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1)
- 2023(11608)
- 2022(9789)
- 2021(9065)
- 2020(7169)
- 2019(16502)
- 2018(16302)
- 2017(29690)
- 2016(15834)
- 2015(18219)
- 2014(18258)
- 2013(18294)
- 2012(17995)
- 2011(16918)
- 2010(17072)
- 2009(16037)
- 2008(15899)
- 2007(14163)
- 2006(13129)
- 2005(12512)
- 学科
- 济(93421)
- 经济(93339)
- 管理(39425)
- 业(36481)
- 中国(29139)
- 方法(28955)
- 企(26735)
- 企业(26735)
- 地方(25457)
- 数学(25221)
- 数学方法(25000)
- 农(21084)
- 业经(18138)
- 贸(17551)
- 贸易(17536)
- 学(17174)
- 易(16963)
- 地方经济(15872)
- 制(15135)
- 融(15035)
- 金融(15035)
- 财(14556)
- 银(14461)
- 银行(14447)
- 农业(14281)
- 行(14194)
- 发(13975)
- 环境(13144)
- 和(11589)
- 体(10997)
- 机构
- 大学(242453)
- 学院(239868)
- 济(116118)
- 经济(114067)
- 研究(98765)
- 管理(83140)
- 中国(77574)
- 理学(69104)
- 理学院(68136)
- 管理学(67117)
- 管理学院(66664)
- 科学(55802)
- 京(54527)
- 所(51111)
- 财(50834)
- 研究所(45787)
- 中心(42856)
- 财经(39194)
- 农(38066)
- 经济学(37925)
- 江(36588)
- 北京(36379)
- 经(35701)
- 院(35016)
- 范(34422)
- 师范(34137)
- 经济学院(33807)
- 科学院(30275)
- 业大(29763)
- 农业(29345)
- 基金
- 项目(146512)
- 科学(115819)
- 研究(109274)
- 基金(107317)
- 家(93688)
- 国家(92943)
- 科学基金(77970)
- 社会(72811)
- 社会科(69138)
- 社会科学(69122)
- 基金项目(54887)
- 省(53502)
- 教育(48824)
- 自然(46276)
- 划(46182)
- 自然科(45197)
- 自然科学(45186)
- 资助(44791)
- 自然科学基金(44417)
- 编号(41885)
- 发(38220)
- 成果(35604)
- 部(33873)
- 重点(33853)
- 发展(31715)
- 国家社会(31678)
- 展(31237)
- 课题(30711)
- 中国(30671)
- 创(29448)
- 期刊
- 济(143958)
- 经济(143958)
- 研究(85662)
- 中国(57670)
- 财(36924)
- 农(36833)
- 学报(35524)
- 管理(35271)
- 科学(34833)
- 融(28138)
- 金融(28138)
- 大学(27594)
- 教育(27584)
- 农业(25650)
- 学学(25523)
- 经济研究(24422)
- 技术(21129)
- 财经(21035)
- 业经(20042)
- 问题(18662)
- 经(18523)
- 贸(18331)
- 国际(17715)
- 世界(17057)
- 业(14641)
- 技术经济(13646)
- 统计(11999)
- 经济问题(11512)
- 资源(11424)
- 图书(11333)
共检索到405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全球经济陷入疲软"新常态",中国经济"风景这边独好"。即使外部环境不好,内部反周期刺激的空间很大,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增长。扩大内需仍应以投资为主,解决消费比重过低的办法在于改善一次分配,而不能过度强调二次分配。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贸易体,人民币终有一天要变成国际储备货币。但目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会扰乱中国金融秩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必须是创造有利环境,保持内部相对稳定,再维持20年或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杨:江小涓研究员,您作为十六大代表亲自参加了这次盛会,一定有许多切身的体会;同时,这次大会确定了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您作为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在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之后,结合您以前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astcrn Asia with more population,larger area and greater natural re sources tha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UN Security Council,China will produce great impacts on Eastern Asain are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or in next cent...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发展环境 新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京文
中国的经济建设经过建国40余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等方面衡量,中国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9—1993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2%,其中出口增长16.1%,进口增长16.2%。现在,中国已经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1998年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展望①钱小安一、1998年金融调控的目标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1998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实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为了实现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自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
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表明,对城市化的渴求、国际收支压力增大、外资大量流入和新产业投资剧增等现象,已非短期周期性波动所能解释。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国人均收入提高后,引起的产业结构转换现象。从局部出发,是无法理解甚至解释这些现象的,唯有结构性的分析方法才能使我们从光怪陆离的现象中解脱出来,抓住其主要的发展线索。在90年代后期,城市化、国际化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小康水平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内生性需要,也是国家产业政策和长期规划的聚合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铁梅 赵昕东 梁云芳
在连续四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虽然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仍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加快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宏现经济分析预测课题组使用多种预测模型及“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对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200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实行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开头年。将是经济全球化有重要推进的年份,将是中国的发展和改革有重要突破的年份,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年份。 今年的发展思路要体现战略要求,发展政策要体现“十五”时期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政策要做出正确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门可佩
提出灰色增量模型,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将灰色增量模型与普通灰色模型相结合,对2004-2010年中国经济进行预测和实证分析,同时对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灰色模型 灰色增量模型 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泉 王锦功 欧阳植
199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17个年头。199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8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8%,农业在大灾之年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6年中国经济将直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本质是要摆脱长期以来对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旧模式的依赖,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增强金融业自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化解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关键是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在国内要把制造业的高成本通过服务环节的创新降下来,从而释放产能;要鼓励中国资本走出去,到海外去获得财富增长的机会。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真正落实上海自贸区探索负面清单改革的方向,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供给侧改革 自贸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经济发展质量将大大提高;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国际资本仍青睐的国度,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将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将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国将大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
关键词:
未来十年 中国经济 发展 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厉克奥博 吴舒钰 郭美新 陆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国将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前,国民经济仍然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中国在消费、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外需等方面存在的八大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如能充分发挥中国的高国民储蓄率、高质量人力资源、统一大市场等九大潜力点,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通过综合有效施策,重振增长,释放活力,中国长期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为2035年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总体目标打好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青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能源、原材料的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初期的2.5亿减少到8000万。居民的营养状况、人均预期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标,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80年代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带动轻纺工业高速增长实现的,而近三年来,消费需求增长趋稳,投资需求则迅速增加,对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