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6)
2023(7906)
2022(6707)
2021(5996)
2020(4672)
2019(10677)
2018(10597)
2017(19211)
2016(10622)
2015(12136)
2014(12525)
2013(12226)
2012(11680)
2011(10806)
2010(11098)
2009(9973)
2008(10062)
2007(9122)
2006(8402)
2005(7987)
作者
(32192)
(26499)
(26422)
(25005)
(16901)
(12757)
(12061)
(10262)
(10223)
(9941)
(9082)
(8914)
(8909)
(8480)
(8334)
(8156)
(7889)
(7781)
(7636)
(7631)
(6883)
(6668)
(6469)
(6247)
(6216)
(5998)
(5966)
(5912)
(5477)
(5329)
学科
(48209)
经济(48163)
管理(27064)
(25898)
地方(20257)
(18626)
企业(18626)
中国(17713)
(15488)
业经(12565)
地方经济(11038)
方法(10857)
农业(10834)
(9973)
(9570)
银行(9555)
(9547)
金融(9545)
(9411)
(9332)
(9329)
贸易(9315)
(9028)
(8907)
环境(8746)
(8731)
数学(8454)
数学方法(8340)
理论(7659)
技术(7636)
机构
学院(151746)
大学(145668)
(58769)
研究(57294)
经济(57041)
管理(51118)
中国(45199)
理学(41359)
理学院(40779)
管理学(40000)
管理学院(39709)
科学(35439)
(33093)
(30115)
(28059)
(26711)
研究所(26619)
(26617)
中心(26130)
(23550)
师范(23316)
(22200)
北京(22007)
(21097)
(21073)
业大(20970)
财经(20445)
农业(20210)
技术(19234)
师范大学(18290)
基金
项目(90891)
研究(70984)
科学(69697)
基金(60025)
(52067)
国家(51502)
科学基金(42800)
社会(42158)
社会科(39762)
社会科学(39756)
(39017)
教育(32148)
(31894)
基金项目(31285)
编号(31159)
(26776)
成果(25891)
自然(25627)
自然科(24859)
自然科学(24853)
自然科学基金(24327)
资助(24267)
课题(23567)
发展(21599)
重点(21242)
(21204)
(19428)
(19109)
(18222)
(17885)
期刊
(81096)
经济(81096)
研究(51145)
中国(42618)
(26477)
教育(25743)
学报(21568)
(21563)
管理(21317)
科学(20704)
(18194)
金融(18194)
农业(17996)
大学(16111)
业经(15486)
技术(15464)
学学(14723)
经济研究(11940)
问题(10357)
(9698)
财经(9447)
图书(9353)
(8307)
论坛(8307)
资源(8266)
(8237)
(8227)
(8048)
职业(8047)
商业(7867)
共检索到26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凤兰  刘庆志  
本文对刚刚开发的巨野矿区在产业协同发展、就业协同发展、煤炭开发与环境治理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巨野矿区的开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宏  何志强  
在分析矿区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剖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人参与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据此构筑了从源头控制模式的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该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的存续性和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我国大型露天矿区———黑岱沟矿区的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续秀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商物流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衔接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行特点不一致导致的物流配送服务周期较长,电子商务低价竞争导致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电子商务和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本文针对这三个问题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双方的公平地位及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有效的协同系统平台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续秀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商物流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衔接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行特点不一致导致的物流配送服务周期较长,电子商务低价竞争导致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电子商务和物流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本文针对这三个问题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双方的公平地位及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有效的协同系统平台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发军  文春波  耿峰  宋立生  
新建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避免“三农四矿”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正在建设中的新郑煤矿区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其社会经济基础,提出了目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发展模式,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建煤矿区在初期可按“煤-电-建”的模式发展,中后期可按“煤化工”的模式发展,并在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面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和绿色社区体系四大循环体系,为其他新建煤矿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宁  
文章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该地区的城市群能够建立起在交通、产业、行政、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该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经过分析文章认为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行政区经济"模式——即行政区,特别是城市型行政区对该地区经济约束过强是关键因素。文章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起源以及中国城市型行政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城市分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建立区域协调机构等举措是确保城市型行政区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文征  鞠颂东  
近年来,物流园区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新型业态,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与集约化程度、整合物流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物流园区间非合作博弈,互动协同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网络体系,导致物流园区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物流园区个体理性决策与最终结果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过分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不仅没有推动区域总体物流效率的提高,反而制约了各参与方实际效益的获得。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物流园区协同运作与协调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应出台国家级物流园区专项规划,树立全国"一盘棋"发展思路;组建跨区域的物流园区联合会,推动物流园区网络联盟的构建;适当引入协调和约束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蓉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对2016-2020年的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状况以及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呈现增长趋势,且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物流发展逐渐向好;省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耦合协调度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东部地区的协调度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省域系统协调度呈现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正相关性以及空间集聚效应。为促进各省份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我国各省份应制定适合本区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战略,重视各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最终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东来  廖小梅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新信息环境下的发展观念和发展形态。从内涵上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在观念上跳出了单个图书馆发展的视野,在形态上注重区域图书馆内部关系变化和调整,形成联系紧密、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图书馆整体;在功能上强调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协作形成图书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原则上看,具有自组织、标准化、特色服务的特性和要求。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要发挥各图书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强调同一标准下的集体行动,强调各图书馆功能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从机制上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实现在模型上由动因、过程、结果、效应四部分组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不只是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知识创新,两者的结合就是科学技术创新,而关键是解决好两者的对接。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对接过去通行的理论是"转移说",即新技术向企业转移。本文提出"协同说",即科学家、企业家在同一平台上直接交汇和协同。科学技术创新驱动落脚在产业创新层面上,需要强化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的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新技术产业化既涉及科技创新,又涉及科技创业。对接创新创业不仅需要创新创业集聚的科技园区,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参与者风险共担机制和创业团队收益共享机制,而"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友军  
共同富裕是当前的时代主题,2020-2022年新冠疫情对我国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方面。本文基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视角,采用2016-2021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新冠疫情影响前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其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旅游消费与消费升级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但这种协同发展关系在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时段,以及东中西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的2016-2019年,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整体上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但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的2020年和2021年出现了显著下降。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本处于良性互动和中度耦合协调状态,而在西部地区则处于低水平互动与良性互动,以及低度耦合协调与中度耦合协调之间;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各自区域的居民消费升级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反过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仅会对各自区域居民旅游消费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之外,城镇居民消费升级还能带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继而促进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英  刘映霞  
城镇化建设是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起步晚、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在贵州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民族文化内涵、盲目建设没有灵魂的城镇。贵州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城镇化建设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应结合贵州当地的经济特色、资源特色,尤其是民族文化特色,正确选择城镇化建设模式和文化定位,创新文化注入城镇化建设的手段,做到现代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建设协同发展,打造贵州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  吕林有  康磊  于国庆  
彰武县作为辽宁省北部生态屏障最后一道防线,对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彰武县沙化地历史现状形成的主导因素以及治理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以此提出沙化地治理融合生态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布局建议,并探索性提出发展产业经济促进沙化地治理是未来彰武县长足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陈浩  孙东琪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直蓉  
本文基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和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呈现出向高品质、高端旅游消费转变;旅游消费群体年轻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旅游动机和偏好更趋向于健康卫生等特征。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密切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已经由良性互动、初级耦合协调向高水平互动、高耦合协调状态转变,转变时点大概在2014-2015年期间。进一步实证检验证实了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内需扩大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