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5)
- 2023(12722)
- 2022(11115)
- 2021(10402)
- 2020(8543)
- 2019(19710)
- 2018(19699)
- 2017(37663)
- 2016(20501)
- 2015(23053)
- 2014(23247)
- 2013(23126)
- 2012(21408)
- 2011(19469)
- 2010(19526)
- 2009(17726)
- 2008(17118)
- 2007(14933)
- 2006(13468)
- 2005(11838)
- 学科
- 济(87576)
- 经济(87492)
- 管理(55588)
- 业(54195)
- 企(43330)
- 企业(43330)
- 方法(35424)
- 数学(29538)
- 数学方法(29221)
- 中国(25419)
- 地方(24413)
- 农(24084)
- 业经(20471)
- 学(18776)
- 财(17953)
- 农业(16676)
- 贸(14899)
- 贸易(14886)
- 理论(14462)
- 环境(14423)
- 易(14341)
- 和(14106)
- 制(14067)
- 技术(13794)
- 银(13422)
- 银行(13383)
- 发(13172)
- 融(13156)
- 金融(13155)
- 地方经济(13112)
- 机构
- 学院(290781)
- 大学(290274)
- 管理(115812)
- 济(112570)
- 经济(109813)
- 研究(101397)
- 理学(99455)
- 理学院(98269)
- 管理学(96645)
- 管理学院(96118)
- 中国(75069)
- 科学(64446)
- 京(63645)
- 所(51473)
- 财(50380)
- 农(47666)
- 研究所(46909)
- 中心(45208)
- 业大(43375)
- 江(42980)
- 范(41794)
- 师范(41377)
- 北京(41044)
- 财经(39942)
- 院(37114)
- 农业(37090)
- 经(36225)
- 州(35758)
- 师范大学(33537)
- 经济学(32026)
- 基金
- 项目(197960)
- 科学(154935)
- 研究(146246)
- 基金(141028)
- 家(122625)
- 国家(121517)
- 科学基金(104022)
- 社会(89965)
- 社会科(85152)
- 社会科学(85130)
- 省(78752)
- 基金项目(75921)
- 自然(67736)
- 教育(66134)
- 自然科(66092)
- 自然科学(66080)
- 划(65988)
- 自然科学基金(64862)
- 编号(60574)
- 资助(58298)
- 成果(48921)
- 发(46498)
- 重点(44055)
- 部(42539)
- 课题(42079)
- 创(40892)
- 创新(38023)
- 科研(37454)
- 发展(37082)
- 项目编号(36777)
- 期刊
- 济(130393)
- 经济(130393)
- 研究(87525)
- 中国(58283)
- 学报(44863)
- 农(43850)
- 科学(42923)
- 管理(42818)
- 教育(35931)
- 财(35281)
- 大学(33451)
- 学学(31234)
- 农业(31057)
- 融(25476)
- 金融(25476)
- 技术(25453)
- 业经(23185)
- 经济研究(19884)
- 财经(18211)
- 图书(17201)
- 问题(16863)
- 业(15755)
- 经(15422)
- 科技(14777)
- 理论(14646)
- 资源(14014)
- 技术经济(13885)
- 实践(13596)
- 践(13596)
- 商业(13449)
共检索到43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忠秀 谢爱良
山东省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优势: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和交通、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以及发达的经济等。但滨海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山东省滨海旅游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各地旅游形象主题;重视偏离大中城市的滨海海滩、海岛旅游资源开发;重视国内市场,协调好国际与国内旅游关系;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抓住奥运机遇,培植滨海旅游名牌产品等。
关键词:
滨海旅游 优势 问题 对策 山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朱大奎
滨海旅游是最传统的、主要的旅游形式,也是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并且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通过使用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航空旅行、旅游目的地住宿餐饮等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全球变化做出贡献。可持续滨海旅游以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和管理为基础,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在滨海旅游模式与产品类型转变、旅游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利益相关者协作等方面对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优化开发和有效管理:以绿色思维指导低碳旅游模式,发展生态旅游和替代性旅游等新型产品;提倡降碳减排、发展碳补偿和碳经济、制定碳排放标准、鼓励新型节油节能科技应用;鼓励社区参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郭泉,唐善茂,王艳,兰京文
防城港市区位优势显著,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文章分析了防城港市滨海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并与环北部湾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其开发利用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了防城港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
防城港市 滨海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丁焕峰,孙海燕
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是海洋开发的龙头和支柱。在分析新时期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对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旅游资源结构、开发方向与模式、开发战略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滨海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茂名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保尔
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旅游产品。本文分析了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针对产品深度开发的瓶颈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环宙 黄克己 吴茂英
基于博弈理论,以浙江省舟山市"海天佛国"——普陀山为例,实证分析了游客和滨海社区在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方面的博弈,发现游客渴望体验文化真实性与滨海社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普陀山佛教文化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网络在线评论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游客普遍认为该滨海文化区商业气息浓厚,影响了他们后续的重游意愿。最后,根据博弈模型、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网络内容分析结果,提出滨海文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少霞 侯璇音 赵志忠 罗艳菊 毕华
以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文昌市及陵水县为研究靶区,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海南岛东部居民对滨海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影响的感知差异及其原因机制,结果显示,海南岛东部各市县居民:(1)对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2)对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与当地旅游业占GDP的比例成正相关关系;(3)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而负面感知非常弱;(4)对环境影响负面感知强于正面感知;(5)海南滨海旅游开发的规模越大海滩私有化程度越强,近海海域环境质量越好。
关键词:
海南 居民 滨海旅游 感知差异 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肖梅 胡继连
生态旅游是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流,成为世界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山东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归类,针对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旅游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生态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产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悦铮
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海上大连李悦铮(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0008)l建设海上大连,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性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许多国家把经济开发的重点转向海洋、把开发海洋经济作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出路之一。目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建树 刘洋 张祖陆 李静 王学
鲁北滨海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依据。针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4个方面建立一套包含42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多层次灰色评价系统,对该区19处代表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较为合理,可信度较高;针对研究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均集中在Ⅰ级-Ⅲ级、总体上资源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及各地市间开发潜力的差异,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大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带的总体...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滨海湿地 开发潜力 策略 鲁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毅 朱竑
从滨海旅游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角度,将气候变化对滨海旅游的影响分解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按旅游景观系统和旅游者两个层面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滨海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滨海景观组分的增与减,或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简单改变,而是重塑整个滨海旅游资源环境系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未来滨海旅游发展不容乐观,只有重视旅游环境教育,培养和提高不同群体的旅游环境感知,才能真正推动低碳时代的到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邱敬舒
上海临港新城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优势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新城规划打造的滨海旅游形象开始突显。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临港新城发展滨海旅游具有资源、基础、机遇与能源优势,并且需加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完善内外部交通条件、提升旅游形象宣传,进而秉承"低碳"、"生态"理念提出临港新城未来发展的旅游项目设计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明
滨海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起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书籍和期刊文献的整理,对国外滨海旅游研究进行归纳和评述,着重分析其研究焦点,如海岸地貌、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滨海度假区的发展模型、滨海度假区游客行为、海岸管理几个方面,以期为中国滨海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并借此推动国内旅游学术界对滨海旅游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滨海旅游 研究焦点 研究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