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4)
2023(15903)
2022(13590)
2021(12520)
2020(10178)
2019(23291)
2018(22863)
2017(44250)
2016(23862)
2015(26504)
2014(26463)
2013(26323)
2012(24253)
2011(22077)
2010(22157)
2009(20257)
2008(19499)
2007(17206)
2006(15135)
2005(13362)
作者
(70598)
(59080)
(58509)
(56038)
(37489)
(28257)
(26555)
(23082)
(22261)
(20953)
(20024)
(19899)
(18830)
(18718)
(18228)
(18192)
(17481)
(17162)
(16768)
(16745)
(14580)
(14518)
(14233)
(13356)
(13241)
(13076)
(12990)
(12691)
(11906)
(11592)
学科
(116735)
经济(116635)
管理(67355)
(62872)
(52001)
企业(52001)
方法(45462)
数学(39239)
数学方法(38837)
地方(27833)
(27061)
中国(26541)
(25729)
业经(24794)
(22960)
农业(18380)
(18037)
环境(17818)
(16926)
贸易(16916)
地方经济(16667)
(16491)
(16315)
理论(16300)
技术(15570)
产业(15306)
(14999)
金融(14996)
(14583)
银行(14540)
机构
学院(347086)
大学(346964)
(146621)
经济(143556)
管理(135170)
研究(122113)
理学(117350)
理学院(116012)
管理学(114046)
管理学院(113428)
中国(87075)
科学(76072)
(73079)
(63106)
(61653)
研究所(56545)
(56324)
中心(53389)
业大(52056)
财经(51257)
(49766)
(46515)
北京(46122)
(45452)
师范(45002)
经济学(44931)
(44572)
农业(44045)
(40322)
经济学院(40283)
基金
项目(239866)
科学(188512)
研究(173865)
基金(173703)
(152219)
国家(150973)
科学基金(128975)
社会(110707)
社会科(105030)
社会科学(105001)
(94003)
基金项目(92326)
自然(83503)
自然科(81445)
自然科学(81425)
自然科学基金(79955)
(79166)
教育(77998)
资助(71085)
编号(69207)
成果(55730)
重点(54054)
(53212)
(52162)
(49842)
课题(48179)
创新(46558)
国家社会(45744)
科研(45507)
教育部(44409)
期刊
(165194)
经济(165194)
研究(103569)
中国(61703)
学报(56497)
科学(52270)
(51229)
管理(50086)
(46142)
大学(42142)
学学(40163)
农业(35556)
教育(33989)
技术(29565)
(27830)
金融(27830)
经济研究(27347)
业经(25980)
财经(25566)
(22067)
问题(21341)
技术经济(18247)
(17799)
科技(16985)
理论(15956)
现代(15917)
(15525)
商业(15518)
图书(15512)
资源(15100)
共检索到504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历梦泉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合理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存在产业间的异速增长和各地市间海洋产业异构化演进两大趋势,其实现路径为海洋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施嘉岳  李强  
2013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8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要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汪洋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面临的现状及其所具备的条件;从职业教育、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训等多个角度对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  赵娜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目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在蓝色经济区的推进过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文章分析了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蓝色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认为蓝色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广海  冯英梅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劣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转型和优化升级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目前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研究,多从理论上阐述旅游产业结构的一般概念、合理化、高度化及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旅游产业结构效益,但构建指标以综合评价其结构水平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从合理化、高度化、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一套全面真实反映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立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现状,利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均方差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综合指数从时序和空间进行了量化测度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指标体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战略发展区域,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文章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剖析其成因及深层次原因。同时寻找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企业和居民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并分别制定了相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战略发展区域,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文章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剖析其成因及深层次原因。同时寻找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企业和居民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并分别制定了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婧  陈东景  王海宾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海洋主导新兴产业评价体系,选择该区域的海洋主导新兴产业。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主导新兴产业应该选取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水利用业;而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油气业(海洋第二产业)具有发展为海洋主导新兴产业的潜力和实力,属于优势产业;归为一般产业的滨海旅游业(海洋第三产业)和海洋电力业(海洋第二产业)则有待继续发展。在制定科学的政策体系、构建海洋产业集聚区、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生态环保意识等方面做出符合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抉择,提升海洋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关联产业进步,促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治乾  闫静  
银行业的支持对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完善区内银行业体系、加强产品创新、组建专业的"蓝色银行"等举措的实施,能极大地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凤兰  刘庆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成本不断加大。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和投资拉动粗放经营模式的再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初期,依据和谐理论,提出以"环境成本满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和谐主题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概念模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环境成本和谐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措施,以期创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友好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汝琴  陈东景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蓝色经济区内的城市辐射能力和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群整体辐射能力不强,核心城市中心地位不突出,中低城市流强度城市占多数。2区内第二产业辐射较强,呈现高集聚态势;第三产业辐射能力较弱,空间分布较为分散。3区内各城市地域分散,经济关联性不强。为了促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有必要提升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高第三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凯  徐成龙  任建兰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探讨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土开发密度大、海岸带环境脆弱、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为主导等特征的海陆兼备型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持续增强,近岸区域发展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地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与挑战;2从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时间演变轨迹来看,2001—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特别是2005年以来,逐渐向强可持续性和很强可持续性方向转变;3从可持续性空间类型来看,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类型状态整体良好,威海市属于很强可持续性类型,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属于强可持续性类型,东营市、日照市属于一般可持续性类型。研究为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提供案例,并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本文按照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要求,构建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层专家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引导和促进区域环境成本和谐管理,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廷山  郭思亮  刁艳华  
基于2005~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能源消费和经济数据,文章首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然后运用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5~2010年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