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7)
- 2023(15334)
- 2022(13174)
- 2021(12288)
- 2020(10096)
- 2019(22914)
- 2018(22825)
- 2017(43490)
- 2016(23535)
- 2015(26479)
- 2014(26625)
- 2013(26619)
- 2012(24797)
- 2011(22681)
- 2010(22996)
- 2009(21098)
- 2008(20322)
- 2007(17827)
- 2006(16143)
- 2005(14603)
- 学科
- 济(115212)
- 经济(115113)
- 管理(64769)
- 业(59776)
- 企(47350)
- 企业(47350)
- 方法(41899)
- 数学(35862)
- 数学方法(35513)
- 地方(31144)
- 中国(30680)
- 农(28419)
- 学(25134)
- 业经(24444)
- 财(20933)
- 农业(19692)
- 环境(19684)
- 地方经济(17797)
- 制(17460)
- 和(17086)
- 贸(17013)
- 贸易(16998)
- 融(16313)
- 金融(16311)
- 易(16304)
- 理论(16070)
- 银(15959)
- 银行(15915)
- 发(15659)
- 行(15392)
- 机构
- 大学(341013)
- 学院(340528)
- 济(142245)
- 经济(139065)
- 管理(131809)
- 研究(124125)
- 理学(112843)
- 理学院(111472)
- 管理学(109646)
- 管理学院(109039)
- 中国(91883)
- 科学(76996)
- 京(74287)
- 所(63688)
- 财(62137)
- 研究所(57879)
- 农(55697)
- 中心(54673)
- 江(50766)
- 业大(50081)
- 财经(49036)
- 北京(47878)
- 范(47644)
- 师范(47220)
- 院(45114)
- 经(44441)
- 农业(43213)
- 经济学(42610)
- 州(41455)
- 师范大学(38315)
- 基金
- 项目(228840)
- 科学(179200)
- 研究(168504)
- 基金(163742)
- 家(142758)
- 国家(141552)
- 科学基金(120517)
- 社会(105742)
- 社会科(100122)
- 社会科学(100092)
- 省(90296)
- 基金项目(87192)
- 自然(77181)
- 教育(75950)
- 划(75577)
- 自然科(75222)
- 自然科学(75207)
- 自然科学基金(73815)
- 编号(68810)
- 资助(67135)
- 成果(55922)
- 发(53586)
- 重点(51797)
- 部(49614)
- 课题(48200)
- 创(46841)
- 创新(43719)
- 国家社会(43080)
- 发展(42966)
- 科研(42958)
- 期刊
- 济(168693)
- 经济(168693)
- 研究(106221)
- 中国(69767)
- 学报(53060)
- 农(51113)
- 科学(50182)
- 管理(49848)
- 财(44391)
- 大学(39662)
- 教育(39418)
- 学学(37270)
- 农业(35770)
- 融(31100)
- 金融(31100)
- 技术(30334)
- 业经(26917)
- 经济研究(26720)
- 财经(23869)
- 问题(21284)
- 经(20467)
- 图书(18573)
- 业(18315)
- 技术经济(17820)
- 资源(17721)
- 科技(16874)
- 理论(16526)
- 现代(15912)
- 商业(15373)
- 世界(15013)
共检索到52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效敏 石晓艳
文章从南四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调查、资源的配置结构、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山东 南四湖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合生 虞孝感
加强区域合作,协调产业发展和整治水环境是促进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太湖流域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在于共同整治水环境和构筑环太湖旅游圈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区域合作 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就非常重要。首先在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依据Delphi法,通过问卷调查构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建立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灰色系统 模糊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元林 郑文
高原淡水湖泊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已经成为制约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在分析我国高原淡水湖泊流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的发展,应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突出协调发展,强调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流域系统角度对高原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原湖泊流域 复杂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关进平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李俊 胡焕香
为了探讨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机制,以昌化江流域内7个市县为基本单位,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聚合性的特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建立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3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19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指标权重值在0.06~0.08之间,最次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3~0.04之间;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差异性,五指山市处于最佳发展状态,综合得分为0.882 5,综合得分处于中上水平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为了研究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万泉河流域包含的5个市县为基本单位,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要求,结合万泉河流域现状建立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3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16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7~0.15之间,以林业总产值(0.093)为代表,其次为以工业总产值(0.051)为代表指标,其权重区间为0.05~0.07,最次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3~0.05之间波动...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万泉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小银 郭洪伟 廉丽姝 刘飞 李宝富
流域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空间化和定量化评估,对流域水资源管理、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流域水生态保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13年土地利用、降水、蒸散以及土壤属性等基础地理数据,以InVEST模型为基础,评估和模拟南四湖流域近25 a的产水量,并采用ArcGIS分析产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变化趋势,探讨了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土地利用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因素与产水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区。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产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东北部等山区、丘陵地区产水量高,西部平原地区产水相对较低;受自然地理要素影响,流域产水量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即GDP、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有较大差异。近25 a来,流域产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且产水量峰值区域由东北部向偏南地区转移,最低值区由西部向中部地区转移。降水、海拔和坡度等地理环境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最强;人口、GDP等社会经济数据与产水量变化也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等不透水层增加,促进了流域产水量。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水资源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兆开
东平湖库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滞洪区和重要的补给水源区,是"南水北调"与山东省"西水东送"输水干线的总枢纽。发展生态经济保护东平湖库区生态环境,事关黄河防洪安全和"南水北调"东线以及山东"西水东送"工程调水的成败,也是东平湖库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遵循生态和经济规律,构筑建立在生态与经济"双赢"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产业,实现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运霞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兴建了3000多座大中型水库,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移民,由此产生的库区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由水库运用子系统和移民经济子系统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庞大系统工程,只有从两大系统的现状及相互影响出发去分析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库区移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移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东平湖库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兰,张伟
划分县域生态经济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空推进上的具体落实。本文以山东莘县为例,论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县域生态经济区 山东莘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汤洁 斯蔼 李昭阳 汪雪格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霍林河下游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净能值产出率与投入率、人均能值用量和环境承载率进行了计算;以净能值产出率与环境承载率的比值作为能值可持续性发展指数(ESI),在建立能值可持续性分级基准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投入为9.15×1021sej,以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为主;总产出为10.61×1021sej,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区平均ESI为0.17处于不可持续范畴,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能值分析结果,提出调整能值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等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家旗 茹少峰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采用人均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可持续指数对黄河流域2010—2017年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处于强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原因是黄河流域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大,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不显著,生态足迹需求不均衡。依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并结合GM(1,1)模型,预测了2020—2025年四种政策情景下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政策措施,黄河流域不可持续状态将进一步恶化。未来黄河流域要坚持生态优先,推行绿色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环境资源"等,共计25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计算了全国31省市的生态环境指数,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全国均值,上游的青海、下游的江苏和上海得分偏低,云南、四川、江西和西藏表现较好,重庆、湖北、湖南和安徽位于全国中游水平。依据各地的得分及其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给...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熵权 模糊评价 长江流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明中 张越
任一生态经济区域都是更大区域的组成部分 ,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既要注意区域内在的协调 ,更应关注对更大区域的环境影响。区域生态经济建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 ,要特别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与经济开发利用的协调关系 ,因此 ,做好环境影响分析是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前提
关键词:
区域生态经济 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系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跃胜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但由于我国生态产品的产权归属不清晰,造成生态保护区提供生态产品积极性不高,生态受益区选择"搭便车"行为,致使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且可持续性较差。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型跨区生态补偿体系,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失衡、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