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8)
- 2023(13949)
- 2022(11621)
- 2021(10649)
- 2020(8722)
- 2019(20204)
- 2018(20131)
- 2017(38700)
- 2016(21194)
- 2015(23829)
- 2014(23952)
- 2013(23406)
- 2012(21045)
- 2011(18839)
- 2010(18563)
- 2009(16896)
- 2008(16436)
- 2007(14009)
- 2006(12373)
- 2005(10864)
- 学科
- 济(87784)
- 经济(87685)
- 管理(59118)
- 业(55026)
- 企(45127)
- 企业(45127)
- 方法(37488)
- 数学(32338)
- 数学方法(31961)
- 中国(26010)
- 农(23347)
- 学(20542)
- 地方(20272)
- 业经(20023)
- 财(18717)
- 农业(15783)
- 理论(14517)
- 制(14470)
- 贸(13923)
- 贸易(13916)
- 环境(13901)
- 和(13430)
- 易(13395)
- 技术(12654)
- 发(11959)
- 划(11698)
- 务(11572)
- 财务(11499)
- 财务管理(11481)
- 银(11369)
- 机构
- 大学(298760)
- 学院(296024)
- 管理(118708)
- 济(113542)
- 经济(110715)
- 理学(103425)
- 理学院(102172)
- 研究(100572)
- 管理学(100270)
- 管理学院(99746)
- 中国(72629)
- 京(64821)
- 科学(64555)
- 所(50261)
- 财(49754)
- 农(47845)
- 研究所(46105)
- 业大(45615)
- 中心(44733)
- 江(42137)
- 范(41319)
- 师范(40974)
- 北京(40703)
- 财经(40674)
- 农业(37518)
- 院(37258)
- 经(37060)
- 州(34756)
- 师范大学(33476)
- 经济学(33387)
- 基金
- 项目(210435)
- 科学(165958)
- 研究(152677)
- 基金(152539)
- 家(133395)
- 国家(132276)
- 科学基金(114070)
- 社会(96132)
- 社会科(90953)
- 社会科学(90929)
- 省(82142)
- 基金项目(82094)
- 自然(75010)
- 自然科(73267)
- 自然科学(73252)
- 自然科学基金(71907)
- 划(69640)
- 教育(69258)
- 编号(62136)
- 资助(61328)
- 成果(49610)
- 重点(46978)
- 部(45332)
- 发(44982)
- 创(43283)
- 课题(43079)
- 创新(40371)
- 科研(40018)
- 国家社会(39190)
- 教育部(38587)
- 期刊
- 济(122583)
- 经济(122583)
- 研究(86930)
- 中国(57778)
- 学报(47492)
- 科学(45805)
- 农(43575)
- 管理(42344)
- 大学(35649)
- 财(35329)
- 学学(33474)
- 教育(33444)
- 农业(30451)
- 技术(25181)
- 融(21214)
- 金融(21214)
- 业经(20747)
- 经济研究(18975)
- 财经(18697)
- 问题(17814)
- 图书(16113)
- 经(15895)
- 业(15348)
- 资源(15030)
- 科技(14994)
- 理论(14091)
- 现代(14034)
- 技术经济(13716)
- 版(13623)
- 实践(13062)
共检索到424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施宏 王富喜 高明
将山东半岛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质量指数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从时空两个维度分析了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质量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①城市化水平只能反映城市化的速度,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质量,土地城市化较快的城市,在土地城市化质量上反而较低。②从时间序列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自1999年到2010年,土地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2004年起半岛城市群城市土地面积迅猛增长,土地城市化质量开始明显低于人口城市化质量。③从空间格局上看,山东半岛城市群8地市总体协调发展度偏低,烟台、日照、威海三市的人口城市化质量和土地城市化质量耦合度较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汤洪霞 杨淼 李梦笛 张莉 邵志国
在测算2012—2021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6个地级市城市韧性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曲线、ArcGIS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探究城市韧性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趋势。采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QAP回归分析探究耦合协调性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韧性、新型城镇化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但空间异质性显著;(2)耦合协调性空间关联网络复杂,网络连通性和稳健性较强,但关联性和紧密性有待提高;(3)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核心区集中于城市群中部和省会城市周边;(4)地理空间邻近、对外开放度、风险应对能力、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差异均显著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性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辉 刘卫东 吴泽斌 张恒义
借鉴系统科学中的有关理论,分别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1991—201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各自的内部协调性、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和计量关系。结果表明:1浙江省各地级市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均逐步提高。2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在研究前期(1991—2001年)提高的速度较慢,而在研究后期(2001—2011年)提高的速度较快。在研究前期土地城市化超前于人口城市化,而在现阶段土地城市化则滞后于人口城市化。3浙江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等级具有明显的时空演变格局,杭州市和宁波市的耦合协调等级通常领先于其他城市,而丽水市和衢州市则相对落后。4根据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绘制了"九宫格",对浙江省全部地级市未来城市化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宾 徐维祥 陈国亮
城市化行为包含城市化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城市化环境包含城市化的空间和生态环境。行为与环境的耦合协调保证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其进行时空分析可为制订差异化的城市发展策略提供依据。利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及2000至2013年的中国省级层面数据,研究了城市化行为与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问题。结果表明:行为方面,生活和生产行为耦合协调关系虽有一定提升,但仍存在重生产轻生活的问题,且自东向西程度增加。环境方面,空间环境受制于土地,而生态环境依赖投入,因此空间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变化更为复杂,且分布无规律。行为与环境方面,关系逐渐改善,但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发达地区普遍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小兵 邱立新
根据山东省蓝色经济区6城市1996~2010年的时序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能源结构差异性较大,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的部分城市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有部分城市二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正确处理能源消费与城市化的关系,有利于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促进蓝色经济区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世泰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核心、众多城市集聚的城市群也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中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和现实要求。基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机制,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有一些障碍因素,所以必须制定出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城市群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利春
山西省作为我国的煤炭大省,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山西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对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山西省的基本发展情况,简要介绍城市化和城区生态环境的现状,计算不同权重后分别建立不同综合度的评价指标模型、耦合度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文章得到以下结论: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是推动山西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整体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响应是推动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原因。山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11年间都在拮抗发展,山西城市化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环境不良则制约城市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聪 何春阳 黄庆旭
以"国家—省"两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揭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青岛和烟台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高速增长区;潍坊、济南、淄博和威海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中速增长区;东营和日照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低速增长区。研究可为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洋 黄聪 何春阳 黄庆旭
以"国家—省"两级新型城镇化规划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揭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00—2012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动态过程。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青岛和烟台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高速增长区;潍坊、济南、淄博和威海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中速增长区;东营和日照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低速增长区。研究可为优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吴玉鸣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应用耦合机制和时空协调性模型,对1996、2000和2004年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性。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颉颃阶段,且东部大部分省区的耦合协调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在空间对应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②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差距在增大;③中国大部分省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类型为工业化发展超前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阳海鸥 廖玲莉 冷清明
基于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5~2019年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城市化和大气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二者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2015~2019年全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稳步上升,PM_(2.5)和PM_(10)浓度先升高后降低。(2)城市化综合水平空间离散特征显著,PM_(2.5)和PM_(10)自2016年起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城市化综合水平、PM_(2.5)和PM_(10)的局部自相关特征高度一致,呈“西北高,东南低”格局。(3)2015~2019年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提高,城市化往大气环境友好型发展,11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提升差异显著,部分地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离散特征,以南昌为中心呈“中间高,四周低”分布格局。江西省会城市南昌实现了城市化与大气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除南昌以外多数地级市的发展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议各地级市因地制宜地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青 徐勇 刘毅
研究目的:分析广东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特征,划分快速型、中速型、慢速型和稳定型4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和工业化耦合关系。研究方法:GIS技术,统计分析与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粤东地区次之,粤西地区和北部山区相对稳定;城市化、产业非农化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有较高一致性,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越剧烈的地区,其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越大;处于城市化加速和完成阶段、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研究结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掌握广东省土地利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运财
城市化与商贸流通业是实现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二者协同发展对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构建包含12个指标在内的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6个指标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进行测度,之后构建耦合度、相对发展度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结果发现,无论是城市化、商贸流通业,还是二者耦合协调度,均具有显著区域差异,但其在时间维度层面具有轻微变动,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特区、对外开放口岸地区城市化与商贸流通业达到协调发展阶段,且城市化和商贸流通业处于较高水平,而其他地区仍处于发展阶段或拮抗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城市化 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雷 喻忠磊 徐晓红 张华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各个地级市的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并未实现理想上的等同,以滞后型的发展状态为主。2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的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城市类型以中、高度耦合城市类型为主,且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显著提升;在空间格局上,耦合度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趋势,表明了中心城市在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耦合的发展上的辐射和带动作用。3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的协调度总体水平偏低,但时间序列上呈现提升的态势,总体状况趋于良性发展;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沿胶济铁路成带状分布,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核心和端点,以胶济铁路为界线,北部区域的协调度明显强于南部区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龙 张璞 周正柱
为了找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走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乏力的困境,探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6-2016年安徽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各指标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使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安徽省地区城市化与经济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96-2016年安徽省区域城市化系统中呈现出"土地城市化权重>人口城市化权重>产业城市化权重>生活城市化权重>生态城市化权重"情况,在安徽省经济发展系统中呈现出"经济规模权重>经济质量权重>经济结构权重"情况。研究又发现:安徽省的城市化与经济的发展在1996-2016年期间耦合发展趋势经历了低度耦合、中度耦合、高度耦合三个阶段。
关键词:
城市化 熵值法 协调度模型 安徽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