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8)
- 2023(15955)
- 2022(13348)
- 2021(12064)
- 2020(10450)
- 2019(23511)
- 2018(23035)
- 2017(44278)
- 2016(24367)
- 2015(26946)
- 2014(26905)
- 2013(26793)
- 2012(24704)
- 2011(22348)
- 2010(22551)
- 2009(21454)
- 2008(21636)
- 2007(19805)
- 2006(17379)
- 2005(15474)
- 学科
- 济(111662)
- 经济(111540)
- 业(96546)
- 企(78469)
- 企业(78469)
- 管理(78110)
- 方法(50384)
- 农(48034)
- 数学(41724)
- 数学方法(41236)
- 业经(32525)
- 农业(31760)
- 财(30552)
- 中国(24815)
- 地方(23988)
- 务(21612)
- 财务(21581)
- 财务管理(21549)
- 制(20435)
- 学(20395)
- 企业财务(20386)
- 贸(20375)
- 贸易(20367)
- 易(19801)
- 技术(19282)
- 和(17959)
- 策(16963)
- 划(16884)
- 理论(16490)
- 环境(15934)
- 机构
- 学院(363179)
- 大学(355361)
- 济(150315)
- 经济(147348)
- 管理(142227)
- 理学(123544)
- 理学院(122204)
- 管理学(119947)
- 研究(119593)
- 管理学院(119303)
- 中国(92260)
- 农(82898)
- 科学(77691)
- 京(73414)
- 财(65686)
- 农业(64737)
- 业大(63264)
- 所(62707)
- 研究所(57282)
- 中心(55901)
- 江(55746)
- 财经(52900)
- 经(47942)
- 北京(45076)
- 经济学(44894)
- 州(43854)
- 范(43411)
- 师范(42864)
- 院(42157)
- 经济学院(40945)
- 基金
- 项目(245937)
- 科学(193474)
- 基金(179265)
- 研究(171850)
- 家(159006)
- 国家(157572)
- 科学基金(134596)
- 社会(110899)
- 社会科(104851)
- 社会科学(104817)
- 省(99359)
- 基金项目(95589)
- 自然(89722)
- 自然科(87643)
- 自然科学(87614)
- 自然科学基金(86063)
- 划(82448)
- 教育(76728)
- 资助(72417)
- 编号(68343)
- 重点(55589)
- 发(54378)
- 创(53216)
- 部(53150)
- 成果(52531)
- 业(50532)
- 创新(49235)
- 科研(47975)
- 计划(47249)
- 课题(46410)
- 期刊
- 济(169371)
- 经济(169371)
- 研究(94953)
- 农(81203)
- 中国(65509)
- 学报(63451)
- 科学(57650)
- 农业(54506)
- 财(52249)
- 管理(51341)
- 大学(46915)
- 学学(45462)
- 业经(33993)
- 融(32467)
- 金融(32467)
- 技术(30712)
- 业(29236)
- 教育(25862)
- 财经(25790)
- 经济研究(25192)
- 问题(23451)
- 经(22163)
- 技术经济(20520)
- 版(20085)
- 统计(18630)
- 资源(17886)
- 策(17760)
- 科技(17701)
- 商业(17685)
- 业大(17225)
共检索到525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宋彦华 杜宾成
采用3S技术并根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DEM,确定出大沽夹河流域。同时用空间内插法计算了流域对应的大气降水量,通过选择烟台市大沽夹河流域内农业产值和作物单产量等因子,采用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降水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产值具有累积效应,主要表现在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上,分别在2a和10a滑动平均相关性极显著;呈线性回归关系,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同时揭示了降水与流域内作物单产量相关性不大,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通过修建水利措施,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农用水资源的补给源,影响降水在单产量中的作用地位。并由此讨论了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雅琳 常学礼 崔步礼 宋彦华
本文以烟台市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分类和地面调查为斑块属性引导,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2002年9月9日的ETM影像进行解译分析,选取斑块密度(PD)、形状指数(SI)、景观多样性(DV)和景观均匀度指数(EV)等,对烟台市12个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斑块尺度上,6种主要土地类型与流域面积和形状指数进行的关联分析表明,灌木林斑块和旱地斑块的相对面积(在0.01水平上)与流域面积的关联程度显著,关联系数分别为0.843和0.796,且呈对数回归关系;水浇地和旱地斑块的相对面积与形状指数关联程度极为显著(在0.01水平上),关联系数大于0.729。从相互关系来看,在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恬 宋献方 杨丽虎 张应华 卜红梅
为有效利用太行山丘陵区降水资源,实现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及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方法对崇陵流域6个降水观测点的降水数据(2005-2014年4-10月)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4-10月崇陵流域降水量波动明显,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5月降水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研究区降水日数逐渐减小(-1.22 d/a),小雨量级降水对研究区降水资源的贡献率达50%以上,大雨及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出现频率近年来呈增加趋势(0.19 d/a);崇陵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年降水量明显小于下游。认为植被覆盖是导致崇陵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党丽娟 徐勇 徐学选
以"退耕还林"为主体的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建设在过去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黄土丘陵区的降水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本文以延安康沟流域为例,根据1997-2006年延安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康沟流域地表径流、泉水、井水水位实测水文数据,以及康沟流域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康沟流域的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降水与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降水补给响应时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有极好的季节响应关系,地表径流呈现为峰、谷交替曲线形态,降水少的年份出现单峰值,降水多的年份具有双峰值。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直接影响着井水、泉水的变化,同样降水条件下,井水的变化较泉水更敏感,泉水响应降水的时间大约滞后22~30天,井水为7~10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芬 王继军
【目的】为黄土丘陵区生态安全预警及其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纸坊沟流域近70年代表年份生态安全态势及影响因子的分析为基础,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质量值,用演化轴解释生态安全预警模式,定量评价该流域1938~2005年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并预测2015年的发展趋势。【结果】纸坊沟流域1938年处于蓝灯区,无需预警;1958年为黑灯区,需作生态安全恶化速度预警;1975和1985年处于红灯区,需作生态安全较差状态预警;1995年处于黄灯区,2005和2015年继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露露 徐婷 李泽森 焦峰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降水格局改变对该区域的碳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在自然恢复草地(NR)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栽培恢复草地(BI)进行原位降水梯度试验,设置了减少自然降水量的80%、60%、40%、20%,自然降水和增加自然降水量的20%、40%、60%、80%(即P–80、P–60、P–40、P–20、CK、P+20、P+40、P+60、P+80)的9种降水梯度,并运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分析降水改变对土壤有机碳(SOC)、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自然降水相比,增减降水80%时自然恢复草地的SOC含量增幅最大(21.4%和21.5%),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 0.05);白羊草地SOC含量在减少降水20%时达到“峰”值(13.41 g·kg~(-1)),整体上白羊草地SOC含量高于自然恢复草地。2)两种草地恢复类型的生物量都随降水量变化而波动起伏,自然恢复草地减少降水20%地下生物量和增加降水40%地上生物量增幅分别为53.6%和52.4%,白羊草地在增加降水20%和减少降水40%时地下、地上生物量各达到最大值;且自然恢复草地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白羊草地,地下生物量则相反。3) DND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自然恢复草地和白羊草地的SOC含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0.0、7.5、6.7和11.7、1.3、1.0,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8、0.989、0.989和0.776、0.998、0.999,点位模拟效果整体良好;但模型对生物量的模拟吻合程度更高,且在白羊草地的模拟更具优势;因此运用模型模拟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和草地生物量是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凌 徐广平 曾丹娟 刘铭 王三秋 张德楠 黄玉清
测定解放钟枇杷、东魁杨梅、桂橙一号甜橙、翠冠梨4种果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性因子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指示了不同树种间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4种果树品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及单位面积叶N含量(Narea)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此外,LDMC与SLA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叶N含量(Nmass)呈现极显著负相关;SLA与Nmass、Pn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果树种类在同一自然...
关键词:
果树 光合特性 叶片性状 漓江流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本华 胡正义 吕家珑 周丽娜 徐成凯
于2003-02~2004-01,采用自动降雨收集器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鹰潭红壤丘陵农业区降水中NH+4-N和NO-3-N沉降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欧洲EM EP和美国NADP监测降水中的NH+4-N和NO-3-N沉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本研究区域降水中不同月份的NH+4-N,NO-3-N含量及沉降量均变异较大,各形态氮含量和沉降量的极值出现的月份基本同步,表现为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研究区域NH+4-N,NO-3-N和无机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3,0.43和1.06 m g/L,分别是同期欧洲降水中对应形态氮平均含量的1.5,1.1和1.3倍,是同期美国降水中对...
关键词:
江西红壤丘陵农业区 氮湿沉降 降水监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启刚 焦欢 王兆林 陈倩 国洪磊
农村居民点作为中国城乡二元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是农村人地关系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和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该文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2010~2014年的新建居民点和复垦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偏离度和空间变异系数分析各环境因素对居民点新建与复垦分布的影响,并利用极值法对新建居民适宜区域和居民点复垦重点区域进行选择。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素对新建居民点与居民点复垦的空间分布影响差异性明显,道路和场镇因素对2类居民点空间数量分布的影响最大。居民点复垦在道路与耕地2影响因素的偏离度最大值分别为0.69和–0.503,这2类因素是影响居民点复垦的主要因素。新建居民点在道路和坡度的偏离度值分别为–0.742和–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馨月 王玉杰 张晓明 王云琦 赵阳 成晨
流域水沙演变过程是构建区域水土流失模型及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基础。为探讨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的影响,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罗玉沟流域为例,采用水文要素累积距平、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1986—2010年间流域水沙关系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并定量分析了驱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径流量在1993年发生突变,其中1994—2010年(后期)较1986—1993年(前期)不同降水水平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率大多超过50%;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可改变流域水沙过程和水沙量,而沟道淤地坝工程的运行改变了水沙搭配关系,使流域单位径流输沙量显著降低;3)...
关键词:
水沙关系 土地利用 驱动因素 定量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超杰 贺斌 段伟利 李冰 陈雯 杨桂山
基于太湖流域典型丘陵水源地平桥河流域12个采样点的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平桥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按照水质相似性将平桥河流域水质分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3个季节时段和中上游丘陵河谷区、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下游暗沟出口区3个典型空间区域。主成分分析显示:(1)枯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和有机污染次之,受流量减小、流速缓慢导致的营养盐富集的影响加大;平水期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受茶园等大量施肥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受到水稻种植等农业活动和大量降雨径流的影响。(2)中上游丘陵河谷区水质以氮和磷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茶园种植等农业活动导致的面源污染的影响;下游紧邻平桥镇的平原区水质以氮和磷的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次之,受到居民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下游暗沟出口区水质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次之,受到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丘陵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玉平 魏巍 翟文婷 初航 殷吉林 柏新富 卜庆梅
【目的】认识和了解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机制成为当前入侵生态学研究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不同群落优势种对外来植物火炬树的化感抑制效应差异,探讨群落入侵抵抗力形成的化感驱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山东半岛丘陵生境常见优势树种麻栎、刺槐、赤松、黑松凋落物对火炬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差异;因土壤会影响许多化感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其活性,进一步设置土壤介质参与的凋落物覆盖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树种凋落物覆盖对火炬树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凋落物水浸液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麻栎相比刺槐、赤松、黑松,显著抑制火炬树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慧 王继军 郭满才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民增收与生态恢复是该区域的2大主要需求。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使满足这2个需求的"行为过程"有机结合,实现产业与资源的耦合。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为此引入"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典型流域(村)124户农户资料的分析与建模,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即农业产业构成了农户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而"耦合态势"却决定了农户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农业资源、农户环境与农业产业具有两两相关性,且农业资源与农户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的发展传递并影响到农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这一结果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的理念相吻合。为此,必须提高农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感知程度,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产业与农业资源的优化耦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淑燕 余新晓 信忠保 李庆云 李海光 雷凤燕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相邻的2条支沟(桥子东沟和桥子西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水文站1986-2004年观测的次降雨-径流-泥沙过程资料,研究了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增加水土保持措施为主)对径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增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能够有效地减少小流域的径流量、产沙量;在次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小,土地利用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两流域次降雨水沙关系差异不显著,在次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大和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时,两流域次降雨水沙关系差异显著,坡耕地改梯田的农田水利建设可能是导致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明 余新晓 武思宏 王云琦 张满良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内的桥子东、西沟为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输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输沙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年输沙率分别减少约44%、75%和86%;流域在土地利用后期(1995—2004年)比前期(1986—1994年)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输沙量减少较大.从年内径流输沙变化来看,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的减沙效应在5月和9月更为显著;而对于治理流域的两期土地利用时期,各月降水越多,后期时的流域月均输沙量比前期减少越多.暴雨洪水过程线和输沙过程线分析表明,土地覆被对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和输沙过程具有较强的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