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
2023(849)
2022(690)
2021(715)
2020(649)
2019(1400)
2018(1340)
2017(2348)
2016(1354)
2015(1704)
2014(1709)
2013(1726)
2012(1645)
2011(1311)
2010(1243)
2009(1169)
2008(1189)
2007(1044)
2006(786)
2005(699)
作者
(3761)
(2966)
(2949)
(2837)
(1809)
(1454)
(1397)
(1200)
(1128)
(1056)
(1039)
(990)
(967)
(914)
(912)
(894)
(888)
(870)
(821)
(812)
(770)
(728)
(696)
(672)
(639)
(637)
(635)
(635)
(632)
(627)
学科
(3807)
经济(3802)
文化(3683)
(2265)
企业(2265)
方法(2061)
理论(2027)
教育(2021)
中国(1971)
产业(1886)
市场(1859)
业经(1829)
文化产业(1765)
文化市场(1765)
管理(1686)
地方(1680)
(1669)
(1610)
(1445)
经济理论(1422)
企业经济(1334)
政治(1195)
研究(1156)
思想(1153)
思想政治(1123)
政治教育(1123)
治教(1123)
德育(1106)
(1093)
事业(898)
机构
大学(16791)
学院(16642)
研究(6122)
管理(4993)
(4687)
中国(4331)
经济(4283)
理学(4127)
科学(4055)
理学院(4008)
管理学(3894)
管理学院(3837)
(3739)
师范(3715)
(3536)
(3052)
师范大学(3013)
(2927)
研究所(2829)
(2632)
中心(2535)
教育(2476)
山东(2362)
业大(2341)
农业(2324)
北京(2285)
(2266)
(2240)
(2235)
技术(2111)
基金
项目(10780)
研究(8267)
科学(8254)
基金(6971)
(6099)
国家(5983)
(4937)
社会(4937)
科学基金(4878)
社会科(4620)
社会科学(4620)
(4110)
编号(3736)
基金项目(3728)
教育(3726)
成果(3551)
文化(3045)
自然(3028)
自然科(2947)
自然科学(2946)
自然科学基金(2898)
资助(2738)
课题(2714)
(2532)
重点(2508)
(2398)
项目编号(2378)
规划(2284)
(2221)
(2116)
期刊
(6583)
经济(6583)
研究(5903)
中国(5241)
教育(4572)
学报(3853)
科学(3216)
大学(2928)
(2877)
学学(2618)
管理(2310)
图书(2270)
书馆(1949)
图书馆(1949)
农业(1924)
(1901)
(1406)
(1331)
(1271)
技术(1163)
业经(1125)
(1123)
论坛(1123)
社会(973)
职业(943)
业大(904)
财经(901)
社会科(879)
社会科学(879)
科技(848)
共检索到29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荣国  
今年纪念孔子诞展2540周年的活动高潮——孔子文化节,将如期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市举行。 按计划,首届孔子文化节将于9月26日在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拉开序幕,历时15天。其间将上演大型歌舞诗《大同梦》、话剧《布衣孔子》及大型仿古祭孔乐舞等一批以纪念孔子为主题的艺术剧目。曲阜市还将举办孔府珍贵文物、孔子生平事迹等各具特色的纪念展览,孔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刘以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庆余  
"旅游节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看似"老生常谈",但确是永恒的话题。2011年9月30日,《中国旅游报》曾推出"旅游节庆的国际化打造"高端对话栏目,其中,"旅游节庆越是有特色,越是民族的,越容易走向国际","旅游节庆的国际化,要实现视野国际化、思维国际化、心态国际化"等观点颇具启发。成功的旅游节庆要同时兼顾"文化底蕴"的本土化与"运作视野、服务标准和发展方向"的国际化。而节庆主题策划的好坏程度,是决定其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凡是已举办多年的旅游节庆,其承办方和主办方为了每一届都能够推陈出新,往往是绞尽脑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宏宇  
9月21日,秋高气爽。在广州市宏城商业广场,市民们在欢度中秋佳节的同时,享受到了银行理财专家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个人创业贷款、炒汇、购买基金、理财等金融业务咨询。这是由广东银行同业公会、《新快报》社主办的“理财专家与你有约暨2002年广东银行同业公会金融服务节”的热闹场面。 广东银行同业公会首次与新闻媒体合作举办这样大型的金融服务活动,在南国花城引起很大反响,共有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广发行、农信社、光大行、深发行、招商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行、广州市商业银行、广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金荣  
《论语》中孔子谈论饮食、食品的文字有数十处,涉及到营养素的形态、质量、种类、数量、比例等要素,既基本符合营养学原理,又讲出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合"思想,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文艺  
21世纪以来,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软着陆的举措,更是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实现"权力转移"信号。十年的探索式发展,初步见证了孔子学院自身的成长和东方文化品牌的形成。孔子学院现已成为以汉语教学为基础、展示东方文化的重要通道。然而,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国际权力竞争的文化转向,现实地提出了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的系列课题,在"输出什么"方面从过去侧重语言与教育到今后倾向文化推介的转型,在"目标受众"方面从注重精英群体到今后更加关注大众群体的转型,以及在"怎样输出"方面从课堂教学为主到以大众传播为主的转型。当然,转型也预示了国家话语权建设的新面貌,即基于中华文化魅力的"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亚军  
为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读书氛围,以此培养大学生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由贵州大学图书馆主办,图书馆读书会承办的首届贵大读书节暨读书会成立十周年会庆于4月19-24日在贵州大学举行。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读书讲座、作品鉴赏、影视评论、猜灯谜、书展、问卷调查、会员联谊等。 在读书节的开幕式上,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作的“读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孔子一生作为师者的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乃是求得"斯文在兹",诲人不倦则是让孔子之后来者"与于斯文"。孔子一辈子在学与教之间不断转化,其中心就是传承斯文,也即赓续周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传统。斯文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依据,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根本价值。传承斯文不是固守斯文,而是"述而不作"与"温故知新"的统一,是人与文的互相转化。担当"斯文",乃是当代师者的文化使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新  刘伟乾  
本文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为主题,在全球化背景和现代性社会中,从文化"在场"的角度重新审视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理解,探讨文化"在场"在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活动中对场域、对象、主体、形式及内容选择等方面的意义和重要性,为孔子学院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传播活动提供建设性的思路,从而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范本。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晓珠  
"学"与"思"是《论语》中被反复论及的两个重要的教育概念,二者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与"思考"并不同。《论语》中的"学"与"思"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但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并非同等重要,而是"学"重于"思"。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发是较为深入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套内涵深刻,体系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形塑有巨大意义。重回孔子学思理论阐发的文本《论语》来对孔子的"学""思"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孔子学思理论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理解其教育意义与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曾燕萍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内,每成立一所孔子学院,中国出口到成立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额平均增加1.19%。表明长期来看,孔子学院不仅有助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曾燕萍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孔子学院增强了外国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本文在利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作用不显著,但长期内,每成立一所孔子学院,中国出口到成立国的文化产品贸易额平均增加1.19%。表明长期来看,孔子学院不仅有助于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会促进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