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
- 2023(200)
- 2022(183)
- 2021(181)
- 2020(137)
- 2019(313)
- 2018(349)
- 2017(716)
- 2016(368)
- 2015(400)
- 2014(368)
- 2013(380)
- 2012(357)
- 2011(316)
- 2010(324)
- 2009(267)
- 2008(280)
- 2007(230)
- 2006(211)
- 2005(158)
- 学科
- 土地(2262)
- 农(1843)
- 问题(1489)
- 济(1315)
- 经济(1314)
- 农业(1219)
- 业(1031)
- 学(528)
- 农村(495)
- 村(495)
- 经济学(445)
- 资源(432)
- 业经(364)
- 地方(352)
- 管理(337)
- 农业经济(328)
- 财(316)
- 方法(307)
- 数学(294)
- 数学方法(294)
- 耕(293)
- 财政(288)
- 政(286)
- 地(274)
- 耕地(269)
- 劳(252)
- 劳动(252)
- 农业劳动(246)
- 收入(243)
- 人口(242)
- 机构
- 学院(4807)
- 大学(4641)
- 农(2751)
- 管理(2267)
- 农业(2237)
- 济(2119)
- 经济(2046)
- 理学(2032)
- 理学院(2021)
- 管理学(1993)
- 管理学院(1990)
- 业大(1771)
- 研究(1636)
- 农业大学(1593)
- 中国(1537)
- 京(920)
- 中心(901)
- 经济管理(886)
- 科学(876)
- 业(835)
- 财(771)
- 江(742)
- 省(728)
- 所(726)
- 发(699)
- 研究所(679)
- 发展(639)
- 展(639)
- 范(573)
- 师范(572)
共检索到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沈雪灏
过去,由于涉农资金投入主体多元且相对分散,多头下达、零敲碎打、平均用力、撒胡椒面等问题比较突出,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影响了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今后,这种状况在山东将得到较好改善。2014年10月,山东省财政厅联合省发改委、国土厅、水利厅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开展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通知》,要求以粮食主产县(市、区)政府为主体,将各渠道、各层次、各领域农田建设资金汇集起来,统一安排使用,集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江华 洪炜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江西省615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户转入农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转出农地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该研究结论稳健;农地细碎化程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农地细碎化降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入的促进效果,缓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出的阻碍效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主要提高了承包地规模较大的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促进了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入农地,抑制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出农地。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有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同时整合农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农地的连片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术坤 林文声
鲜有研究系统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从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收、农地交易价值提升的传导途径,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10省份50个县(市、区)304个村4264个地块的混合截面数据,定量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揭示出不同现实情境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减少了熟人间非市场交易,而且促进了地块租赁约定期限,增加了农地有偿流转的可能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水平、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和提高农地交易价值的方式,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村庄、自利偏好型的农户,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地权不稳定和外出务工经历弱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诗嫚 孟圣翔 卢新海 李卓凡
破解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研究多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农地流转单方面探讨耕地细碎化的治理路径,难以全面、系统刻画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文章深入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流转与耕地细碎化的关系,利用湖北省46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不同联动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表明:“先建设后流转”与“先流转后建设”模式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分别为-2.32和-3.14,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且“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显著优于“先建设后流转”模式。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基于此,文章从充分发挥市场调整与工程技术的融合作用、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的联动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不仅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还能对促进林地细碎化治理、优化配置林地资源、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高水平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领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珂怡 易小燕 吴银毫 张泽蔚
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的政策效应与影响机制,为实现耕地绿色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估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的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2)以耕地类型维度划分和生产功能区维度划分的异质性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旱田、水田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应更显著;3)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来实现耕地绿色利用。为持续推进耕地绿色利用,应继续贯彻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提升耕地产能的同时注重耕地养护;根据不同耕地类型差异化精准施策,完善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政策,生态脆弱区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完善要素配置与耕地绿色利用协调发展,鼓励粮食种植专业化,开展集中连片种植,提升农机综合作业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红宇 付玮琼 祝志勇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具有显著且持续强化的抑制效应,经过模型适用性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该政策效应因区域粮食功能定位、粮食熟制、粮食作物种类和地形条件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高熟制地区、水稻主种植区和非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块规模扩张、种植模式变革和比较成本优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抑制耕地“非粮化”的三条重要途径。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应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补齐耕地质量短板;同时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利用优先序,彻底扭转耕地“非粮化”势头,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潇 张爱辉
集聚各方力量,整合涉农资金,是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优选途径,也是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2013年黑龙江省开始启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关键环节、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该省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集聚涉农建设力量、整合涉农资金,探索通过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在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相对于工程管理问题,农地制度创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尚未被充分重视。已有关于农地制度的研究主要关注稳定土地承包权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关系,而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不足。在广大中西部村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经营的主体,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持,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小农户的视角出发,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地制度创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块整合问题,要避免工程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农田耕作的不便;二是土地经营权配置问题,要避免大户导向的项目建设造成小农户被制度性排斥。基于田野调查,克服两种困境的办法是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整合地块,形成按户连片经营,不仅能充分释放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而且有利于保障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谦 刘鑫冉
研究目的: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条款的物质规范保障指引,尝试明晰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兜底性支持的不同功能定位,进而确立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结构性配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资金统筹整合规范的载体保障功能实现,旨在提供相关资金来源、归集与投放事项的系统性保障方案;资金差异化配置规范的手段保障功能实现,旨在提供针对重点项目、领域的目标型手段指引,以及优化项目建设地域布局的优先型手段指引;以奖代补规范的激励保障功能实现,旨在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结果竞争策略维度的理念、方法激励指引。研究结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条款作为一种资金规制工具的规范事项表达,兼具载体性、手段性与激励性。有必要基于其功能实现的类型化阐明,来为相应财政专项资金的规模化投入提供明确的指南性引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万志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6700万,耕地面积1.03亿亩,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22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农业用水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稳定增产的"最大硬伤"和"明显短板"。2009年,财政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涉农资金特别是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奎华
自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实施以来,山东省茌平县始终把信息准确性放在首位。确保涉农补贴农户身份证号、户口本、户主姓名、成员姓名、手机号、门牌号等各项信息的完整和真实,为补贴资金的准确发放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补贴资金项目、补贴金额、补贴资金到
关键词:
涉农补贴 资金监管 信息准确性 一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瑞波 高尚宾 孙炜琳 姜茜 朱平国 居学海
[目的]新时代,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完善以绿色生态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制度。[方法]文章通过研究国内涉农资金整合现状和问题,分析发达国家涉农资金整合的经验及启示,推动我国建立以农业绿色发展为重点的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机制。[结果]我国涉农资金整合存在多头管理、方向不明、结构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快涉农资金整合势在必行,成败取决于顶层设计,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以及打破部门利益藩篱的瓶颈,落地在于"依法、照单、精准"施策。今后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涉农资金整合要把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上来,增量资金重点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倾斜。[讨论]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应当建立农业农村大部门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绿色生态作为涉农资金整合支持的主攻方向,实行精准补贴精准施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