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9)
- 2023(2472)
- 2022(2280)
- 2021(2139)
- 2020(1858)
- 2019(4211)
- 2018(4187)
- 2017(8358)
- 2016(4677)
- 2015(5280)
- 2014(5301)
- 2013(5312)
- 2012(5223)
- 2011(4737)
- 2010(4881)
- 2009(4420)
- 2008(4322)
- 2007(3828)
- 2006(3361)
- 2005(3129)
- 学科
- 济(18790)
- 经济(18750)
- 业(9089)
- 方法(9050)
- 管理(8366)
- 数学(7732)
- 数学方法(7652)
- 企(5966)
- 企业(5966)
- 融(5701)
- 金融(5701)
- 贸(5551)
- 贸易(5551)
- 易(5445)
- 财(5101)
- 中国(4888)
- 农(4742)
- 世界(4359)
- 银(4212)
- 银行(4202)
- 行(4096)
- 学(3790)
- 收入(3630)
- 制(3570)
- 国际(3530)
- 农业(3488)
- 业经(3294)
- 出(3086)
- 地方(2974)
- 人民(2971)
- 机构
- 大学(68225)
- 学院(65488)
- 济(31051)
- 经济(30491)
- 研究(25690)
- 管理(22680)
- 中国(19988)
- 理学(19126)
- 理学院(18883)
- 管理学(18632)
- 管理学院(18493)
- 京(14705)
- 财(14613)
- 科学(13799)
- 所(13400)
- 研究所(12164)
- 财经(11457)
- 中心(11176)
- 经济学(10826)
- 经(10529)
- 农(10507)
- 经济学院(9906)
- 北京(9742)
- 范(9351)
- 师范(9263)
- 江(9216)
- 院(9040)
- 财经大学(8624)
- 农业(8477)
- 业大(8432)
- 基金
- 项目(41105)
- 科学(31904)
- 研究(30964)
- 基金(29935)
- 家(26142)
- 国家(25934)
- 科学基金(21232)
- 社会(20133)
- 社会科(19130)
- 社会科学(19126)
- 基金项目(14928)
- 教育(14427)
- 省(14207)
- 资助(13502)
- 划(12890)
- 自然(12480)
- 自然科(12203)
- 自然科学(12198)
- 编号(12173)
- 自然科学基金(11975)
- 成果(10948)
- 部(10232)
- 重点(9349)
- 发(9099)
- 教育部(8879)
- 国家社会(8826)
- 课题(8623)
- 中国(8565)
- 性(8339)
- 创(8250)
共检索到103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若愚
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较低,仍有较大"加杠杆"空间,可通过推动居民举债消费来实现扩内需和债务杠杆在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间的转移,从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实现宏观债务风险"软着陆"。根据美国和韩国的发展经验,居民部门债务水平与一国的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政府政策激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因素关系密切。借鉴国际经验,未来应多方发力、有的放矢,有序引导居民举债消费,鼓励和推动消费金融创新,促进新消费热点培育与消费金融创新相结合,构建住房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关键词:
居民部门 杠杆率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桂虎
引读: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很多金融杠杆率较高的国家掀起了金融去杠杆的浪潮。根据雷·达里奥的理论,金融去杠杆可以分为"丑陋的通货紧缩去杠杆""漂亮的去杠杆"和"丑陋的通货膨胀去杠杆"三种类型。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与类型自从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利息理论"以来,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把利率视为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杠杆率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更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周期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雪军
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并呈现出与国际趋势背离、风险不对称、居民储蓄率下降、债务过度扩张等风险特征。从居民杠杆率的发展肇因看,可归于中长期消费贷款领域的货币政策宽松促使房地产贷款过热,以及短期消费贷款领域的金融科技驱动消费金融机构的野蛮生长。通过采用法律金融学理论,重点分析不同法系下居民杠杆率的发展演进,充分借鉴海洋法系(以美国为代表)与大陆法系(以日本为代表)的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部门的风险境况,提出我国防范居民杠杆率高企的风险治理路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晓晶 刘磊 李成
本文分析了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信贷本质上是借助实体经济活动促进增长,若出现错误配置,过多的信贷将不能带来更快的增长。本文通过对美英日德等发达经济体150年来的杠杆率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杠杆率具有长周期特征,大致呈现三四十年的变化周期。中国改革开放40年至今,宏观杠杆率基本处在一个周期的峰值附近,因此,去杠杆成为必然之选。在政策层面,中国去杠杆过程需稳中求进,要将强制性的市场出清作为去杠杆的前提,警惕强调宽松环境下的去杠杆,故总体上需保持偏紧的货币环境。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信贷 杠杆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晶 周宁宁
过度使用高杠杆,是欧美金融机构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承受巨大风险、遭受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了欧美金融机构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欧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现状前景和影响,并结合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杠杆率现状,提出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坚持和完善资产充足率监管方法等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 杠杆率 金融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世翔 汪道峰
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不仅限制企业融资能力,降低银行资产质量,更加剧经济下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对此,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研究梳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世翔 汪道峰
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不仅限制企业融资能力,降低银行资产质量,更加剧经济下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对此,国务院于2016年10月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并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研究梳理
关键词:
去杠杆 杠杆率 债转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龙
杠杆原理在生产经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生产经营固定费用的存在,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会超过产销量的变动幅度;经营杠杆原理分析的基础是成本性态和量本利模型,经营杠杆系数度量杠杆作用程度,经营杠杆系数与经营风险高度相关,系数大,风险大,反之亦然;经营杠杆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可能带来巨额利润增加的同时,也可能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决策者应谨慎使用增加固定成本来增加经营杠杆作用程度。
关键词:
成本性态 DOL 经营风险 经营决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琳
有效利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是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但经济人的有限理性确定了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始终如影相随。能否降低风险保持适度的杠杆作用,关键是寻找适度的分工规模以及明确市场与企业组织分工的功能边界。
关键词:
财务杠杆 经营杠杆 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杨 陈子曦
要充分认识中国居民债务的现状,必须把握"增速"和"结构"两个关键点,首先是居民债务杠杆率的增速过快,其次是突出的结构性特征,即城镇居民的杠杆率远高于农村居民,东部一线省市的居民杠杆率远高于中西部等其他地区。此外,部分地区居民购房杠杆率较高的现象值得关注。未来要防范居民债务风险进一步积累,监管部门需窗口指导商业银行控制购房贷款规模,重点抑制热点省市的居民加杠杆行为,以及尽快推动房产税立法。
关键词:
杠杆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鹤 王沈南 何帆
借鉴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收入—债务"的三种分类,从"流量"层面构建并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的"明斯基杠杆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在2009—2010年以及2016—2017年加速上升,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快速攀升是"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明斯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往往是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前兆。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债务率指标,"明斯基杠杆率"对消费降速和金融危机等宏观变量的解释力度更强,是反映居民宏观杠杆率的良好指标。中央政府应充分警惕居民部门"流量"约束快速增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中长期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力平 隋杰
本文基于BIS公布的39个国家的居民杠杆率数据,从债务覆盖度、经济社会基本面、长期发展动力等多维视角对我国居民杠杆率水平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低位一直高速增长,至今已经处于偏高水平,但仍为监管部门"控制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留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为控制我国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要保持稳房价政策的连续性,抑制高房价与居民杠杆率的正反馈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扩大服务业供给以及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结构性去杠杆 债务覆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淼
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结构及变动情况居民部门杠杆率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17.9%上升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54.3%,研究居民部门杠杆率结构的变化需要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金融资产增速较快但非金融资产占比仍旧较高。从资产构成看,居民部门资产分为两部分:一是包括房产、车产在内的非金融性资产,二是现金、股票、基金和债券等在内的金融性资产。金融资产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哲希 李子昂
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是中国应对高债务问题的新思路,即在保证总体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的前提下把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尽快降下来。因此,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各部门杠杆率将有升有降。那么,居民部门是否应该充当加杠杆的主体,从而为结构性去杠杆创造更有利的宏观环境,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高杠杆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系统分析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在宏观层面上带来的影响,发现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不应加杠杆:(1)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促进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不过,由于产出水平下滑幅度更大的缘故,消费率会在消费支出下滑的同时"被动"上升,从而掩盖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事实。(2)虽然理论上存在居民加杠杆会促进企业降杠杆的杠杆转移机制,但是居民部门加杠杆也会导致居民投机性行为显著增加,从而使得现实中杠杆转移效果显著减弱并会加剧资产泡沫风险。(3)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缓冲企业部门去杠杆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而且会导致经济产出水平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不利于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鉴于此,中国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应努力控制近年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的趋势,保持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