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49)
- 2023(3247)
- 2022(2874)
- 2021(2813)
- 2020(2242)
- 2019(5329)
- 2018(5370)
- 2017(9146)
- 2016(5392)
- 2015(6233)
- 2014(6476)
- 2013(6218)
- 2012(5598)
- 2011(5090)
- 2010(5223)
- 2009(4714)
- 2008(4825)
- 2007(4606)
- 2006(4057)
- 2005(3648)
- 学科
- 济(17026)
- 经济(17001)
- 管理(13049)
- 业(12184)
- 企(9961)
- 企业(9961)
- 中国(7186)
- 学(5962)
- 农(5853)
- 地方(5495)
- 方法(5388)
- 理论(4754)
- 人口(4617)
- 财(4601)
- 业经(4483)
- 制(4400)
- 贸(4091)
- 贸易(4084)
- 农业(3981)
- 易(3974)
- 教育(3838)
- 数学(3824)
- 数学方法(3739)
- 教学(3667)
- 和(3520)
- 策(2967)
- 研究(2933)
- 务(2896)
- 银(2888)
- 财务(2883)
- 机构
- 学院(73577)
- 大学(71600)
- 研究(25910)
- 济(25338)
- 管理(24494)
- 经济(24366)
- 中国(20451)
- 理学(19861)
- 理学院(19561)
- 管理学(19122)
- 管理学院(18982)
- 科学(16946)
- 京(16709)
- 所(14181)
- 江(13480)
- 农(12669)
- 研究所(12551)
- 财(12492)
- 中心(11827)
- 业大(11771)
- 北京(11243)
- 范(11121)
- 师范(11024)
- 省(10767)
- 州(10740)
- 院(10316)
- 技术(9812)
- 财经(9214)
- 农业(9176)
- 师范大学(8522)
- 基金
- 项目(44825)
- 研究(34317)
- 科学(33295)
- 基金(28860)
- 家(25885)
- 国家(25588)
- 科学基金(20615)
- 省(19105)
- 社会(18782)
- 社会科(17536)
- 社会科学(17530)
- 教育(16023)
- 编号(15674)
- 划(15589)
- 基金项目(15137)
- 自然(13283)
- 成果(12915)
- 自然科(12882)
- 自然科学(12880)
- 自然科学基金(12627)
- 资助(12046)
- 课题(11572)
- 重点(10411)
- 发(9878)
- 年(9405)
- 性(8964)
- 项目编号(8616)
- 创(8615)
- 部(8533)
- 科研(8508)
共检索到122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德成 董振凯 王积富
提出森林人口承载力概念,并在探讨其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主要实物为经济指标,以人均需求森林面积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的森林与人口、环境、资源、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了山东沿海森林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人口承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德成
森林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防护林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实物指标作为经济指标,以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作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防护林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承载力,并探讨提高山东沿海地区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和森林环境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承载力 人口 环境 资源 沿海防护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志杰 伊力塔 韩海荣 袁位高
森林承载力评价是林业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可持续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前提。用综合指数法建立浙江省森林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并对2005年浙江省森林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浙江省的森林属于超载(森林承载指数IFC为1.003),即森林处于弱可持续阶段。在实施浙江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从2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均可得出,未来浙江省林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力和生物量都较小的针叶林和灌木林逐渐被生产力和生物量大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所取代。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东 徐东瑞
以山东省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应用景观生态学干扰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活动的耦合关系,建立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干扰强度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旅游生态承载力TECC=2.913 437万元/d,旅游干扰强度TDI=1.809 370万元/d,TDI/TECC=0.621,接近于优选法确定的黄金分割点,说明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生态状况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游客的接待能力尚具一定的拓展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卫振林,申金升,徐一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永勇 夏军 王中根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探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提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承载力 承载力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佳 王娟
在剖析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关联作用的基础上,对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及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进行测度,揭示二者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差异特征;进而对2001-2012年承载能力与集聚程度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检验,构建两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沿海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研究表明: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性;从二者动态关系变化上看,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对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和负向影响;随着规模效应、成本效应与竞争优势的发挥,旅游产业集聚会推动区域旅游环境承载水平的提升,承载力对集聚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人口承载力既应从资源、经济与人口的关系两个角度分解考察,又应把两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据此,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P—E-R”(即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廖文梅 秦克清 童婷 彭泰中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构建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析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分别处于上升趋势,总体呈现"中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分布格局,其中城市化指数10 a间共增长0.070 8,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数10 a间共增长0.057 9。②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森林生态承载力协调关系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协调度值从0.532 9上升到0.614 4,经历了从"低度协调"过渡到"中度协调"阶段,整体协同作用初显效果,但城市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③区域内各省(市)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呈递减趋势,呈现"良好协调-城市发展型""中度协调-绿色发展型""低度协调-绿色发展型""中度失协调-绿色发展型"的空间分布趋势。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的森林生态承载力优先于总体城市化是导致大部分城市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处于中低水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仍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丽军 苏金豹 万志芳
准确把握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承载力的时序演变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法,对2003~2017年我国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发现,15年来,森林公园总生态承载力持续提高,且2015年以来出现显著大幅提升;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持续下降态势,近年来降速减缓且未来呈现增长趋势。结果表明,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转变,但有效开发程度仍然不够。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激发旅游发展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岩 王珂 才琪 吴宇伦 张大红
以浙江省7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利用熵权法与专家法确定综合权重,将状态空间法与向量模法相结合计算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分析比较2001~2016年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并结合GIS技术对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承载力等级分布格局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适度可载区并且得到了持续改善;林木采伐强度、森林火灾致灾率、单位面积GDP、单位面积工业产值等指标权重最大;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状况分布不均衡,西南部承载力水平最高,中部次之,浙北地区最低;浙江省森林生态承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高-高聚类显著性更强,且大多集中在浙江省西南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 承载指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永胜
本文着重探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性质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考察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看法。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性质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口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够负担的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雨青 李玉凤 徐薇 贾悦 张玥 刘红玉
正确认识旅游生态承载力是指导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多尺度融合”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引入“载体—载荷”视角创建新的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沿海县域为例,对所建立的评价单元划分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利用多尺度融合的方法将江苏省沿海区域划分为4.9×105个评价单元,共跨越七个空间尺度;(2)多尺度融合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揭示了旅游生态载体和旅游载荷评价指标在不同尺度评价单元内表现差异显著;(3)江苏省沿海县域旅游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海向陆逐渐减弱的特征,同时大部分地区存在“超载”风险。本文突破了传统的评价单元尺度单一和旅游生态承载力“阈值”限制的问题,以期为区域评价单元划分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