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
2023(85)
2022(90)
2021(84)
2020(74)
2019(178)
2018(155)
2017(350)
2016(180)
2015(203)
2014(187)
2013(201)
2012(200)
2011(199)
2010(190)
2009(180)
2008(186)
2007(178)
2006(157)
2005(120)
作者
(522)
(444)
(440)
(412)
(280)
(195)
(191)
(190)
(155)
(147)
(140)
(138)
(133)
(125)
(123)
(121)
(121)
(111)
(108)
(108)
(107)
(104)
(104)
(103)
(102)
(98)
(96)
(94)
(92)
(90)
学科
(1403)
(990)
经济(990)
农业(955)
(784)
管理(493)
(371)
业经(356)
财政(343)
农村(338)
(338)
(334)
农业经济(317)
地方(309)
工作(292)
(284)
国家(274)
方法(261)
数学(248)
数学方法(248)
土地(225)
国家机关(212)
机关(212)
及其(203)
(199)
人事(195)
人事管理(195)
收入(193)
政策(192)
方针(192)
机构
学院(2780)
大学(2744)
(1444)
经济(1383)
管理(1314)
(1189)
理学(1161)
管理学(1154)
理学院(1153)
管理学院(1147)
研究(1002)
农业(908)
中国(737)
业大(680)
(655)
农业大学(590)
经济管理(541)
(506)
科学(485)
山东(482)
中心(472)
财经(459)
(458)
(435)
(411)
研究所(406)
(405)
(381)
发展(377)
(377)
基金
项目(1894)
科学(1567)
研究(1529)
基金(1420)
(1215)
国家(1196)
社会(1040)
科学基金(1039)
社会科(975)
社会科学(975)
(861)
基金项目(769)
(767)
编号(647)
自然(618)
自然科(609)
自然科学(609)
教育(597)
自然科学基金(595)
(588)
成果(552)
资助(534)
(504)
(469)
(446)
(429)
重点(429)
国家社会(427)
(425)
(423)
期刊
(1733)
经济(1733)
(1370)
农业(821)
研究(808)
中国(700)
农村(477)
(477)
(477)
科学(452)
业经(419)
学报(416)
大学(381)
学学(372)
农业经济(348)
农村经济(328)
(319)
问题(316)
经济问题(276)
社会(270)
(263)
金融(263)
管理(248)
(246)
社会科(236)
社会科学(236)
财经(224)
技术(197)
世界(188)
(181)
共检索到4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近日,山东省要求各级政府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园"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农村入园难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伟  王微  阚庆云  
结合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了政府在中国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问题。指出当前中国特色产业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产业规划不足、农业人才培养欠缺等问题。为发展"一村一品"、推动产业兴旺,中国应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培养后备人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泽东  
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办事处下梨园村为例,通过研究下梨园村的发展基础、优势和存在问题,探讨该村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带动和发展策略问题,确定了以盆景栽培技术及市场推广促进主导产业优化提升—带动旅游发展—全村全面发展的整体发展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锻炼  
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支农、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法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政府在农村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医疗卫生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关系。政府在农村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及医疗卫生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构成长期显著的均衡关系;政府在农村的支农投入、义务教育投入、医疗卫生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长期影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皮江红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教育投入方式,教育券可以为农村职业教育政府投资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要在突出效益、兼顾公平原则下,借鉴教育券制度积极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府投入方式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立华  
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为农民及其子女离开农业,在非农部门就业创造了条件;二是农民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后,有助于他们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亦即教育能增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能动性,提高农民的变革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我国将教育分成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凌丽娅  王巍  严星  
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关系农民生命权与健康权的农村公共卫生,为广大的农村人口提供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更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总体发展相对缓慢,农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迎旗  冯晓霞  
我国政府以拨款方式重点投入少数公办园的做法早已遭到人们的质疑。本文试图根据我国幼儿教育财政状况和国内外已有经验,提出按编制拨款,走内涵发展之路、设立专项拨款、改拨款为返还利润的投资、解除规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等改革方案。尝试推动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改善我国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率和公平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绍宾  
在当前"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中,文章提出了省级政府的"双角色主体"假说,即省级政府一方面要发挥"接力者"的角色,负责将中央政府有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与资金安排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其他地方政府;另一方面,省级政府还要承担"供给者"的责任,不仅要对中央政府的公共品决策进行本地化的修正,还要及时应对本地居民有关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变化调整。运用山东省的数据资料证明了"双角色主体"可以确保农村公共品充足供给以及在当前"接力者"要优于"供给者",但未来后者会日渐重要的两个命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毛传新  
鉴于地方政府行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一事实 ,本文试图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视野。为此 ,建立以下分析框架 :( 1 )地方政府行为主体界定 ;( 2 )地方政府主体的行为范围 ;( 3 )地方政府主体行为的追求模型 ;( 4)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 ;( 5)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作用及其均衡结果。通过上述分析框架的规范与实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行为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冯明  
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是地方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债务融资机制日趋复杂,债务资金在财政资金总盘子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与债务投融资相关的财政活动也变得更为丰富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开始不断凸显。然而,与财政支出绩效和税收征管绩效相比,债务绩效评价与管理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柱旺  
目前我国推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因县级财政负担沉重、地区间发展差距过大以及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过少而面临窘境,深化现行投入体制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推行"以国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新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要责任由中央政府承担,从而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来源,减弱经费的短缺程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明胜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国务院逐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是一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普惠性政策,然而对于经济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国勇  汪雷  
本文在简要分析税费改革后,基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和问题,从效率和公平二个层面应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必要性,并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政府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如何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如何保障政府投入到位、如何保障政府投入效率和公平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长永  
文章以分析财政投入特点为基础,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分析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投入是新农合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但过于单一的筹资来源也凸显制度的脆弱性;新农合取得了比较好的主观绩效,表现在农民参与意愿较高、福利性得到多数农民认同及满意度较高;新农合的客观绩效多停留在覆盖面、受益人次等广度目标上,而农民实际受益水平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