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7)
- 2023(15864)
- 2022(13029)
- 2021(12120)
- 2020(9697)
- 2019(22203)
- 2018(22177)
- 2017(42268)
- 2016(23172)
- 2015(25981)
- 2014(26232)
- 2013(25711)
- 2012(23577)
- 2011(21365)
- 2010(21431)
- 2009(19419)
- 2008(18728)
- 2007(16622)
- 2006(14911)
- 2005(13389)
- 学科
- 济(97248)
- 经济(97146)
- 管理(62864)
- 业(61528)
- 企(48755)
- 企业(48755)
- 方法(36752)
- 数学(30992)
- 中国(30948)
- 数学方法(30654)
- 农(29453)
- 地方(26554)
- 业经(24328)
- 财(20656)
- 学(20317)
- 农业(19899)
- 制(17614)
- 贸(16399)
- 贸易(16384)
- 发(15860)
- 易(15794)
- 银(15788)
- 银行(15746)
- 理论(15695)
- 环境(15484)
- 技术(15388)
- 和(15385)
- 融(15211)
- 金融(15208)
- 行(15164)
- 机构
- 学院(325617)
- 大学(324894)
- 济(127712)
- 管理(126741)
- 经济(124598)
- 研究(114170)
- 理学(108558)
- 理学院(107299)
- 管理学(105471)
- 管理学院(104887)
- 中国(84710)
- 京(71211)
- 科学(71192)
- 所(57591)
- 财(57581)
- 农(54644)
- 研究所(52334)
- 中心(51079)
- 江(49243)
- 业大(48701)
- 范(46026)
- 师范(45601)
- 北京(45572)
- 财经(45390)
- 农业(42226)
- 院(41783)
- 经(41184)
- 州(40366)
- 经济学(37246)
- 师范大学(36739)
- 基金
- 项目(220814)
- 科学(173089)
- 研究(165026)
- 基金(156908)
- 家(136364)
- 国家(135088)
- 科学基金(115495)
- 社会(102473)
- 社会科(96893)
- 社会科学(96870)
- 省(87844)
- 基金项目(83358)
- 教育(75138)
- 划(73593)
- 自然(73425)
- 自然科(71660)
- 自然科学(71645)
- 自然科学基金(70316)
- 编号(69078)
- 资助(63486)
- 成果(56539)
- 发(51363)
- 重点(49538)
- 课题(48345)
- 部(47546)
- 创(45901)
- 创新(42701)
- 项目编号(41916)
- 国家社会(41403)
- 科研(41321)
- 期刊
- 济(149494)
- 经济(149494)
- 研究(99886)
- 中国(68688)
- 农(52084)
- 学报(50932)
- 科学(47830)
- 管理(47670)
- 教育(43087)
- 财(41300)
- 大学(38617)
- 农业(36114)
- 学学(35979)
- 融(30358)
- 金融(30358)
- 技术(29237)
- 业经(26524)
- 经济研究(23097)
- 财经(21295)
- 问题(19736)
- 图书(19208)
- 经(18116)
- 业(18085)
- 科技(16420)
- 理论(15893)
- 技术经济(15464)
- 现代(15371)
- 版(14814)
- 商业(14763)
- 实践(14606)
共检索到49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德军
根据新型城镇化理论,本文对山东省17个地市140个县(市、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进行经验测算和聚类分析,并对其城镇化综合水平及形成的动力和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山东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中心城市发育不完善、现代功能不强,小城镇总量扩张过速、但个体发育不足,粗放型城镇化导致可持续发展矛盾愈加突出等问题,指出山东要形成"两心一体"、"双翼齐飞"、"四级体系"城镇化格局,必须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体,统筹兼顾,加快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农村城镇化,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关键词:
山东省 新型城镇化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传开 张凡 宁越敏
基于山东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分形方法、引力模型、空间探索分析等技术研究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12010年山东省53.5%的城镇人口集聚于县和县级市,具有明显的县域城镇化特征,同时农民身份转换滞后于其产业转移,半城镇化现象显著;2城镇体系呈位序规模分布,中小规模城市发育较好,大城市发育不足;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联系不断加强,网络化趋势明显,但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薄弱;4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形成了以济南、青岛、烟台和威海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分布区及以鲁西、鲁南地区为主的冷点分布区。最后就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翠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市民化积极性不高、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质量和效率矛盾、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欠账"较多、城镇化建设规模和结构不均衡等。我国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发挥绿色经济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城镇化 “十三五” 协调发展 城市群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秀娥 李冬艳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金融支持机制不完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山东、吉林、湖南等地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应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发挥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保障农民进城就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创新融资渠道,破解资金投入难题;培育新型城镇化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模式 发展问题 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明俊 尹茂林 杨雯雯
从人口分布格局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指出山东省人口呈现"大集中、小分散"趋势,核心—边缘效应非常显著,核心区县市呈现就地城镇化,非核心区县市就地、异地城镇化并行;县城是就地城镇化的核心载体,小城镇和村庄则出现明显的分化。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横向来看,应统筹兼顾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县市两类城镇化,其中核心区县市与中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实施网络化发展,非核心区县市重点突破县城和重点镇;并根据空间演变趋势,实施前瞻性的区域策略。纵向来看,应尊重人口流动趋势,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县城、镇、村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明俊 尹茂林 杨雯雯
从人口分布格局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指出山东省人口呈现"大集中、小分散"趋势,核心—边缘效应非常显著,核心区县市呈现就地城镇化,非核心区县市就地、异地城镇化并行;县城是就地城镇化的核心载体,小城镇和村庄则出现明显的分化。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横向来看,应统筹兼顾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县市两类城镇化,其中核心区县市与中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实施网络化发展,非核心区县市重点突破县城和重点镇;并根据空间演变趋势,实施前瞻性的区域策略。纵向来看,应尊重人口流动趋势,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满财 黄慧微 张文秀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的新取向与新思维,对其动力机制与实施路径进行明确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传统发展理念下,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巨大困境,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内容是经济效益、产业创新、城乡协调及群众生活质量等。建设与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规划、统筹发展,在产业创新的前提下建立起城镇化推动经济进步的动力机制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动力发展机制 基本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云霞 南灵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分析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安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城镇化居民生活水平低、城乡差距大等问题;(2)土地整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3)新型城镇化涉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要牢牢抓住《决定》的改革方向,循序渐进,全方位协调推进。总之,西安市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将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整治项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威
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城镇化建设对资金需求巨大,在不断扩大金融资源的同时,一定时点上的金融资源却总是有限的。因此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应有所侧重,寻找最优切入点。其路径选择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对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引导农业生产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分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政府角色错位、内在驱动力不足、人的城镇化严重不足、布局亟待优化调整等问题;然后指出推进城镇化需要关注产业经济发展、城镇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等三个发展维度;最后提出我国社会的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培育与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政府职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问题。
关键词:
建筑业 新型城镇化 发展维度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体制、制度、政策多维度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更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思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政策 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职能制度化,严格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范围;改革利益固化的城乡管理体制,变革以行政级别配置资源的传统做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敖丽红 韩远 贺翔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是化解即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合点。本文首先论证了城镇化的生成机制和水平测度标准;在此基础上,重点揭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低质、高量及不均衡问题。研究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城镇化发展只有加强需求侧管理,稳定经济增长,释放新需求;依靠供给侧的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造新供给,才是中国城镇化从超常规增长向正常增长收敛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炼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农村 新型城镇化 成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