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7)
- 2023(4486)
- 2022(3725)
- 2021(3754)
- 2020(3008)
- 2019(7244)
- 2018(6998)
- 2017(12252)
- 2016(6425)
- 2015(7699)
- 2014(7346)
- 2013(7543)
- 2012(7343)
- 2011(6973)
- 2010(6560)
- 2009(6088)
- 2008(6013)
- 2007(4724)
- 2006(4220)
- 2005(4047)
- 学科
- 济(32211)
- 经济(32185)
- 管理(13985)
- 方法(13979)
- 中国(13629)
- 数学(13038)
- 数学方法(12994)
- 业(12936)
- 贸(9492)
- 贸易(9486)
- 易(9376)
- 企(8764)
- 企业(8764)
- 农(7691)
- 制(6089)
- 财(5927)
- 出(5703)
- 关系(5647)
- 银(5447)
- 银行(5444)
- 融(5418)
- 金融(5418)
- 行(5375)
- 学(5166)
- 业经(4932)
- 农业(4852)
- 发(4826)
- 环境(4594)
- 口(4546)
- 出口(4545)
- 机构
- 大学(96463)
- 学院(91431)
- 济(51772)
- 经济(51285)
- 研究(42631)
- 中国(34376)
- 管理(32888)
- 理学(28067)
- 理学院(27684)
- 管理学(27476)
- 管理学院(27286)
- 京(21853)
- 科学(21650)
- 所(21413)
- 财(21248)
- 研究所(19526)
- 中心(18066)
- 经济学(17914)
- 财经(17051)
- 经济学院(16085)
- 经(16064)
- 北京(14911)
- 院(14862)
- 科学院(13451)
- 农(13450)
- 财经大学(13026)
- 范(12334)
- 师范(12259)
- 研究中心(12160)
- 社会(11935)
- 基金
- 项目(60845)
- 科学(49412)
- 基金(48497)
- 研究(45072)
- 家(43139)
- 国家(42874)
- 科学基金(35799)
- 社会(32277)
- 社会科(30715)
- 社会科学(30711)
- 基金项目(24468)
- 自然(21030)
- 自然科(20579)
- 自然科学(20574)
- 资助(20310)
- 自然科学基金(20279)
- 教育(20015)
- 省(17905)
- 划(17558)
- 中国(17296)
- 部(16164)
- 编号(15508)
- 国家社会(15482)
- 重点(14343)
- 教育部(14228)
- 发(13506)
- 成果(13285)
- 人文(12650)
- 重大(12515)
- 创(12433)
共检索到151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南忠吉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根据联合国1990年预测,世界人口将于下个世纪末达到110亿左右,顶峰值将达140亿。但就在6年之前的1984年,同是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将在下个世纪末达到顶峰值102亿左右。仅仅相隔6年,世界人口顶峰值的预测数据相差近40亿。这说明1984年的预测对当时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始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本文将1997年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抽样调查的生育率统计结果与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进行了一致性比较检验,应用三个不同生育指标对90年代生育水平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指标显示,终身生育水平的下降其实是一个相对均匀变化的过程,常规生育率指标在90年代初的急骤下降及后来所达到的极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生育年龄变化影响所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苏荣挂
90年代初期中国的生育率确实达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坚持不懈地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的结果。由于90年代初期较多的妇女推迟了婚、育,90年代中、后期的生育水平将有些回升;只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并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生育率还会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且在婚、育“空档”之后潜伏着“堆积”的危险,因此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良恕
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卢良恕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中国建立45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
1990年进行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最新数据,为研究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科学制定人口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国内外不少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人口的形势作了极有价值的分析和预测,这对研究和制订政策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认识是在对客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西部发展》课题组
分析和展望90年代中国西部的发展,必须将90年代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格局、市场化改革进程、国家产业和区域政策结合起来,统一考虑,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一、目前的状况 90年代初,治理整顿时期宣告结束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开放增长时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新问题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组织与制度创新方面,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格局,以合作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且相互交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集中度颇高效率却很低下的传统计划机制随着其组织载体——人民公社的解体,对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市场机制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政府也正在着力进行利用经济参数调控市场的尝试。在经济增长方面,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有力地加速了农业增长,1978~1992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5.9%,增长速度最低的1984~1988年间也达到了4.1%,分别超过了对应时期人口的增长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敏华
自7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中国的人口控制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十几年来生育政策的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种大变动中,中国的计划生育能够持续执行,并取得显著成效,是值得思考的。本文着重考察在政治经济大变动背景下,80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和发展,以求更好地贯彻执行现行的人口政策。 一、生育政策转变的背景 进入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问题日趋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光
90年代中东经济展望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杨光中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商品和劳务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8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东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调整,以及地区政局走向缓和,中东市场正在走向扩大和开放。但与此同时,市场结构也出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灿
90年代是2000年的过渡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2000年的任务作准备,并为其积极创造条件,以促进和加快2000年目标的早日实现,而200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是“人人健康”,其主要内容是人人都享有医疗卫生保健;人人都达到尽可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坚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中国经济要实现较快增长,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形成能带动整个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产业。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的考虑出发,我国已确定了一些重点产业,但并没有从如何在消费与生产之间形成新的经济循环的高度出发,明确能带动整个经济较快发展的主导产业。从1989年开始,市场疲软曾持续3年,3年间,国家曾通过向工业企业注入流动资金,向流通环节注入信贷资金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措施来增加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荣平
我们在《新中国技术引进4O年》和《技术引进:国际比较及中国的战略》等论文中,对中国在50~80年代的技术引进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在上述文章基础上,对进入90年代以来的新变化进行初步分析。1990年前后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请见表1。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季崇威
中国自1979年颁布第一个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至今,经过十多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的努力,特别是通过加深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国的投资环境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15年改革,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忠亮
90年代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与问题张忠亮消费市场即最终产品市场,为资本品市场的对称、包括农产品、日用工业品、住宅和服务等市场。一、目前消费市场的特点1.市场日趋稳定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置于高速增长和市场急剧扩张的起点上。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几经“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彼得·德赖斯代尔 宋立刚 李周
中国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到必须最优先考虑贸易自由化的阶段。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已发生的变革规模和继续变革的势头表明,从此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不仅对其自身产业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本文简要地探究了复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