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1)
2023(14378)
2022(12575)
2021(11535)
2020(9641)
2019(22235)
2018(21672)
2017(41711)
2016(23153)
2015(25596)
2014(25299)
2013(25136)
2012(23002)
2011(20873)
2010(20644)
2009(18754)
2008(18237)
2007(15627)
2006(13739)
2005(11598)
作者
(70365)
(58562)
(58386)
(55310)
(37355)
(28183)
(26219)
(23113)
(22418)
(20694)
(20055)
(19906)
(18726)
(18252)
(18079)
(18030)
(17956)
(17416)
(16799)
(16609)
(14887)
(14165)
(14154)
(13379)
(13138)
(12946)
(12897)
(12815)
(11833)
(11812)
学科
(91309)
经济(91207)
管理(62019)
(58668)
(47101)
企业(47101)
方法(42367)
数学(37030)
数学方法(36594)
(24580)
中国(24563)
(22992)
地方(21510)
(20445)
业经(19775)
农业(16990)
(16442)
贸易(16437)
(15871)
环境(15498)
理论(14696)
(14030)
技术(13983)
(13794)
(12691)
财务(12630)
财务管理(12611)
(12385)
企业财务(11953)
(11704)
机构
大学(332959)
学院(329718)
管理(128429)
(124780)
经济(121842)
研究(114540)
理学(113032)
理学院(111589)
管理学(109368)
管理学院(108799)
中国(79919)
科学(77624)
(71252)
(63697)
(59231)
业大(57267)
研究所(55175)
(52999)
农业(50780)
中心(50477)
(46317)
(45282)
师范(44723)
北京(44178)
财经(44115)
(41574)
(40235)
(38034)
经济学(37000)
师范大学(36655)
基金
项目(240280)
科学(187439)
基金(174248)
研究(166022)
(156366)
国家(155132)
科学基金(131205)
社会(103947)
社会科(98462)
社会科学(98434)
基金项目(94308)
(94073)
自然(89399)
自然科(87320)
自然科学(87290)
自然科学基金(85696)
(81105)
教育(75519)
资助(70636)
编号(65756)
重点(54446)
成果(51768)
(51539)
(51267)
(49622)
计划(47087)
科研(46676)
创新(46400)
课题(45520)
大学(43202)
期刊
(129110)
经济(129110)
研究(91311)
学报(63773)
(56675)
中国(56025)
科学(55991)
大学(46141)
学学(43886)
管理(43130)
农业(39310)
(36836)
教育(32974)
技术(25262)
(22023)
金融(22023)
业经(21469)
经济研究(20518)
财经(20391)
(20057)
问题(18702)
科技(17947)
业大(17678)
(17373)
(17368)
图书(17002)
资源(16512)
技术经济(15081)
理论(14827)
现代(14519)
共检索到456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兆德  杨琦  
以县(市)作为研究单元,采用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986、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通过比较各单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的变化,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特点;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经济活动有明显的经济中心指向、沿海指向,空间发展依然以极化为主,新的发展极已经出现,但分布在区域的边缘地带,带动作用不大;大都市区整体规模加剧膨胀,核心和外围地区出现极化和反极化现象;东部地区出现网络化发展的雏形。原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经济全球化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空间极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晋芳  马祖琦  王慧  
在介绍研究区域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模型和偏离-份额(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和职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呈现分形、有序的特征,具有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交通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等级规模上呈现规模扩张退化、结构分化、集聚辐射弱化态势;而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以及沿交通线和海岸线分布的轴线空间格局。职能上存在产业效益、竞争力城际差异大、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宝艳  孟飞  李志婷  
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欣欣  程钰  王晶晶  
文章运用基尼系数、偏离份额分析、区位熵等方法探索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2000-201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为26.34%,高于工业行业年均15.07%的增长率,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转型,但其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国比重低于江苏省、广东省;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最高、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发展较为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熵从2005年的0.52上升到2015年0.90,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世泰  赵亚萍  张喆  
在深入剖析城市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要素结构模型,并从创新资源、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系统阐述了一级指标的内涵,对每个二级指标选取了相应的统计指标来衡量;采用了因子赋权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悬珠,其中,济南、青岛在5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烟台、潍坊、淄博居其次,东营、威海则较弱,日照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偏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松林  张欠  李梦洁  
基于2008—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首先,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间的动态关系。其次,采用SYS-GMM模型探讨了影响两者关系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内,山东半岛各个城市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变化差异很大。具体而言,在17个城市中,仅个别城市实现了绿色发展水平增速显著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优状态,约1/3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增速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近半数城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绿色发展水平出现下降。(2)人口聚集和产业结构水平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抑制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不仅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推动了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唐承辉  
基于多元流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市域和县域尺度揭示山东省地域间联系特征与结构,并划定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研究发现:在企业流,山东半岛城市群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县域尺度城市群空间范围小于城市尺度;在公路客运流,以济南为中心的高密度交通网已基本形成,各地区间联系均较为密切;在铁路客运流,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可达性普遍较好并成为城市群构成单元;基于多元流数据综合划定的城市群空间范围更接近其实际发育程度,并且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的实证分析为城市群空间范围划定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世泰  王淑婧  张丽  
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及其与外部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而沿海综合交通走廊发育得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之所在。基于对该工程的简要分析,结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现状,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指出了跨海通道将完善城市群的城市等级体系和综合交通走廊,从而形成以"三五三"为主体的空间结构网络体系,以此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伏兴  栾贵勤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分别以2000~2005年、2005~2009年为考察期,本文利用SSM(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城市群和8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及其对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相似度将其分为4类,分析其原因以及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总体特点,对城市群及各地市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建议:提升双核心城市能级;明确城市群内城市定位;扩大半岛城市群的腹地,推动城市群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景建军  
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功能联系的现状、城市功能结构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结构优化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唐承辉  
基于多元流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市域和县域尺度揭示了山东省地域间联系特征与结构,并划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范围。研究表明:在企业流,山东半岛城市群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县域尺度城市群空间范围小于城市尺度;在公路客运流,以济南为中心的高密度交通网已基本形成,各地区间联系均较为密切;在铁路客运流,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可达性普遍较好并成为了城市群构成单元;基于多元流数据综合划定的城市群空间范围更接近其实际发育程度,并且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的实证分析为城市群空间范围划定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赵群毅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研究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文章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城际联系、省际联系和外向性联系3个不同的层面上分别考察了山东半岛6个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并据此就山东半岛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城市与开发区发展和经济联系通道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安  李媛媛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城市密集区之一,黄河中下游广大腹地的出海口,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加快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对加强资源要素整合、优化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应积极组织编制发展规划,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做大做强龙头城市,建立完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