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4)
- 2023(12865)
- 2022(11361)
- 2021(10774)
- 2020(9005)
- 2019(20892)
- 2018(20862)
- 2017(40185)
- 2016(22145)
- 2015(24619)
- 2014(24537)
- 2013(24112)
- 2012(22280)
- 2011(20003)
- 2010(19752)
- 2009(17750)
- 2008(17178)
- 2007(14760)
- 2006(12695)
- 2005(10819)
- 学科
- 济(82711)
- 经济(82616)
- 管理(59021)
- 业(56038)
- 企(46204)
- 企业(46204)
- 方法(38945)
- 数学(33561)
- 数学方法(33106)
- 农(22498)
- 学(21709)
- 中国(20799)
- 财(19963)
- 地方(19078)
- 业经(18373)
- 农业(15297)
- 理论(14811)
- 制(13895)
- 贸(13881)
- 贸易(13873)
- 和(13780)
- 环境(13405)
- 易(13371)
- 技术(13241)
- 务(12925)
- 财务(12862)
- 财务管理(12840)
- 企业财务(12145)
- 银(11744)
- 银行(11693)
- 机构
- 大学(308478)
- 学院(305374)
- 管理(119422)
- 济(112361)
- 经济(109691)
- 理学(104544)
- 研究(103857)
- 理学院(103211)
- 管理学(101132)
- 管理学院(100587)
- 中国(73920)
- 科学(69448)
- 京(66293)
- 农(53113)
- 所(52888)
- 财(50924)
- 业大(49425)
- 研究所(49047)
- 中心(46421)
- 江(43927)
- 范(43296)
- 师范(42856)
- 农业(42043)
- 财经(41683)
- 北京(41301)
- 院(38325)
- 经(37889)
- 州(36000)
- 师范大学(35005)
- 经济学(33021)
- 基金
- 项目(219639)
- 科学(171922)
- 基金(158991)
- 研究(156717)
- 家(140417)
- 国家(139290)
- 科学基金(118690)
- 社会(96440)
- 社会科(91192)
- 社会科学(91166)
- 省(86244)
- 基金项目(86013)
- 自然(80075)
- 自然科(78210)
- 自然科学(78185)
- 自然科学基金(76759)
- 划(73449)
- 教育(71683)
- 资助(64851)
- 编号(63461)
- 成果(51291)
- 重点(49375)
- 部(47579)
- 发(46355)
- 创(45293)
- 课题(43830)
- 科研(42484)
- 创新(42255)
- 计划(41101)
- 大学(40238)
- 期刊
- 济(119722)
- 经济(119722)
- 研究(86151)
- 学报(54683)
- 中国(54129)
- 科学(49446)
- 农(47447)
- 管理(41209)
- 大学(40087)
- 学学(37647)
- 财(37293)
- 教育(34694)
- 农业(33334)
- 技术(24873)
- 融(22038)
- 金融(22038)
- 业经(19681)
- 财经(19162)
- 经济研究(18369)
- 图书(17821)
- 业(17181)
- 问题(16218)
- 经(16213)
- 科技(15738)
- 版(15641)
- 资源(15243)
- 理论(14566)
- 业大(14374)
- 现代(13616)
- 技术经济(13613)
共检索到42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静文 王仲宇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贵州安顺屯堡聚落是在明朝军屯制度的推动下,江淮移民基于本初的汉文化传统,融合贵州山川地貌所造就的半军事半农居的产物。本文以安顺云山屯堡为研究案例,借助空间句法与生态适应性等理论,并引入相关量化分析软件,对其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句法图解,进而系统分析与探讨其自然与人文生态适应性,尝试把握屯堡聚落空间形式之后独特的建构机制与组织逻辑,从个体屯堡聚落的探讨来完善屯堡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以期对屯堡聚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对黔中屯堡聚落传统空间特征及发展演变阶段进行总结,梳理了当代屯堡聚落空间的演化路径,包括就地城镇化,衰退型和扩张型。并借助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理论及量化方法,对比屯堡聚落传统区域与新建区域及整体形态的变化,得出扩张型屯堡聚落空间形态近年演变的特征:屯堡聚落边界形态由团状向指状拓展为主,新建区域空间肌理与原有空间差异较大,聚落空间结构性、整体性、致密性降低,建筑地域特征弱化。认为传统屯堡聚落围绕"防御"及"明清汉族文化"的空间组织机制已瓦解,交通便利性和个体价值成为左右近年空间组织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的自我认同、村民自组织机制、复杂的宅基地产权划分以及各级保护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聚落空间的衰退。最后对屯堡聚落空间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丽莎
空间句法是从图论、拓扑等数学模型出发,从面貌多样的聚落外部形态中归纳其内在生长变化规律的理论。为了将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规律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人类聚落的研究之中,以我国京西爨底下村和奥地利萨尔茨堡老城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道路界面系统的分析,从侧界面、底界面、顶界面以及入户空间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人类聚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街巷 聚落 空间句法 界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亚琛 马冬青 张兵华
文章以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聚落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饱和度层级分析的方法解析古镇聚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特征,总结了七级古镇的空间发展演变规律,揭示了鲁运河沿线七级古镇空间演变发展的直接动因、核心动因和内生动因,提出基于文化传承、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和空间传承的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以保障鲁运河沿线古镇聚落空间适应性、可持续性的稳步发展为目标,提出发展策略,以期对鲁运河沿线古镇聚落的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畅 王思思 李俊奇 吴文洪 李海燕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对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进行归纳和分析。传统聚落水适应性营建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生存的艺术,将对当代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空间格局 台儿庄 洪涝 水资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畅 王思思 李俊奇 吴文洪 李海燕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对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进行归纳和分析。传统聚落水适应性营建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生存的艺术,将对当代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空间格局 台儿庄 洪涝 水资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会 赵和生 刘峰
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南京市固城镇蒋山何家-吴家村为例,科学理性地解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寻村民活动与空间形态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系统保护和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保护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志永 杨爱军
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首先对安顺屯堡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述评,指出屯堡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
屯堡文化 旅游 目标 原则 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丹丹
古村落保护规划通常涉及到空间形态研究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式往往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以安徽省祁门县渚口古村为例,在渚口古村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背景下,经过走访调查,分析提炼渚口古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通过空间句法技术,应用Depthmap软件,对渚口古村进行空间形态方面的定量分析,获得该村落的空间整体结构特征,并将该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保护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对比,以验证该规划在古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更新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空间句法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提供一个具
关键词: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渚口村 古村落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丹丹
古村落保护规划通常涉及到空间形态研究的问题,传统的研究方式往往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以安徽省祁门县渚口古村为例,在渚口古村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背景下,经过走访调查,分析提炼渚口古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通过空间句法技术,应用Depthmap软件,对渚口古村进行空间形态方面的定量分析,获得该村落的空间整体结构特征,并将该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保护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对比,以验证该规划在古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更新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空间句法在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提供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政策制定依据,为古村落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样本。
关键词:
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渚口村 古村落保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龚文静 吴羽
以贵州屯堡文化研究的学术资源构成为例,对图书馆如何做好地方文化知识谱系建构下的文献资源保障工作进行探析,提出以建立屯堡文化研究资料库为契机,通过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知识谱系的建构,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一种超越地域局限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洪梅 叶如海
天龙屯堡的街巷是屯堡历史文化的承载体、现代公共生活的体现和现状旅游的主要构成。旅游需要特色与体验,而街巷构成游人对屯堡的首印象。本文在对天龙屯堡的街巷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划定保护区段、明确功能定位及开发强度、整治街巷界面、维持公共生活和倡导公众参与等保护措施,以期促进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关键词:
街巷空间 屯堡 旅游开发 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凯 马明
通过图形分析与数字量化的方式,辨析聚落空间形态。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空间中的43个聚落进行整合与比较,量化形状指数以及聚落空间分维值进而梳理聚落空间特点。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斑块空间具有相似性,聚落空间主要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以中小型带状聚落为主的空间形态。由于受到该地区降水及地貌的影响,聚落呈现明显的"亲水性"。聚落在选址营建时依附于河流走向进行建设,形成"人-地-水"的有机整体。聚落外围空间不丰富,空间尺度单一,整个聚落空间的外部离散度差异都不大。该地区聚落的公共空间结构化程度相对较弱,表现出聚落外部空间较强的功能性与较弱的文化性。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山地聚落 空间分析 内蒙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