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1)
- 2023(13136)
- 2022(10684)
- 2021(9332)
- 2020(7861)
- 2019(17479)
- 2018(17138)
- 2017(33106)
- 2016(17348)
- 2015(19069)
- 2014(18747)
- 2013(19053)
- 2012(17657)
- 2011(15883)
- 2010(16322)
- 2009(15311)
- 2008(15253)
- 2007(13702)
- 2006(12384)
- 2005(11600)
- 学科
- 济(101196)
- 经济(101104)
- 业(78295)
- 企(70795)
- 企业(70795)
- 管理(65372)
- 方法(35656)
- 业经(29467)
- 数学(27457)
- 数学方法(27277)
- 农(25988)
- 财(25292)
- 地方(22966)
- 中国(20049)
- 农业(19507)
- 务(18670)
- 财务(18657)
- 财务管理(18642)
- 企业财务(17710)
- 学(17549)
- 技术(17324)
- 制(17197)
- 和(15693)
- 划(14949)
- 策(14679)
- 环境(14477)
- 体(13872)
- 贸(13867)
- 贸易(13855)
- 地方经济(13562)
- 机构
- 学院(264914)
- 大学(259152)
- 济(123522)
- 经济(121145)
- 管理(104234)
- 研究(92020)
- 理学(88872)
- 理学院(87905)
- 管理学(86813)
- 管理学院(86303)
- 中国(72168)
- 科学(55320)
- 财(54619)
- 京(53422)
- 农(47339)
- 所(47245)
- 财经(43322)
- 研究所(42747)
- 中心(41197)
- 江(41117)
- 经(39265)
- 经济学(38236)
- 业大(38078)
- 农业(37059)
- 经济学院(34191)
- 北京(33416)
- 院(32955)
- 州(32192)
- 财经大学(31707)
- 范(30451)
- 基金
- 项目(172428)
- 科学(137913)
- 基金(128293)
- 研究(122992)
- 家(112760)
- 国家(111816)
- 科学基金(97015)
- 社会(82962)
- 社会科(78824)
- 社会科学(78802)
- 基金项目(67920)
- 省(67395)
- 自然(62480)
- 自然科(61031)
- 自然科学(61016)
- 自然科学基金(59988)
- 划(55264)
- 教育(52155)
- 资助(51124)
- 编号(46476)
- 发(39081)
- 重点(38861)
- 创(38572)
- 业(38206)
- 部(37196)
- 成果(35929)
- 国家社会(35539)
- 创新(35379)
- 科研(32610)
- 制(31844)
- 期刊
- 济(147592)
- 经济(147592)
- 研究(79280)
- 中国(48681)
- 财(44742)
- 管理(43961)
- 农(43442)
- 学报(38645)
- 科学(38349)
- 农业(29830)
- 大学(29232)
- 学学(28262)
- 融(24438)
- 金融(24438)
- 经济研究(24054)
- 业经(23512)
- 技术(23378)
- 财经(22784)
- 经(19892)
- 业(18789)
- 问题(18623)
- 技术经济(17184)
- 世界(14470)
- 贸(14181)
- 现代(13973)
- 教育(13789)
- 商业(13103)
- 统计(12936)
- 资源(12870)
- 经济管理(12517)
共检索到40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磊 常银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阶段性发展:2006—2008年的规模小但小幅稳定增长阶段;2009—2012年的波动增长阶段;2013—2016年的调整发展阶段。文章通过计算莫兰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研究蓝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特征和专业化发展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发现:蓝区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但集聚程度偏低;城市之间空间不相关,基本是点状分散分布;金融业专业化水平较高,金融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信息与软件服务中心三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地位初步凸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廷山 郭思亮 刁艳华
基于2005~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能源消费和经济数据,文章首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然后运用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5~2010年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 碳排放 时空差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汪洋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产业 蓝色经济区 山东半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面临的现状及其所具备的条件;从职业教育、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训等多个角度对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治乾 闫静
银行业的支持对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完善区内银行业体系、加强产品创新、组建专业的"蓝色银行"等举措的实施,能极大地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 赵娜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目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在蓝色经济区的推进过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文章分析了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蓝色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认为蓝色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创意产业 蓝色经济区 传统文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本文按照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要求,构建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层专家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引导和促进区域环境成本和谐管理,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凤兰 刘庆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成本不断加大。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和投资拉动粗放经营模式的再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初期,依据和谐理论,提出以"环境成本满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和谐主题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概念模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环境成本和谐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措施,以期创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友好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环境成本 和谐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汝琴 陈东景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蓝色经济区内的城市辐射能力和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群整体辐射能力不强,核心城市中心地位不突出,中低城市流强度城市占多数。2区内第二产业辐射较强,呈现高集聚态势;第三产业辐射能力较弱,空间分布较为分散。3区内各城市地域分散,经济关联性不强。为了促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有必要提升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高第三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霞
指出应通过产业集成的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化、高端旅游服务的新模式,提高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并借鉴日本的"宅急便"模式集成优化旅游物流,推进"一卡通"电子货币支付模式,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以游客信息数据库为平台,构建综合服务旅游体系的电子门票模式,实现高效、低成本旅游活动中的物质流动。
关键词: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 旅游物流 集合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凯 徐成龙 任建兰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探讨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土开发密度大、海岸带环境脆弱、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为主导等特征的海陆兼备型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持续增强,近岸区域发展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地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与挑战;2从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时间演变轨迹来看,2001—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特别是2005年以来,逐渐向强可持续性和很强可持续性方向转变;3从可持续性空间类型来看,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类型状态整体良好,威海市属于很强可持续性类型,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属于强可持续性类型,东营市、日照市属于一般可持续性类型。研究为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提供案例,并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历梦泉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合理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存在产业间的异速增长和各地市间海洋产业异构化演进两大趋势,其实现路径为海洋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海燕 孙峰华 吴雪飞 刘金建 冯媛媛
运用生态位理论构建业绩维、潜力维、环境维三维指标体系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个城市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将旅游业竞争力综合生态位划分为三种类型,按照核心边缘理论将青岛定为核心城市,烟台、潍坊为节点城市,威海、日照、东营、滨州为网络城市,并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竞争力生态位空间格局进行了旅游业竞争力格局空间意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位 旅游业竞争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凌云 李永平
2011年国务院批复确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选择2009—2013年时间段,通过将制造业按三分法分类、计算并比较绝对集聚指数、相对集聚指数(区位熵)和动态集聚指数,研究2011年前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位数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变化,为制造业在蓝色经济区协同发展提供佐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蓝色经济区制造业已有序向省会城市群和西部隆起带转移,蓝色经济区内6个地市间,东营和潍坊为制造业主要承接地,青岛、烟台和威海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存在竞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凌云 李永平
2011年国务院批复确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选择2009—2013年时间段,通过将制造业按三分法分类、计算并比较绝对集聚指数、相对集聚指数(区位熵)和动态集聚指数,研究2011年前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位数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变化,为制造业在蓝色经济区协同发展提供佐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蓝色经济区制造业已有序向省会城市群和西部隆起带转移,蓝色经济区内6个地市间,东营和潍坊为制造业主要承接地,青岛、烟台和威海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存在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