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5)
- 2023(2271)
- 2022(1909)
- 2021(1965)
- 2020(1694)
- 2019(3771)
- 2018(3519)
- 2017(7036)
- 2016(4061)
- 2015(4318)
- 2014(4203)
- 2013(4503)
- 2012(4224)
- 2011(3389)
- 2010(3351)
- 2009(3196)
- 2008(3520)
- 2007(2950)
- 2006(2746)
- 2005(2435)
- 学科
- 财(24020)
- 税(21641)
- 税收(20215)
- 收(20047)
- 管理(16519)
- 财政(14105)
- 业(12920)
- 企(12088)
- 企业(12088)
- 政(11541)
- 济(9948)
- 经济(9935)
- 务(9520)
- 财务(9520)
- 财务管理(9482)
- 企业财务(9062)
- 制(4836)
- 中国(4688)
- 出(4258)
- 收入(3839)
- 度(3818)
- 制度(3817)
- 支出(3777)
- 方法(3661)
- 体(3575)
- 策(3397)
- 体制(3372)
- 地方(3356)
- 数学(3146)
- 数学方法(3134)
- 机构
- 学院(44591)
- 大学(43956)
- 财(26192)
- 济(18762)
- 经济(18438)
- 管理(15607)
- 研究(14727)
- 财经(14685)
- 经(13144)
- 理学(13107)
- 中国(13059)
- 理学院(12985)
- 管理学(12922)
- 管理学院(12837)
- 税(11911)
- 财政(11622)
- 务(10497)
- 财经大学(10461)
- 政(10455)
- 税务(8980)
- 京(8741)
- 所(7918)
- 江(7917)
- 科学(7830)
- 省(7629)
- 局(7084)
- 家(6535)
- 国家(6138)
- 研究所(6094)
- 经济学(6069)
共检索到8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十一五”开局将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研究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对于财税政策与财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高屋建瓴、要点鲜明的要求。我领会,按照中央全会的基本精神,于“十一五”期间,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在全面把握时代特征和形势变化的前提下,站在承前启后的新起点上,积极支持发展、改革、稳定的一系列重点事项,有效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来支持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等,而这些又需要在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之中有效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云凤 孙亦军
"十一五"期间财税政策特点: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和任务变化做出正确调整;坚持短期财税政策调控与长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坚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税政策要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工具密切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十二五"期间财税政策趋向:继续加强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善财税政策,加大民生投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保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
“十一五”规划建议对财税政策和财税 体制改革,提出了高屋建瓴要求。财政税收要积极支持发 展、改革和稳定的一系列重点事项,同时要有效推进体制和 机制的创新。第一,发挥好财税统筹协调的分配、调节作 用,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与和谐 社会的构建。第二,通过财税自身改革和与其他方面的配套 改革,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打开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 空间和促成长治久安局面。第三,通过财税领域的管理创新 和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形成良性互动,服务于发展、改革 和稳定大局。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财税政策 财税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凤芹
《"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高技术规划),在财税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在企业所得税统一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重点突出了对高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给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技术产业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由“十五”迈入“十一五”,中国财税领域面临着一系列值得探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财政风险问题的判断、税收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去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而系统的盘点这些重大问题,以重大问题分析透视全局图景,既可审视现实,梳理过去5年以至更长区间的财税行动轨迹。也可未雨绸缪,勾画未来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财税工作方案。
关键词:
“十一五” 财税形势 财税政策 财税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四、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弱化中国政府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机制不强,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些年,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程中,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跳出微观层面而放眼左右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宏观环境,便会发现,在过去的12年间,中国政府预算的约束机制仍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而且,在近期,这种相对弱化的预算约束状况又有了进一步加强的迹象。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超预算收支规模的膨胀和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取消政府预算口头报告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彩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税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现行税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扭转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乡差距 财税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conomy will maintain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11th five-year-plan period, and fiscal policiesshould play an eve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cro control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prudent fiscal policy should be implementedand tax reform be accelerated in order to promo...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勃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应是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对中西部政策的制定,还应包括对东部政策的调整,中西部的发展决不是以牺牲东部经济效率为代价。经济发达国家实施的以财税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财税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昌恬
对我国“十五”期间林业计划与财务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在谋划发展战略、争取政策投入、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生产关系、强化资金运行安全管理、引导服务等方面的成就。提出“十一五”期间林业计财工作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好战略谋位、继续推进大工程建设、强化林业科技自主创新、注重林业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上进行把握,并提出2006年林业计划与财务工作的具体安排。
关键词:
林业 规划 资金运行 管理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十五”时期,天保工程成效显著:资源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生态步入恢复好转期,产业结构步入复苏调整期。工程区累计减少森林蓄积消耗量4.26万m3,相当于少砍382.8万hm2森林面积;净增森林面积815.7万hm2;累计分流安置66.5万富余职工。“十一五”时期,工程面临资源总量与生态需求、经济发展与分流职工、新旧体制转换等困难与矛盾,同时存在经营机制、后续产业、人员分流、企业办社会、机构与管理等多方面的不适应。2006年工作思路是巩固成果,合理定产;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促进发展。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总结 展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佐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是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最终目标。展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依然任重道远,必须继续努力。一、"十一五"期间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简要回顾概括起来说,"十一五"期间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下列7个方面。(一)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额。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中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所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建丽 王欣
"十一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在总体规模、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利用外资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本文通过剖析这些特征发现,我国在引资方式、创新导向、制度设计、产业布局和经济安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总体而言,"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资仍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面临着从规模型向效益型的转变,此外,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将更加趋向于平衡。为解决"十一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问题,充分把握"十二五"时期的新机遇,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