg/kg;56.9%的土壤pH适宜烟草生长,61.7%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35g/kg,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缺乏面积分别为48.1%、36.3%和57.4%;各养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星火  葛红艳  张参参  邓文平  陈伏生  卜文圣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中选取6种处于发育中期阶段的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和针阔混交林) 33块样地,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并用方差分析(ANOVA)探索林分类型和土壤层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林分类型内不同土壤层次和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土壤指标进行降维,计算各林分类型的PCA综合得分进而排序土壤肥力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而p H值、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变化。同样,除常绿阔叶林A层的有效磷和针阔混交林A层的速效钾分别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外,其余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轴(35.9%)主要代表速效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其中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碳的因子载荷值较大;第2主轴(15.4%)主要代表全量养分和p H值的变化;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结论】从保育土壤的角度来看,不同林分类型的肥力状况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此外,相对于人工针叶纯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因而建议针对人工针叶林进行补植改造,朝向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丹  吴立潮  何介南  
为了研究莽山地区3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7月在莽山国家森林公园选择3种不同林分类型不同海拔的9个样地,采集0100 cm剖面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全磷等各肥力指标,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和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的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2)不同海拔样地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差异显著,且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高海拔地区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3)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剖面增加而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