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77)
2023(16514)
2022(14337)
2021(13126)
2020(10933)
2019(24998)
2018(24575)
2017(47602)
2016(25329)
2015(28316)
2014(28225)
2013(27759)
2012(25102)
2011(22723)
2010(22507)
2009(20609)
2008(19480)
2007(16873)
2006(14705)
2005(12713)
作者
(72260)
(60288)
(59770)
(57048)
(38330)
(28783)
(27315)
(23771)
(22816)
(21128)
(20437)
(20336)
(18988)
(18818)
(18753)
(18244)
(18012)
(17566)
(17129)
(17119)
(14734)
(14705)
(14401)
(13814)
(13558)
(13278)
(13064)
(12929)
(12059)
(11766)
学科
(119364)
经济(119255)
管理(74481)
(66586)
(55266)
企业(55266)
方法(50744)
数学(44575)
数学方法(44003)
中国(27193)
地方(26774)
(26584)
(25937)
(24382)
业经(24151)
(19568)
环境(18782)
农业(18307)
(17422)
贸易(17413)
(17065)
银行(17029)
(16989)
理论(16839)
(16798)
(16179)
(15973)
地方经济(15943)
财务(15895)
财务管理(15857)
机构
大学(359041)
学院(357454)
(150269)
经济(147063)
管理(144424)
理学(125741)
理学院(124391)
管理学(122092)
管理学院(121451)
研究(119283)
中国(89781)
(75082)
科学(73383)
(65618)
(58463)
中心(55292)
(53895)
研究所(53522)
财经(53314)
业大(52356)
(50474)
(48569)
北京(47030)
(46205)
经济学(46162)
师范(45757)
(43804)
农业(42001)
经济学院(41409)
(41305)
基金
项目(251506)
科学(198800)
基金(183903)
研究(182768)
(160058)
国家(158776)
科学基金(137565)
社会(116857)
社会科(110885)
社会科学(110854)
基金项目(97613)
(97314)
自然(89590)
自然科(87487)
自然科学(87470)
自然科学基金(85848)
教育(83249)
(81947)
资助(75761)
编号(73770)
成果(58073)
重点(56004)
(55060)
(54035)
(52055)
课题(49738)
国家社会(48662)
创新(48656)
科研(48134)
教育部(47541)
期刊
(162143)
经济(162143)
研究(104487)
中国(62230)
学报(54805)
管理(52624)
科学(50873)
(49774)
(47315)
大学(41992)
学学(39678)
教育(33876)
技术(32974)
农业(32689)
(31464)
金融(31464)
经济研究(26749)
财经(26082)
业经(24879)
(22344)
问题(20478)
技术经济(18849)
图书(18478)
理论(17485)
统计(17427)
科技(16670)
资源(16375)
(16161)
实践(15843)
(15843)
共检索到51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韩媛媛  
支付业务是资金流动的外在表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中记载的支付业务,客观体现了社会资金跨行别、跨地区的流动情况。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理资金占社会支付系统总额的六成多。本文以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的大额支付系统支付业务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潍坊等七市的支付业务量、相互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各市间资金流动的内生动力,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半岛蓝色经济区资金流动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汪洋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面临的现状及其所具备的条件;从职业教育、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训等多个角度对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森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要求相比,山东半岛七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体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从职教资源整合、专业布局调整、推进校企合作、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协调互动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会忠  吴朋  丛旭辉  殷秀清  
运用熵权正态云理论,建立了基于S-T-I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4~2014年)及规划年份(2017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结果表明:2004~2014年区域生态环境从"较差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良好状态",总体呈逐渐好转的态势,但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仍较低,均未达到"理想状态"。2017年区域生态安全为"良好状态",且具有向"一般状态"发展的趋势,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短板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林治乾  闫静  
银行业的支持对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完善区内银行业体系、加强产品创新、组建专业的"蓝色银行"等举措的实施,能极大地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忠  赵娜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山东省目前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在蓝色经济区的推进过程中,创意产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文章分析了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了蓝色经济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基本思路,认为蓝色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国凤兰  刘庆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成本不断加大。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和投资拉动粗放经营模式的再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实施初期,依据和谐理论,提出以"环境成本满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和谐主题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概念模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环境成本和谐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实施措施,以期创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友好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汝琴  陈东景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对蓝色经济区内的城市辐射能力和内在经济联系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群整体辐射能力不强,核心城市中心地位不突出,中低城市流强度城市占多数。2区内第二产业辐射较强,呈现高集聚态势;第三产业辐射能力较弱,空间分布较为分散。3区内各城市地域分散,经济关联性不强。为了促进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有必要提升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提高第三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会忠  王格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治理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会忠  王格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治理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学文  
文章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威海、烟台、东营、日照、潍坊六市1978—2010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该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凯  徐成龙  任建兰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探讨具有经济发展水平高、国土开发密度大、海岸带环境脆弱、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为主导等特征的海陆兼备型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岸带开发利用活动持续增强,近岸区域发展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地关系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与挑战;2从人地系统可持续性时间演变轨迹来看,2001—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特别是2005年以来,逐渐向强可持续性和很强可持续性方向转变;3从可持续性空间类型来看,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类型状态整体良好,威海市属于很强可持续性类型,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属于强可持续性类型,东营市、日照市属于一般可持续性类型。研究为人地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估提供案例,并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胜  司登奎  吴卫星  
研究经济增长差异和要素空间效应对蓝色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空间计量、随机森林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蓝色经济区内各市经济增长及要素的空间效应,结合区域矩阵和经济矩阵对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增长是蓝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且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的方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而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本文按照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要求,构建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分层专家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环境成本和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引导和促进区域环境成本和谐管理,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