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2)
- 2023(10029)
- 2022(8651)
- 2021(8178)
- 2020(7123)
- 2019(16594)
- 2018(16407)
- 2017(30614)
- 2016(17065)
- 2015(19786)
- 2014(20019)
- 2013(19860)
- 2012(18874)
- 2011(17297)
- 2010(17224)
- 2009(16101)
- 2008(16155)
- 2007(14491)
- 2006(12407)
- 2005(11234)
- 学科
- 济(73120)
- 经济(73044)
- 管理(42559)
- 业(39704)
- 方法(33788)
- 数学(30362)
- 数学方法(30147)
- 企(30093)
- 企业(30093)
- 中国(22294)
- 农(20161)
- 财(17415)
- 学(16659)
- 贸(16033)
- 贸易(16028)
- 易(15652)
- 制(14960)
- 地方(13609)
- 业经(12957)
- 农业(12834)
- 银(12014)
- 银行(11971)
- 行(11533)
- 融(11512)
- 金融(11504)
- 体(11194)
- 和(10745)
- 环境(10292)
- 理论(9962)
- 务(9606)
- 机构
- 大学(252844)
- 学院(249882)
- 济(108029)
- 经济(105745)
- 研究(95230)
- 管理(88857)
- 理学(75881)
- 理学院(74933)
- 管理学(73609)
- 管理学院(73157)
- 中国(71911)
- 科学(59194)
- 京(55048)
- 农(50426)
- 所(50374)
- 财(47908)
- 研究所(46252)
- 中心(42427)
- 农业(40279)
- 业大(40172)
- 财经(38165)
- 江(37094)
- 北京(35236)
- 经(34816)
- 经济学(34666)
- 院(33729)
- 范(33065)
- 师范(32659)
- 经济学院(31356)
- 科学院(29426)
- 基金
- 项目(166050)
- 科学(128570)
- 基金(120283)
- 研究(117878)
- 家(107632)
- 国家(106810)
- 科学基金(88161)
- 社会(74303)
- 社会科(70370)
- 社会科学(70349)
- 省(63041)
- 基金项目(62924)
- 自然(56624)
- 自然科(55331)
- 自然科学(55308)
- 划(54767)
- 自然科学基金(54319)
- 教育(54127)
- 资助(50457)
- 编号(46658)
- 成果(39057)
- 重点(38661)
- 部(37937)
- 发(36462)
- 创(33662)
- 课题(33429)
- 科研(32390)
- 中国(31784)
- 创新(31777)
- 教育部(31710)
- 期刊
- 济(116413)
- 经济(116413)
- 研究(74551)
- 中国(51381)
- 学报(46606)
- 农(45777)
- 科学(40399)
- 财(37037)
- 大学(33645)
- 学学(31806)
- 农业(30871)
- 管理(30652)
- 教育(25948)
- 融(21942)
- 金融(21942)
- 技术(20386)
- 经济研究(20073)
- 财经(19400)
- 业(17902)
- 业经(17260)
- 经(16852)
- 问题(16104)
- 贸(15217)
- 世界(13532)
- 国际(13238)
- 版(13158)
- 技术经济(12280)
- 统计(12255)
- 业大(11223)
- 科技(11047)
共检索到375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荆圆圆 胡凡光 刘广斌 吴海一 孙铭 陈群 张天文
为研究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形态差异和地理分化特点,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日照东港(DG)、烟台海阳(HY)、青岛黄岛(HD)、威海文登(WD)和东营垦利(KL)5个中国蛤蜊野生群体形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生长指标指数显示,文登群体贝壳最厚,黄岛群体贝壳最薄、肥满度最低,海阳群体软体部最肥;5个群体间最大差异系数为0.515~1.245,均小于1.28,尚未达到亚种水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3个主成分,主成分1贡献率为33.71%,主成分2贡献率为27.16%,主成分3贡献率为14.42%,累计贡献率达75.2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中国蛤蜊群体聚为2类,海阳群体、文登群体和垦利群体聚为一类,东港群体和黄岛群体分别聚为一类;通过判别分析,共建立了4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0.0%~94.0%,综合判别率为80.0%。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蛤蜊的地理群体识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蛤蜊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金强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高保全 陈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 李琪 闫红伟 孔令锋 于瑞海
本研究于自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对中国山东海阳沿海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的繁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山东沿海的中国蛤蜊全年只有1个繁殖周期,可分为6个时期:休止期,形成期、增殖期、成熟期、排放期、耗尽期。组织学观察显示,配子发育周期分为2个明显的阶段:11月至翌年2月的休止期和包括配子形成、成熟和排放的性腺发育期。该地区中国蛤蜊雌雄配子的发育时间基本同步,配子发生均始于3月,大部分个体在6月至7月成熟,8月雌雄配子大规模排放。中国蛤蜊的卵母细胞直径呈显著的周年变化(P<0.05),从3月开始增加,7月达最大值。随着产卵的发...
关键词:
中国蛤蜊 繁殖年周期 环境因子 条件指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晓鹏 游欣欣 曾凡荣 宋维彦 李昂 尤颖哲 丁少雄
应用多元分析方法,采用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中国沿海陵水、北海、惠来、诏安、厦门5个地理群体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雌雄个体间形态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的体长、头胸甲宽和雄性个体的体长、第六腹节宽分别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振明 许逸天 吴常文 樊甄姣 张建设
为阐述过度捕捞后中国现存鳓(Ilisha elongata)资源的种质状况,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青岛、舟山、厦门和广州4个鳓地理群体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通过对4个鳓群体共45个个体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进行测序,获得1个长度为657bp的同源序列。45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达4.88%,其中插入或缺失位点10个;45个个体中检测出2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达0.81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达0.0031,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达2.016。结果表明,中国现存鳓种群仍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对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表明,青岛群体与...
关键词:
鳓 16SrRNA基因 遗传变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侯吉伦 赵雅贤 任建功 王桂兴 陈睿毅 骆明飞 王玉芬 刘海金
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东港、绥中、秦皇岛、青岛、舟山以及珠海等6个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地理群体的8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6个花鲈群体可被分为两支:来自黄海、渤海海域的东港、秦皇岛、绥中和青岛群体为一支(北方群体);东海海域的舟山群体和南海海域的珠海群体为另一支(南方群体)。南北群体间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和舟山群体相比,珠海群体和北方群体的亲缘关系更近。主成分分析获得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726%、27.744%和14.075%,累计贡献率为73.545%。利用8个变量构建的6个地理种群的判别...
关键词:
花鲈 多元分析 形态差异 逃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昂 冯加岭 李加琦 唐玉泽 薛素燕 朱玲 张秀梅 毛玉泽
为研究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3龄四角蛤蜊的壳长(SL)、壳宽(SW)、壳高(SH)、活体湿重(BW)和软组织湿重(RW)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贡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以活体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3龄贝均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并以壳长作为辅助选择性状;以软组织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龄贝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同时辅以壳长;2龄和3龄贝均应以壳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分别以壳宽和壳高作为2龄贝和3龄贝的辅助选择性状。研究结果可为蛤蜊岗四角蛤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四角蛤蜊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新月 张永杰 刘斐 陈生熬 林旭元 李大鹏
本研究基于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对叶尔羌高原鳅3个地理群体共计509尾样本的11个形态指标和22个框架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叶尔羌高原鳅3个地理群体的31项比例性状中,4-9/BL存在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5.00%、14.00%、9.30%,累计贡献率为48.30%,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先汇为一支,后与和田河群体汇为一支,即叶尔羌河群体与塔里木河群体形态差异较小,和田河较另外2个群体形态差异较大;构建判别方程并进行交互验证,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8.48%、88.89%、87.73%,综合判别率为88.37%,表明由判别分析筛选出的9个形态比例性状对叶尔羌高原鳅不同地理群体的判定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塔里木河水系特殊性,造成不同河流生境中叶尔羌高原鳅群体存在形态差异,可通过多元分析对其进行有效区分,然栖息环境的不同可能是引起机体形态学特征差异或适应进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爱华 吴杨平 姚国兴 张志伟 吴建平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98.75%,P2为76.67%~...
关键词:
丽文蛤 文蛤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锦锦 廖梅杰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葛建龙
为评价不同海域不同体色特征刺参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沿海8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群体的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根据所获得的16Sr DNA、COⅠ和D-loop序列分析这8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6S rDNA、COⅠ和D-loop序列长度分别为543 bp、656 bp和509~527 bp。16S rDNA序列中共检测到16个多态位点,1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62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0.880。COⅠ序列共检测到62个多态位点,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58,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73,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4.796。D-loop序列共检测到200个多态位点,6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922,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157,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6.834。3个线粒体片段对于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D-loop和COⅠ序列的多态位点数、单倍型数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显著高于16S rDNA序列,更适用于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遗传结构的解析。韩国浦项地区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洋流影响有关。利用COⅠ基因对采自浦项的3种体色刺参进行遗传分化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0.05,不存在遗传分化。对所采集的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青岛海参群体与烟台海参群体聚为一支,再与韩国群山黑参群体聚为一支,然后与韩国木浦黑参群体聚在一起,向外依次为俄罗斯群体及韩国浦项的3个群体,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受洋流影响最大,其次跟其地理分布有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严冬 藏雪 张国松 汪亚媛 陈树桥 王佩佩 刘炜 周国勤 尹绍武
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4个不同地理群体的15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射阳群体(SY)和太湖群体(DXS)的形态最接近,与当涂群体(DT)、建德群体(JD)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5个主成分,对不同群体间总变异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18.070%、16.717%、11.374%、9.504%、7.182%,累积贡献率为62.84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河川沙塘鳢群体在形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体长、头长、眼后头长、体高和体厚这5个形态性状上。判别分析中采用8个不同的变量...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晓蕾 许然 张志新 郑小东
中国海域跨度大,生态环境差别显著,栖息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长蛸群体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实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的多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长蛸11个自然群体的14个形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群体判别函数。结果显示,长蛸腕式为1>2>3>4,腕间膜式为A>B>C>D>E。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6.067%。主成分1主要包括胴宽/体长、头宽/体长、漏斗后部长/体长3个参数,累计贡献率达36.979%;主成分2主要包括体质量/体长、胴背长/体长、漏斗前部长/体长3个参数,累计贡献率达29.088%。基于主成分散点图可以清晰区分澎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依据判别函数,群体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0.40%。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腕吸盘数目在澎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显示,11个群体中北方5个群体与宜兰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嵊泗、南麂岛、连江3个南方群体聚成一支,之后与澎湖群体聚成一支,泉港群体单独聚成一支。研究表明,北方5个群体间形态相似度较大,且与南方群体差异显著;澎湖和泉港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中国沿海11个长蛸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性,形态多样性较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闫喜武 王琰 郭文学 霍忠明 张跃环 杨凤 张国范
以随机选取的123只野生四角蛤蜊为材料,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和重量性状(活体质量Y、软体质量Z)进行了测量,然后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壳长>壳高。壳宽是影响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302 5和0.224 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19.537+0.244X1+0.266X2+0.732X3、Z=-2.456+0.035X1+0.035X2+...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么宗利 王慧 周凯 来琦芳
运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我国青蛤5个地理群体(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形态差异。选择了14个可量性状和6个地区生态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天津和辽宁的形态较接近,其中福建群体的趋异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8.05%,主成分2为18.6%,主成分3为14.0%,累计贡献率为60.65%。逐步判别选入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5%~90%,P2为73.7%~86%。综合判别率为67.5%。青蛤形态学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杨平 陈爱华 姚国兴 张雨 蔡永祥 王超 高波 张如国
从采自江苏如东(S)、广西北海(G)、日本本州(J)的3个不同地理群体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中选取红壳色个体组成亲贝群,并以5%的选择压力从中挑选最大壳长个体作为育种基础群,按照双列杂交的方式,建立9个交配组合,每组3个家系。实际获得6个交配组合(Gs、Gj、Sg、Sj、Gg、Ss),共18个家系,比较各家系的育种值,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和杂交优势分析,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早期存在母本效应,自13日龄之后,杂交组合(Gs、Gj、Sg和Sj)的壳长均大于自繁组合(Gg和Ss),且杂交优势越来越显著。杂交组的Kung育种值和综合评定值均大于自繁组,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