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4)
2023(6974)
2022(6334)
2021(5732)
2020(5099)
2019(11960)
2018(11964)
2017(23439)
2016(13057)
2015(14928)
2014(15299)
2013(15468)
2012(14391)
2011(13151)
2010(13457)
2009(12552)
2008(12444)
2007(11392)
2006(9778)
2005(8742)
作者
(41069)
(34470)
(34350)
(32622)
(21176)
(16396)
(15648)
(13567)
(12515)
(12174)
(11588)
(11327)
(10938)
(10801)
(10721)
(10645)
(10587)
(10165)
(9729)
(9641)
(8882)
(8416)
(8406)
(7759)
(7756)
(7616)
(7581)
(7521)
(7000)
(6936)
学科
(53207)
经济(53165)
管理(35011)
(34051)
方法(25777)
(23682)
企业(23682)
数学(22920)
数学方法(22707)
(16212)
(13827)
地方(13678)
中国(13405)
(12491)
环境(11806)
(10674)
贸易(10670)
农业(10663)
业经(10434)
(10328)
(9912)
(9099)
(8293)
银行(8254)
(7851)
服务(7771)
(7748)
金融(7746)
(7676)
理论(7348)
机构
大学(190149)
学院(189493)
(74004)
经济(71978)
管理(70999)
研究(66434)
理学(60498)
理学院(59768)
管理学(58617)
管理学院(58289)
中国(50013)
科学(45133)
(41657)
(38443)
(35848)
业大(33040)
研究所(32995)
(32824)
中心(31335)
农业(30397)
(29032)
北京(26656)
财经(25805)
(25469)
师范(25151)
(24044)
(23802)
(23172)
(22240)
经济学(22224)
基金
项目(128939)
科学(99009)
研究(91044)
基金(90826)
(80815)
国家(80168)
科学基金(66651)
社会(55258)
社会科(52196)
社会科学(52176)
(52067)
基金项目(49127)
自然(44195)
(44061)
自然科(42966)
自然科学(42951)
自然科学基金(42164)
教育(40312)
编号(37662)
资助(37113)
成果(30686)
重点(29791)
(29061)
(27358)
(25896)
课题(25793)
计划(25734)
科研(25179)
创新(24321)
科技(23183)
期刊
(81492)
经济(81492)
研究(50229)
中国(37369)
学报(35562)
(33603)
科学(30402)
大学(25582)
(25574)
学学(23952)
农业(22574)
管理(22380)
教育(16769)
技术(16623)
(15372)
金融(15372)
图书(14394)
业经(13970)
(12601)
经济研究(12423)
财经(12129)
问题(11059)
资源(10981)
(10447)
(10395)
书馆(10156)
图书馆(10156)
理论(9609)
技术经济(9515)
科技(9276)
共检索到27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雪萍  刘某承  王斌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评价与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全面认识古桑树群系统的生态特征与价值,明确其以防风固沙为核心的服务功能在维持古桑树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黄河故道地区农业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夏津黄河故道沙化区根据当地沙地特征,因地制宜,形成了以桑树为主,林、果、农复合的稳定生态系统,有效促进了风沙土的土壤熟化进度,为生态系统恢复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数据可获取性及古桑树群主要生态功能,运用物质量评估方法,定量计算并分析了古桑树群生态产品供给、防止风蚀、固沙保水、土壤改良和大气调节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夏津黄河故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明  郑大伟  刘中丽  蔡涤华  唐广  
以1988~1990年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浦洼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物、能流进行分析,指出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军  赵爱春  UMUHOZA Diane  王茜龄  刘长英  鲁成  余茂德  
目的克隆桑树(Morus alba L.)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基因,并通过烟草过表达研究其对烟草黄酮生物合成的影响,为该基因功能分析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桑树中克隆出Ma DFR,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将Ma DFR导入模式植物烟草中,获得具有卡那抗性的转基因烟草植株,通过基因组PCR鉴定转基因阳性植株,采用反向PCR的方法分析T-DNA在烟草中的插入位点。通过定量PCR的方法分析Ma DFR在烟草中的表达水平,Al Cl3分光光度法测定转基因烟草中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1,1-二苯基-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子渲   可尔木拉·依地力斯   姚庆昕   刘佳鑫   杨光   晁楠   刘利  
【目的】鉴定桑树中MaCWIN (Cell wall invertase, CWIN)和MaCIF (Cell wall invertase inhibitor, CIF)家族基因,为揭示桑树MaCWIN与MaCIF家族基因的功能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和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L.)的CWIN和CIF家族基因为参考,在MorusDB数据库中筛选桑树的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用PCR基因克隆技术对其进行克隆,并进行motif分析、多序列比对分析、系统发生分析、蛋白特征分析、亚细胞定位预测,通过RT-qPCR技术分析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分析MaCWIN和MaCIF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在桑树体内敲低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并观察表型。【结果】筛选出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各5个,成功克隆出4个MaCWIN基因和3个MaCIF基因,MaCWIN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1722~1989 bp;MaCIF家族基因CDS区域长度为537~582 bp;MaCWIN1、MaCWIN2、MaCWIN4、MaCWIN5为酸性转化酶,MaCIF1、MaCIF3和MaCIF4为酸性转化酶抑制子;MaCWIN1、MaCWIN2和MaCWIN4属于细胞壁转化酶,MaCWIN5是液泡转化酶。MaCWIN1在幼叶表达量最高,MaCWIN2表达量随果实成熟逐渐积累,其他基因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试验结果显示,MaCWIN1和MaCIF1基因的敲低导致相应植株发育延迟。【结论】MaCWIN和MaCIF基因家族是桑树体内重要的功能基因,首次克隆了MaCWIN和MaCIF基因编码区,确定其分类,其中MaCWIN1和MaCIF1是影响桑树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为了解MaCWIN和MaCIF家族基因在桑树中的功能及培育桑树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琨  黄星  洪美玲  蓝崇钰  刘强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重视其生态功能。文章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类型,并根据两个估算实例,探讨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体系,最后针对目前估算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昌   王雨晴   刘晓丽   杨忠学  
通过探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交互作用和空间关联度,对其时空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人地协调、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提供依据。以黄河下游16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分别测算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耦合协调度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关联格局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空间依赖性程度的分布规律。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总体为“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整体呈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阶段向过渡、磨合阶段逐步提升,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但空间自相关性逐渐降低且存在一定规律,显著高—高区与显著低—低区空间聚集性较强,显著低—高区与显著高—低区数量较少。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昌   王雨晴   刘晓丽   杨忠学  
通过探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交互作用和空间关联度,对其时空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人地协调、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提供依据。以黄河下游16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分别测算2005—201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耦合协调度及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关联格局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空间依赖性程度的分布规律。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总体为“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整体呈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由失调阶段向过渡、磨合阶段逐步提升,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但空间自相关性逐渐降低且存在一定规律,显著高—高区与显著低—低区空间聚集性较强,显著低—高区与显著高—低区数量较少。黄河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屹  梁晨雪  
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刚性约束强、跨域治理难度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采用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水足迹评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描述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价值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稳增长,呈现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区域差异特点。价值变化受农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旅游人数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到城市水治理中,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密度、推进跨域协同等措施加快绿色转型。本文探索性地编制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账户并进行了核算,为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顾立汉  王兴元  
聚焦于服务品牌集群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管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描述服务品牌集群生态圈一般层次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服务品牌集群生态圈核心层结构,以及不同结构在功能方面的差异,并给出了一些管理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颖  王得祥  张浩  李志刚  魏耀锋  胡天华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宁夏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替代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和机会成本等方法,对宁夏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贮养、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等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和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425 611.069 1和459 976.917 9万元/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主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及其价值量排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凤   徐洁   徐基良   安丽丹  
【目的】研究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分析并评估其水源供给、土壤保持、碳储存和生境质量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源供给量和平均生境质量指数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土壤保持量表现为逐期下降,碳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少。降水和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2)受黄河流域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在空间上表现为从黄河流域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强。【结论】面对黄河流域的复杂生态环境风险问题,建议强化全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注重植被保护和自然恢复,完善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采取因地制宜的保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惠兰  祁应军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生态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标准,利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实测数据和基于GIS和RS技术获得的不同林分面积等数据,评估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均服务价值总计178.90亿元,各项服务价值排序为:生物多样性(43.08%)>固碳释氧(19.35%)>固土保肥(16.17%)>涵养水源(13.11%)>林产品(5.16%)>净化大气(1.55%)>林木营养物质积累(0.96%)>旅游休憩(0.62%);按照服务价值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克龙  李双成  李迪强  陈英玉  朵海瑞  王永生  
文章根据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1986年和2000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法,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区域生态功能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6~2000年长江源区、黄河源区的生态系统功能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减少199亿元和30亿元,长江源区的生态系统功能缺失明显高于黄河源区;从功能分析,长江源区的气候调节功能、黄河源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变化最为显著;从结构分析,草地、湿地、水域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构成,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存在根本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敏超  李迪强  温琰茂  栾晓峰  
从凋落物层和土壤蓄水能力角度来定量评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以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作为指标来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使用影子价格法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价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总计为1.646 9×1010t,涵养水源能力总价值为1.103 4×1010元,其中,植被凋落物涵养水源能力为1.55×108t,价值为1.039 8×108元;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为1.631 4×1010t,价值为1.093 0×1010元。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为4.93×1010m3,价值为3.303 1×1010元。可见,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巨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书志  王伟  丁骞  杨永林  汪淑筠  王少明  闫毓斌  赵亮生  
以洮河林业局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2015年的资源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参考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1)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17.28亿元·a(-1),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02.53亿元·a(-1),保育土壤价值32.85亿元·a(-1),固碳释氧价值45.91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