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9)
2023(13203)
2022(11139)
2021(10682)
2020(8714)
2019(20237)
2018(20053)
2017(37638)
2016(20403)
2015(23465)
2014(23360)
2013(23332)
2012(22040)
2011(20363)
2010(20624)
2009(19095)
2008(18809)
2007(16447)
2006(14918)
2005(13924)
作者
(58430)
(49599)
(48601)
(46323)
(31154)
(23640)
(22093)
(19241)
(18919)
(17545)
(16928)
(16666)
(15903)
(15773)
(15237)
(14908)
(14255)
(14102)
(13977)
(13886)
(12546)
(12150)
(11971)
(11531)
(11062)
(11057)
(10773)
(10764)
(10064)
(9757)
学科
(99378)
经济(99298)
(54699)
(48716)
管理(44688)
方法(36831)
数学(32579)
农业(32402)
中国(32374)
数学方法(32019)
(31745)
企业(31745)
地方(24440)
业经(22866)
(18834)
贸易(18815)
(18746)
(18214)
(17703)
(16890)
(15862)
(15389)
银行(15374)
(15050)
(15019)
金融(15018)
环境(14019)
土地(12871)
发展(12743)
(12730)
机构
学院(290960)
大学(287786)
(129821)
经济(127408)
研究(110617)
管理(108256)
理学(91965)
理学院(90840)
管理学(89100)
管理学院(88557)
中国(87882)
科学(65191)
(64456)
(63583)
(56692)
(54585)
研究所(51057)
中心(50532)
农业(49270)
业大(46445)
(44839)
财经(42223)
北京(41000)
(40886)
师范(40575)
经济学(39446)
(39138)
(38571)
(35465)
经济学院(35293)
基金
项目(188533)
科学(148972)
研究(140894)
基金(136650)
(119471)
国家(118430)
科学基金(100223)
社会(91120)
社会科(86095)
社会科学(86077)
(73158)
基金项目(70916)
教育(63369)
自然(61838)
(61313)
自然科(60345)
自然科学(60334)
自然科学基金(59229)
编号(57721)
资助(56513)
成果(46883)
(46600)
重点(43004)
(42843)
课题(40508)
(38625)
国家社会(38363)
发展(38091)
(37486)
创新(36202)
期刊
(154614)
经济(154614)
研究(92337)
中国(72946)
(66850)
农业(45535)
科学(44834)
学报(44422)
管理(38865)
(38211)
教育(34991)
大学(34886)
(32749)
金融(32749)
学学(32678)
业经(29257)
技术(26345)
经济研究(23855)
(23751)
问题(21102)
财经(20839)
(18142)
世界(18085)
(16558)
资源(16480)
农村(15545)
(15545)
国际(15183)
统计(15135)
农业经济(15129)
共检索到470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提起北大荒,人们常会联想到两种事物:兵团和土地。建国后,一大批热血青年满怀豪情奔赴边疆,以军人的气魄耕耘边疆,把万顷荒地变为粮仓。时至今日,分布在东北和西北边疆地区的一系列国营大农场,仍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北大荒农垦,人们又会联想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公田"废弛,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后两千年的主流。这是历史课本里的常识。然而奇怪的是,魏晋到隋唐的漫长岁月里,寒门出身的地主,即使家里有的是地,在政治待遇上还是与豪门大族差得十万八千里,反倒跟普通的自耕农差不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闰土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广袤的大地并非是平坦的,这其中高处成山,低处聚水,真正称得上平地的平原所占比重甚少。这一地貌现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古人形容所处地理环境有所谓“三山六水一分田”或“七山二水一分田”等说法,不管几山几水,中华大地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钦  
亭的作用除了后起的作为园林观赏的亭之外,中国古代的事,其作用有三: 一是治安保卫:亭在内地者,承担着禁盗贼等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续汉书·百官志》:“享有亭长,以禁盗贼。”《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亭长……令求盗之薛治之。”据刘宋裴骃集解中引用汉代应劭的话说:“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掌开闭扫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程九  张勤勤  
本文利用长时段历史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中国古代17个王朝的数据集来研究气候变迁与政府能力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王朝周期律"假说:王朝年龄与内乱发生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与经济繁荣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温度与降水变化均对王朝兴衰有显著影响,气候冲击主要通过影响粮食丰歉而作用于国家财政能力,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此外,在考虑中原王朝政府能力的情况下,外患的发生主要和王朝的个体异质性有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闰土  
古汉语中,有三个词与“土地”悉悉相关,分别是地、土、田。地与天相对,是指人们脚下的山川大地,现代术语叫作地球表层;土是指大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物质,即自然生成的土壤;田是指人们开发利用土地所形成的耕作地块,今天又称为耕地或农田。地、土、田三个概念,其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本文采用施蒂格勒的生存检验法,研究了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问题。从理论上和经验上得出如下结论:土地经营并没有确切的最优规模界限和最优生产模式,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行为当事人将选择交易费用最低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国农民在可兼业的条件下,小规模的个体农户的经营方式是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通过对我国农村要素市场的研究,验证了克莱因、克劳福德和阿尔钦假说,在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和农用机械可以拆分、进行跨区作业的条件下,大的机械化农场就不是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强调走单纯的大机械化农场的农业发展道路的主张是错误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政  
全面理解农地开发规模化的思想,突破传统的以片面扩大农地耕种面积为增收目标的外扩规模型,或以单纯提高小块土地面积上生产要素追加量的内增规模型开发的观念是极端重要的。通过对美国农地开发规模化的实证研究,认为美国农地开发是立足国内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克服资源约束,将以机械技术为特点的农地外扩规模开发与生物良种技术为标志的内含规模开发很好结合的成功典范,这无疑对我国当前农村如何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实施适度的农地开发规模经营,进一步释放农户家庭在经营规模上的内在潜能、增加农户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华星  
中国共产党探寻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不管是农村革命,还是计划经济道路,亦或是市场经济改革,首先都发端于农地制度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近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构建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及其农村社会经济,构成了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经济基础,既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快速发展的世界独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规模与工业生产规模一样不存在一个理论上的边界。农业资源禀赋的限制并不能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稀缺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的进步解决。如果一种要素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要素价格上涨,就会产生减少这种要素相对使用量的一系列技术制度变迁。一个国家获得农业生产率迅速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有效促成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应该是,通过它一个社会可以选择农业技术变迁的最优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美玉  田焱  
本文运用杨小凯-黄有光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分析了与农地相关的产品市场、土地租赁市场、土地买卖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效率相互权衡情况,提出了农地规模经济无关论的假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红军  
本文运用古气候重建数据、中国历史上的米价、自然灾害、人口等具有一定间隔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气候变化与过去两千年间的农业经济社会不稳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降低)倾向于减少(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降雪异常对社会不稳定的作用是结构性的,且二者对社会不稳定均具有较长期的影响;尽管仍有其他因素影响农业社会的不稳定,但即便控制它们以后,仍系统地发现气候变化对农业社会不稳定的深层次影响,这证明了本文有关历史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社会不稳定关联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当下的气候变暖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启明  罗剑朝  蔡起华  
运用2014年陕西、宁夏两省24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以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研究发现:农地规模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呈倒U型影响,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分别是当地户均农地规模的2.68倍、3.00倍,农业主导产业差异导致最优土地规模有所不同。总体看来,样本农户的家庭规模、经营类型、往返金融机构的便利程度、金融机构数量对农户参与农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献  崔凯  
通过概括分析日韩国家农地经营规模的现状和特点,认为日韩两国的农地规模均以小规模的适度规模经营为主;通过总结日本、韩国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发现日韩两国在推进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在于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支持、产业组织扶持以及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