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6)
2023(7059)
2022(5969)
2021(5532)
2020(4697)
2019(10558)
2018(10301)
2017(19268)
2016(10684)
2015(12183)
2014(12309)
2013(12132)
2012(11328)
2011(10833)
2010(10876)
2009(10231)
2008(10241)
2007(9132)
2006(8335)
2005(7608)
作者
(34414)
(29103)
(29032)
(27507)
(18204)
(13844)
(13172)
(11322)
(10890)
(10309)
(10097)
(9925)
(9466)
(9364)
(9206)
(8715)
(8637)
(8587)
(8363)
(8212)
(7387)
(7301)
(6978)
(6665)
(6463)
(6394)
(6354)
(6147)
(5923)
(5844)
学科
(48957)
经济(48878)
管理(33841)
(25899)
(21161)
企业(21161)
方法(19226)
数学(16432)
数学方法(16217)
地方(14820)
(13695)
环境(13387)
中国(11947)
(11684)
(9707)
(9604)
地方经济(9226)
业经(9142)
(9073)
(9011)
资源(8895)
农业(7867)
(7133)
理论(7105)
(6979)
金融(6976)
(6652)
贸易(6649)
(6479)
(6316)
机构
大学(168003)
学院(164802)
(63000)
研究(61748)
经济(61392)
管理(60149)
理学(52271)
理学院(51436)
管理学(50247)
管理学院(49940)
中国(44909)
科学(41804)
(36203)
(33165)
研究所(30700)
(29892)
(28994)
中心(27035)
(25784)
师范(25548)
业大(25453)
(25267)
农业(23614)
财经(23149)
北京(22759)
(22542)
师范大学(21061)
(20910)
(20254)
经济学(19291)
基金
项目(115289)
科学(91279)
基金(84484)
研究(79933)
(76098)
国家(75502)
科学基金(63482)
社会(51650)
社会科(48822)
社会科学(48805)
基金项目(45166)
(44676)
自然(42294)
自然科(41102)
自然科学(41084)
自然科学基金(40352)
(38689)
教育(35695)
资助(33811)
编号(31052)
重点(27015)
成果(25687)
(25665)
(25236)
(22885)
科研(22429)
计划(22066)
课题(22007)
国家社会(21734)
创新(21608)
期刊
(72279)
经济(72279)
研究(44682)
中国(35078)
学报(30820)
科学(29229)
(25964)
大学(21820)
(20746)
管理(20676)
学学(20442)
农业(17759)
教育(16372)
资源(13603)
(11735)
金融(11735)
技术(11654)
财经(11320)
业经(10918)
经济研究(10322)
(9736)
(9657)
图书(9615)
问题(9523)
(8825)
科技(7970)
统计(7807)
(7690)
(7434)
业大(7416)
共检索到24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牟秀霞  李明坤  尹洁  张崇良  任一平  
为了解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星康吉鳗资源密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实验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5月、8月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星康吉鳗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星康吉鳗资源密度及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山东近海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为66.38 kg/h,夏季资源密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为87.31 kg/h,秋季资源密度为79.01 kg/h,冬季资源密度大幅度降低,仅为10.44 kg/h。GAM模型结果显示,水深和海水底层温度对星康吉鳗资源分布影响最大。春季,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与水深、底温呈正相关关系,其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海州湾中部海域(35°N沿线分布最多);夏季,其空间分布受水深影响,主要集中分布在水深20~30 m的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秋季,水深、底温、饵料生物量与星康吉鳗资源密度呈正相关,此时星康吉鳗分布较分散。冬季,星康吉鳗资源密度与水深呈正相关,此时主要分布在受黄海暖流影响的海州湾北部海域以及123.5°E~124°E海域。研究表明,星康吉鳗资源分布与其洄游习性和海域水温等水文特征的季节性变动有关,其分布特征在春季、冬季分别受青岛冷水团与黄海暖流影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山东近海星康吉鳗群体的生活习性,为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明坤  张崇良  李敏  牟秀霞  任一平  
根据2016年10月和2017年1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秋、冬2个航次获取的渔业资源与栖息环境调查数据,分析了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广义可加模型研究了星康吉鳗数量分布与季节、水深、底层盐度和底层水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星康吉鳗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的渔获率高于冬季,且分布范围更广。星康吉鳗在近岸海域渔获率较高,分布相对均匀,远岸海域渔获率较低,分布不均匀。广义可加模型显示,对星康吉鳗分布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温(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刚  李凡  王秀霞  袁小楠  吕振波  宋明毅  
根据使用单船底拖网进行2014年8月和10月、2015年2月和5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蟹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次调查共捕获蟹类15种,隶属于7科12属,其中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主要经济种类,其余多为小型饵料型蟹类;双斑蟳(C.bimaculata)在4个季节中皆为优势种,三疣梭子蟹在8月和10月航次为优势种,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生物量季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炳庆  吕振波  李凡  包家国  徐维柱  
根据2008年8月在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组成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海域共捕获游泳动物54种,平均相对资源量为129.9 kg/h。以生物量为单位计算群落多样性,Shannon-Wie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1.43,Margalrf种类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1.18,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63。优势种为鳀和戴氏赤虾,重要种为方氏锦鳚、日本蟳、小黄鱼、矛尾虾虎鱼、口虾蛄和枪乌贼。通过聚类分析表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包括3组,引起组间平均相异性贡献的分歧种主要包括戴氏赤虾、方氏锦鳚、矛尾虾虎鱼、日...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程程  韩青鹏  张琦  单秀娟  李凡  
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是渤、黄海众多渔业生物的产卵场或索饵场,对渤、黄海渔业资源补充和繁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本研究基于2021年5—6月山东半岛北部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通过食物网拓扑结构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渔业资源结构、优势种、关键种和多样性,并以2011—2013年山东近海渔业生物健康状况为基准,评价了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渔业生物健康状况。研究显示,2021年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春季中上层鱼类所占比例减少,优势种与重要种种类减少,均以小型、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为主。优势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在渔获物中占比增加。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为无脊椎动物绝对优势种。群落关键种为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黄鮟鱇 (Lophius litulon)、鳀、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2021年春季渔业生物密度、鱼类密度和甲壳类密度健康指数均为健康状态,而头足类密度健康指数则处于亚健康状态。相比2011—2013年,多种经济种类密度有较大增长,山东半岛北部海域渔业生物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周全  邱盛尧  侯朝伟  金显仕  
根据2010年和2011年5—8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增殖放流前后分别进行的每年3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很少,相对资源密度为0.90 ind/(站·h);在5-6月共放流苗种11 015.13万只,放流后10 d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6.08 ind/(站·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6.55%;8月进行调查的相对资源密度为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开章  李斌  于全发  王津津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永续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和良性循环的水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水是支撑山东半岛区经济社会的基础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日益突出,建设地下水库成为解决供需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分析该区已建地下水库的类型、技术和效益的基础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论述了已建地下水库对该区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良性效应,从而提出了支撑山东半岛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并预测了该区宜建地下水库的数量、规模及产生的综合效益,为该区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国云  
从地热区域分布、地热水物理和地热水化学诸方面论述了山东半岛的地热地质特征;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经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地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与设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金显仕  
根据1986、1998和2000年春季对山东半岛南部水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渔业资源、优势种及多样性的年间变化,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渔业资源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类更替加快,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增加,从而使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演替加快。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赵宪勇  李凡  李富国  戴芳群  朱建成  
根据2000~2004年在山东半岛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多学科综合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及1991年等相关历史资料,从体长组成、集群特征、年龄结构、性腺成熟度、性成熟系数、性比、摄食强度等多个方面研究了鳀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鳀鱼生殖群体全长组成范围为6~16cm,优势长度9~12cm,长度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生殖群体组成趋向小型化;(2)生殖群体由1~4龄鱼组成,与1991年相比1龄鱼比例增加,生殖群体的平均年龄减小;(3)6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鳀鱼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以IV期、VA期占优势,6月下旬IV期和VA期比例减少,VB期和VI-IV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谨凯  孔海峥  
基于海域承载力视角,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功能一致性等角度分别选取因子构建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评价模型,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6—2011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蓝区"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合理度在2007年为最低水平0.3011,处于较不合理等级;于2011年为最高水平0.7531,达到较合理等级;其余年份合理度均介于0.4—0.5之间,处于基本合理等级。结合因子分析得出,与功能区划不一致、专门化程度较低、社会效益波动较大、对海域承载力的稳定性存在负面影响是目前"蓝区"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合理度优化对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牛明香  王俊  吴强  孙坚强  
基于遥感和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技术,利用2000~2015年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和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海水温度梯度等遥感数据,在定性分析黄海中南部越冬鳀(Engraulisjaponicus)资源密度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时空和环境因子构建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时空因子(年、下网时间、经度和纬度)和环境因子对越冬鳀资源密度的总偏差解释率为44.76%,其中,时空因子对其的影响均显著,以空间因子影响最大,对总偏差的解释率为35.4%;环境因子中,水深、海表温度和温度梯度对其影响显著,而叶绿素a浓度影响不显著;越冬鳀分布的最适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表温度梯度范围分别为7~11℃、1.2~2.3 mg/m~3和0.7~2.5℃。研究结果对环境变动下的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明坤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任一平  王晶  
为研究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6年10月,2017年1月、5月、8月在该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利用Moran’s I指数和分布重心法等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2016—2017年4个季节口虾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发现,山东南部近海口虾蛄相对生物量各季节间差异明显,由高至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其中口虾蛄春季相对生物量为0.75 kg/h,夏季相对生物量为3.02 kg/h,秋季相对生物量为0.65 kg/h,冬季相对生物量为0.22 kg/h。口虾蛄分布重心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春、夏季分布重心位于水深20~30 m,秋、冬季分布重心位于30~50 m。口虾蛄的分布在各季节均呈现显著空间正相关,Moran’ I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0.34)>春季(0.30)>夏季(0.28)>冬季(0.16)。研究表明,不同季节口虾蛄分布重心的变化可能与其繁殖习性等生活史特征有关,而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可能与口虾蛄偏好淤泥质粉砂和砂-粉砂-黏土的底质环境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塔,侯晓虹  
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地带的崛起刘塔,侯晓虹(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城市带是指巨大的多中心城市体系,它具有地域上高度的连续性,人口、经济和信息的高密度以及很强的内部相互作用,是城市增长、产业分化和全球资源开发的产物,同时对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旭东  章守宇  汪振华  王凯  林军  邓明星  吴星辰  
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和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组成、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2目47科77属,其中鲈形目占比最大,其生物量和丰度占比均超过50%。龙头鱼为全年优势种,春季优势种包括刺鲳、黑鳃梅童鱼和宽体舌鳎;夏季优势种为小黄鱼、带鱼和六丝矛尾虾虎鱼;秋季和冬季优势种相同,为棘头梅童鱼和凤鲚。聚类分析和nMDS结果显示,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可分为站位组I (岛礁周围站点为主)、站位组II (邻近岛礁站点为主)和站位组III (远离岛礁站点为主)。除春季站位组I与站位组III、站位组II与站位组III外,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在各季节不同站位组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BIOENV分析显示,在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水深3个因素中,底层水温对鱼类群落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