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5)
2023(7777)
2022(5331)
2021(4457)
2020(3265)
2019(6770)
2018(6917)
2017(12333)
2016(6579)
2015(7369)
2014(7599)
2013(7126)
2012(6151)
2011(5473)
2010(5481)
2009(4862)
2008(4745)
2007(4366)
2006(4029)
2005(3942)
作者
(20309)
(16805)
(16591)
(16007)
(10849)
(7891)
(7586)
(6513)
(6398)
(5862)
(5777)
(5605)
(5573)
(5357)
(5253)
(5098)
(5086)
(5029)
(4922)
(4825)
(4375)
(4042)
(4021)
(3813)
(3805)
(3790)
(3783)
(3723)
(3316)
(3290)
学科
(31958)
经济(31936)
(22610)
管理(21268)
(18246)
企业(18246)
业经(13230)
技术(12236)
中国(11714)
产业(10148)
(9928)
信息(9616)
总论(9156)
信息产业(9092)
方法(8113)
农业(7240)
技术管理(6780)
数学(6402)
(6336)
数学方法(6291)
地方(6059)
(5725)
贸易(5719)
教学(5686)
(5522)
理论(5462)
(5400)
发展(5389)
(5378)
(5198)
机构
大学(99397)
学院(98305)
(40526)
经济(39692)
管理(36968)
研究(36223)
理学(31506)
理学院(31119)
管理学(30538)
管理学院(30337)
中国(25897)
(21658)
科学(21489)
(18013)
(16714)
中心(16583)
研究所(16372)
(15770)
(15739)
(15251)
师范(15087)
业大(13801)
北京(13702)
(13202)
技术(13174)
财经(13140)
经济学(12557)
(12533)
师范大学(12335)
农业(12196)
基金
项目(67670)
科学(54157)
研究(52217)
基金(48275)
(42345)
国家(42013)
科学基金(36178)
社会(33867)
社会科(32193)
社会科学(32187)
(26777)
基金项目(24795)
教育(23711)
(22329)
编号(21882)
自然(21108)
自然科(20694)
自然科学(20691)
自然科学基金(20325)
成果(17618)
资助(17322)
(15733)
重点(15700)
(15371)
国家社会(15162)
课题(15033)
创新(14412)
(14277)
项目编号(13534)
(12950)
期刊
(46448)
经济(46448)
研究(29978)
中国(24987)
教育(17248)
管理(16069)
(15274)
学报(14709)
科学(14322)
技术(12904)
(12286)
大学(11417)
农业(10630)
学学(10309)
(8483)
金融(8483)
图书(8083)
业经(7683)
经济研究(7666)
技术经济(6735)
科技(6504)
(6429)
论坛(6429)
财经(6304)
(6103)
问题(5919)
书馆(5876)
图书馆(5876)
(5564)
现代(4975)
共检索到15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克·布朗  肖俊洪  
本文着眼事关高等教育未来的问题,跨越数字化现状,展望数字化未来。文章基于爱尔兰共和国的现行经验,讨论中国和欧洲在慕课时代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文章主张应该考虑人类所面临的一些更为宏观的全球性挑战和社会挑战,在这个背景下着眼长远,思考未来高等教育新模式。本文正是建立在这种大局观的基础上。具体说来,文章第二节提出希望我们的高等教育系统和新学习平台服务什么样的社会和社区这个问题,接着讨论新技术所促成的各种新学习地点和空间的潜能,尤其是在模糊各种传统教育界限这个方面。贯穿于这个讨论的中心是:技术是被应用于变革性实践中已达成不同目的还是仅对传统教与学方法"锦上添花"——这是决策者、机构领导者和教师所必须面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荣  
从云计算技术分析入手,探讨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对于借助先进计算机技术推进内部审计数字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职业整体实力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凡  
从"学有所教"要求充分体现教育普惠性和终身性的角度出发,结合终身学习理念,对目前已大量建设的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运行和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苏州市现有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建设应用现状的调研,分析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建设应用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由国家教育体系内各层次各阶段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平台建设及后期维护的思路,设计"多方共建"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其辉  
从2009年开始,国家启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有61个区被确定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资源与平台重复建设,各个平台之间各自为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少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要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标准,建立用户使用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效益考评制度,建立富有成效的不同平台之间共享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机制,使用大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的服务支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庆大  张天  杨成国  何博  
电网小型基建项目是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供电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调度生产、运行检修、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物资仓储、科研实验、信息通信、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电力交易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用房和其他辅助用房(周转倒班房、食堂、车库等)的新建、扩建和购置项目。生产辅助技改、大修项目是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级单位生产辅助房屋及其配套设备设施改造、大修项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新华通讯社副社长鲁炜共同开通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海强  
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就目前服务社会的有效性、激励学习者的参与性、深度推向社会的广泛性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缺陷。为此,文章就数字化学习平台如何提升质量、完善服务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构建的框架、要把握的策略、激发全社会民众参与的热情、可持续运行的措施等进行了阐述,旨在引领数字化学习平台更具现实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志颖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学习应运而生,并逐渐实现了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教学资源日益成为决定数字化学习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应当重视政策支持,实现规范化建设,加强方向指引;重视平台管理的结构设计,立足院校实际推进平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注重平台专业团队建设;重视教学相长,重视教研合一,重视教师终身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www.hzkybook.com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开元数字教学平台是一个基于数字学习时代的"淘宝式"平台,特点就开放、免费、共享。是一个可供全国出版社、高校老师、企业建设数字课程的平台:一个供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家长协同监管学习过程、企业提供实训资源和宣传品牌的平台;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和云计算技术的高科技平台;一个将复杂数字科技转化为可视化操作、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大众创新平台;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永英  
介绍了《数字未来:信息时代的策略》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荣齐  杜辉  李英爽  
本文借鉴Ramsey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结合数字社区小前端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数字化服务平台成本定价理论模型,将数字化服务平台产品"需求量"的概念明确为"流量",将各种产品能够明确归属的成本分别划分到独立小前端,解决多个产品难以合理分摊开放成本和共享成本的困难,利用供求平衡、收支平衡、流量平衡的关系方程,计算多点合理的成本价格,为解决数字社区小前端点对点的成本定价问题提供了数字经济分析的合理依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宁  彭飞凡  于梦鑫  
数字化赋能是组织成功转型的关键一环,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促进了数字化赋能的相关研究。为了探索数字化赋能的内涵,梳理其发展脉络,更好地理解数字时代背景下赋能的重要地位,亟须对数字化赋能进行文献梳理。论文从授权赋能出发,探讨数字化赋能的起源与内涵。回顾以往学者对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的影响及在如政务、教育、弱势群体等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回顾发现,数字化赋能的内涵、测量、发展历程、赋能对象等尚不够清晰,理论框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主,缺乏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赋能和平台赋能为组织和个体带来的影响,缺乏对数字化赋能的影响因素、情境因素、作用机制和多层次效应方面的研究。最后,立足于我国本土情境,从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赋能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马路萌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球创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塑造多元互动和整体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增强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技术经济范式中引入数字要素和平台理念,构建“技术—组织—创新”理论框架,分析数字化转型促进组织平台化变革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4—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变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数字化水平更高和股权集中度更高的企业效果更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组织的平台化变革,基于数字平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数字化对企业平台化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互联互通实现,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维度。推动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变革,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创新基础设施作用,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政  何刚  朱文忠  苏树智  
由于传统单向静态规制难以适应平台经济系统利益网络交织、传导路径复杂、范式涌现超前等特点,在平台经济领域监管失位、越位、缺位并存。为达到保护持续创新、避免市场失灵,推动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格局由寡头垄断向共生共益演进,促进数字化平台经济系统稳健发展,针对新兴业态与传统规制之间的突出矛盾,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演进机理,从技术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构建包含"内部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系统"和"制度环境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数字化平台经济生态系统,提出共益演进的治理范式,包括聚焦市场失灵领域的生态边界治理范式、鼓励竞争和包容创新的生态成员治理范式和以社会整体福利可持续最大化为目标的生态位势治理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