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0)
- 2023(4142)
- 2022(3362)
- 2021(2942)
- 2020(2365)
- 2019(5547)
- 2018(5262)
- 2017(10722)
- 2016(5761)
- 2015(6099)
- 2014(6087)
- 2013(6308)
- 2012(5844)
- 2011(5280)
- 2010(5324)
- 2009(4769)
- 2008(4636)
- 2007(4065)
- 2006(3580)
- 2005(3080)
- 学科
- 济(32774)
- 经济(32755)
- 业(14407)
- 管理(14368)
- 企(11341)
- 企业(11341)
- 方法(11089)
- 地方(10698)
- 中国(10538)
- 数学(9883)
- 数学方法(9739)
- 产业(8686)
- 业经(7353)
- 农(7107)
- 结构(6619)
- 城市(6213)
- 地方经济(5586)
- 学(5299)
- 制(5079)
- 财(4945)
- 技术(4721)
- 农业(4574)
- 城市经济(4504)
- 环境(4498)
- 体(4320)
- 发(4249)
- 产业结构(3787)
- 体制(3632)
- 贸(3504)
- 贸易(3503)
- 机构
- 学院(84806)
- 大学(82954)
- 济(39046)
- 经济(37996)
- 管理(32955)
- 研究(30489)
- 理学(28660)
- 理学院(28303)
- 管理学(27884)
- 管理学院(27736)
- 中国(20668)
- 科学(18819)
- 京(17647)
- 财(14787)
- 所(14500)
- 研究所(13305)
- 中心(13091)
- 经济学(12591)
- 农(12512)
- 业大(12218)
- 江(12137)
- 财经(12122)
- 院(11680)
- 经济学院(11398)
- 范(10991)
- 经(10942)
- 师范(10868)
- 北京(10805)
- 农业(9891)
- 州(9862)
- 基金
- 项目(60469)
- 科学(48867)
- 基金(44512)
- 研究(42345)
- 家(38754)
- 国家(38479)
- 科学基金(33871)
- 社会(29083)
- 社会科(27943)
- 社会科学(27935)
- 省(24561)
- 基金项目(24125)
- 自然(21664)
- 自然科(21167)
- 自然科学(21164)
- 自然科学基金(20794)
- 划(20317)
- 教育(17756)
- 资助(17708)
- 编号(15481)
- 发(15240)
- 重点(13702)
- 部(12637)
- 创(12593)
- 发展(12592)
- 展(12438)
- 国家社会(12379)
- 创新(11886)
- 计划(11276)
- 课题(11271)
共检索到119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伏兴 栾贵勤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分别以2000~2005年、2005~2009年为考察期,本文利用SSM(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城市群和8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对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相似度将其分为4类,分析其原因以及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总体特点,对城市群及各地市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建议:提升双核心城市能级;明确城市群内城市定位;扩大半岛城市群的腹地,推动城市群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群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景建军
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功能联系的现状、城市功能结构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群 功能联系 功能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晋芳 马祖琦 王慧
在介绍研究区域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模型和偏离-份额(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和职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呈现分形、有序的特征,具有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交通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等级规模上呈现规模扩张退化、结构分化、集聚辐射弱化态势;而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以及沿交通线和海岸线分布的轴线空间格局。职能上存在产业效益、竞争力城际差异大、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市群 分形 偏离-份额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世泰 王淑婧 张丽
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而沿海综合交通走廊发育得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之所在。基于对该工程的简要分析,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现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跨海通道将完善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和综合交通走廊,从而形成以"三五三"为主体的空间结构网络体系,以此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鲁慧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制造业转移趋势,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形成两大城市经济圈的互动发展与关联效应的经济发展格局。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东亚经济合作 城市群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世泰 赵亚萍 张喆
在深入剖析城市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要素结构模型,并从创新资源、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系统阐述了一级指标的内涵,对每个二级指标选取了相应的统计指标来衡量;采用了因子赋权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悬珠,其中,济南、青岛在5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烟台、潍坊、淄博居其次,东营、威海则较弱,日照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偏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群 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 山东半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燕 于振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兆德 杨琦
以县(市)作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986、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比较各单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特点;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经济活动有明显的经济中心指向、沿海指向,空间发展依然以极化为主,新的发展极已经出现,但分布在区域的边缘地带,带动作用不大;大都市区整体规模加剧膨胀,核心和外围地区出现极化和反极化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网络化发展的雏形。原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全球化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
关键词:
空间极化 影响因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玉泽 张俊玲 任建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和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适度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程度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评估,对未来水资源约束下的山东半岛城市的适度规模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资源供给水平及居民生活可利用水平呈现在波动中略微下降的趋势;2004-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际人口规模高于城市适度规模,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城市适度规模距离协调度为濒临失调状态;从空间格局上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西部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优于东部地区。预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市适度规模小于线性预测人口,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据此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用水技术革新、建立水资源补偿与恢复机制、加强区际用水协调是应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应有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聪 何春阳 黄庆旭
以"国家—省"两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揭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青岛和烟台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高速增长区;潍坊、济南、淄博和威海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中速增长区;东营和日照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低速增长区。研究可为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聪 何春阳 黄庆旭
以"国家—省"两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揭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青岛和烟台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高速增长区;潍坊、济南、淄博和威海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中速增长区;东营和日照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低速增长区。研究可为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玉泽 张俊玲 任建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和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适度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程度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评估,对未来水资源约束下的山东半岛城市的适度规模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资源供给水平及居民生活可利用水平呈现在波动中略微下降的趋势;2004-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际人口规模高于城市适度规模,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城市适度规模距离协调度为濒临失调状态;从空间格局上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西部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优于东部地区。预测结果显示,2015-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世泰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众多城市集聚的城市群也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中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和现实要求。基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机制,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有一些障碍因素,所以必须制定出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市群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宝艳 孟飞 李志婷
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欣欣 程钰 王晶晶
文章运用基尼系数、偏离份额分析、区位熵等方法探索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2000-201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为26.34%,高于工业行业年均15.07%的增长率,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但其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国比重低于江苏省、广东省;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最高、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较为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熵从2005年的0.52上升到2015年0.90,东部沿海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