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6)
- 2023(7767)
- 2022(6887)
- 2021(6329)
- 2020(5514)
- 2019(12969)
- 2018(12682)
- 2017(24955)
- 2016(13948)
- 2015(15874)
- 2014(16231)
- 2013(16129)
- 2012(15211)
- 2011(13981)
- 2010(14189)
- 2009(13340)
- 2008(13194)
- 2007(11989)
- 2006(10194)
- 2005(9073)
- 学科
- 济(69071)
- 经济(69026)
- 管理(36112)
- 方法(33907)
- 业(33592)
- 数学(31122)
- 数学方法(30691)
- 企(26035)
- 企业(26035)
- 地方(16682)
- 农(16465)
- 学(15768)
- 中国(14404)
- 财(13290)
- 农业(10979)
- 业经(10914)
- 贸(10596)
- 贸易(10595)
- 易(10213)
- 地方经济(9903)
- 环境(9625)
- 和(9516)
- 制(9202)
- 土地(9171)
- 理论(8596)
- 融(8095)
- 金融(8093)
- 务(7736)
- 银(7727)
- 财务(7706)
- 机构
- 大学(207985)
- 学院(207389)
- 济(84357)
- 经济(82374)
- 管理(79348)
- 研究(71416)
- 理学(68859)
- 理学院(67980)
- 管理学(66418)
- 管理学院(66040)
- 中国(53202)
- 科学(47315)
- 京(44358)
- 农(40032)
- 所(37840)
- 财(35687)
- 研究所(34839)
- 业大(34565)
- 中心(33315)
- 农业(32008)
- 江(31429)
- 财经(29006)
- 范(28140)
- 师范(27868)
- 北京(27535)
- 经(26212)
- 经济学(26067)
- 院(25635)
- 州(24836)
- 经济学院(23757)
- 基金
- 项目(141607)
- 科学(111079)
- 基金(102305)
- 研究(98830)
- 家(90500)
- 国家(89828)
- 科学基金(75960)
- 社会(61976)
- 社会科(58768)
- 社会科学(58743)
- 省(56643)
- 基金项目(54296)
- 自然(50778)
- 自然科(49555)
- 自然科学(49541)
- 自然科学基金(48587)
- 划(48354)
- 教育(45899)
- 资助(42689)
- 编号(40258)
- 重点(32654)
- 成果(31960)
- 部(31206)
- 发(31195)
- 创(28633)
- 课题(28109)
- 科研(27815)
- 计划(27603)
- 创新(26904)
- 教育部(25852)
共检索到29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雅琳 常学礼 崔步礼 宋彦华
本文以烟台市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分类和地面调查为斑块属性引导,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2002年9月9日的E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选取斑块密度(PD)、形状指数(SI)、景观多样性(DV)和景观均匀度指数(EV)等,对烟台市12个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斑块尺度上,6种主要土地类型与流域面积和形状指数进行的关联分析表明,灌木林斑块和旱地斑块的相对面积(在0.01水平上)与流域面积的关联程度显著,关联系数分别为0.843和0.796,且呈对数回归关系;水浇地和旱地斑块的相对面积与形状指数关联程度极为显著(在0.01水平上),关联系数大于0.729。从相互关系来看,在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宋彦华 杜宾成
采用3S技术并根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DEM,确定出大沽夹河流域。同时用空间内插法计算了流域对应的大气降水量,通过选择烟台市大沽夹河流域内农业产值和作物单产量等因子,采用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降水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产值具有累积效应,主要表现在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上,分别在2a和10a滑动平均相关性极显著;呈线性回归关系,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同时揭示了降水与流域内作物单产量相关性不大,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通过修建水利措施,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农用水资源的补给源,影响降水在单产量中的作用地位。并由此讨论了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单宝艳 孟飞 李志婷
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于书霞
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驱动力识别有助于对格局进行调整,达到优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昆明市2008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尝试采用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滇池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驱动力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较进而验证CCA用于驱动力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滇池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并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林地、草地分布主要受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CCA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是一种有效的驱动力分析方法;在当前退耕还林、保...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土地利用 驱动力 典型对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燕 于振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莹 尹义星 陈爽
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5和200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和CLUE-S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揭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按照1985~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林地面积减小,研究区未来景观格局指数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景观尺度上,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维数等指标都呈增加趋势,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表现出景观结构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祥征 刘彦随 赵涛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三期Landsat TM图像的解译成果,分析了安康市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格局。研究表明,近15年来,安康市土地利用转移量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之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转移趋势不明显。三个时段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量差异比较明显。1985-1995年。耕地变化以转人为主,其中由草地转入的比重最大,占耕地总转人量的96.02%。1995-2000年,耕地以大量转出为主,共有1 503.21 hm2的耕地转为其它用地,其中转向林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 谢高地 甄霖 冷允法 郭广猛
本文以泾河流域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方法,对该流域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1986年至2000年,泾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②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来说,林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则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③从1986年至2000年这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之间,以草地—耕地转型为最大,达14·87×104h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京 常庆瑞 陈涛
【目的】查清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改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ENVI 4.0软件对2006年延河流域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结合野外考察,在ArcGis 9.0平台下获得延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从景观格局的角度,根据国标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二级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为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耕地(水浇地、旱地)、园地(果园)、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内陆滩地、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河流水面)和其他土地(裸地、沙地、沼泽地、设施农用地)共7个大类17个二级类,分析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晨 贡璐 马勇刚 朱海强 赵晶晶
[目的]分析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为塔里木河上游合理规划绿洲土地资源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全球变化及陆表过程模拟提供有价值的小尺度空间信息数据。[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以位于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绿洲为研究对象,以1990,2002,2008,2017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系统分析了研究区4个时期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演变。[结果]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递减,林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草地。1990—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其中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且主要由林地和草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增幅次之,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通过空间重心转移分析发现,重心迁移距离依次为耕地、林地、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斑块个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聚合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总体则呈上升趋势。[结论] 1990—2017年阿克苏绿洲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面积增幅最大且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趋势与之相反;总体而言阿克苏绿洲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降低。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绿洲 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改芳 马民涛 梁增强
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2001-201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均GDP及污染物排放量等数据,以ArcGIS9.3为工作平台,利用区域重心模型,计算制作各指标经济重心及污染重心及其演变轨迹;多角度阐述和分析了经济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时空过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城市群的环境污染、经济及其协调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均不平衡,城市群西南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应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着力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玉泽 张俊玲 任建兰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建立了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和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适度规模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程度的时空格局进行了评估,对未来水资源约束下的山东半岛城市的适度规模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资源供给水平及居民生活可利用水平呈现在波动中略微下降的趋势;2004-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际人口规模高于城市适度规模,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城市适度规模距离协调度为濒临失调状态;从空间格局上来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西部的水资源供需状况优于东部地区。预测结果显示,2015-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市适度规模小于线性预测人口,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据此认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用水技术革新、建立水资源补偿与恢复机制、加强区际用水协调是应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应有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晋芳 马祖琦 王慧
在介绍研究区域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分形模型和偏离-份额(Shift-share)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空间布局和职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呈现分形、有序的特征,具有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但由于受交通和地貌因素的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在等级规模上呈现规模扩张退化、结构分化、集聚辐射弱化态势;而在空间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以及沿交通线和海岸线分布的轴线空间格局。职能上存在产业效益、竞争力城际差异大、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市群 分形 偏离-份额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敦涛
本文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相应的权重,计算目前山东半岛六市的城乡一体化指数,以厘清该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推进山东半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乡一体化 群组决策特征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瑞鸿
文章借鉴旅游经济差异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定量测度山东半岛旅游圈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总体水平。用城市旅游地位的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山东半岛旅游圈两核模式。采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最后确定了典型的双核圈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