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9)
- 2023(3876)
- 2022(3234)
- 2021(2908)
- 2020(2570)
- 2019(5668)
- 2018(5375)
- 2017(11618)
- 2016(5763)
- 2015(6844)
- 2014(6518)
- 2013(6752)
- 2012(6430)
- 2011(5795)
- 2010(5679)
- 2009(5192)
- 2008(5050)
- 2007(4420)
- 2006(3682)
- 2005(3137)
- 学科
- 济(34164)
- 经济(34121)
- 方法(22714)
- 数学(21618)
- 数学方法(21499)
- 业(21058)
- 管理(20369)
- 企(16817)
- 企业(16817)
- 财(10829)
- 贸(7020)
- 贸易(7020)
- 农(6909)
- 易(6794)
- 中国(6581)
- 务(6504)
- 财务(6502)
- 财务管理(6483)
- 企业财务(6296)
- 业经(5161)
- 收入(5123)
- 农业(5059)
- 融(5014)
- 金融(5014)
- 制(4972)
- 地方(4744)
- 人民(4610)
- 银(4479)
- 银行(4478)
- 行(4237)
- 机构
- 大学(90809)
- 学院(89607)
- 济(45758)
- 经济(45206)
- 管理(39224)
- 理学(35189)
- 理学院(34943)
- 管理学(34596)
- 管理学院(34431)
- 研究(23717)
- 财(22811)
- 中国(19015)
- 财经(18761)
- 经(17299)
- 京(16461)
- 经济学(15899)
- 经济学院(14706)
- 财经大学(14310)
- 商学(12851)
- 商学院(12768)
- 中心(11688)
- 江(11358)
- 经济管理(10927)
- 科学(10676)
- 业大(10039)
- 北京(9974)
- 所(9926)
- 融(9833)
- 金融(9676)
- 农(9234)
- 基金
- 项目(61781)
- 科学(51049)
- 基金(49266)
- 研究(45052)
- 家(41030)
- 国家(40711)
- 科学基金(37208)
- 社会(32983)
- 社会科(31661)
- 社会科学(31655)
- 基金项目(25837)
- 自然(23165)
- 自然科(22719)
- 自然科学(22718)
- 自然科学基金(22355)
- 省(22092)
- 教育(21549)
- 资助(21258)
- 划(18244)
- 编号(16803)
- 部(15573)
- 国家社会(14655)
- 教育部(14545)
- 人文(14214)
- 重点(13009)
- 创(12807)
- 大学(12743)
- 成果(12420)
- 制(12176)
- 社科(12175)
共检索到120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消费者作为行为系统,是很简单的,其行为随时间而表现出来的表面复杂性,主要是他所处环境的复杂性的反映。或者说,消费者的适应性很强,其行为所反应的主要是外部环境的特征。因此,在本文以下讨论中,着重的是消费者行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消费者及其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实际数据,检验并分析1978年以后消费者行为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流动约束和预算约束的时间跨度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费函数假说并加以验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本文构建了信息消费函数,并运用分离出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了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信息消费边际倾向高于其他单项消费,且信息消费增速快;信息消费中的"时滞效应"和"棘轮效应"明显;居民信息消费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均比较明显,其中,城乡、地区不平衡的根源是城乡、地区收入上的差距,时间上的差异则主要是因为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洋 邓翔
收入是西方消费理论的轴心,是理解居民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不过对收入与消费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得出不同的政策涵义。本文将前期收入、当期收入和预期收入进行分解,基于跨期最优消费行为模型,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大部分原因,其中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期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加强,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感受非常显著。由此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决定一个国家储蓄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本文的研究将对这些问题给出定性和定量的答案。 一、典型决策者一生的消费、资产和收入 1.消费者行为假定 按照生命周期假说,一个人任何时刻的消费决策都涉及以下因素:(1)消费效用函数和时间偏好率;(2)对自身寿命的预期;(3)对未来利率和非资产收入的预期;(4)现有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娜
文章尝试从新视角阐述和论证持久收入理论,较详尽地分析收入增量同短期消费和长期消费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农村居民消费模型,借助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根据实证结论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给予解释和判定;最后从收入结构角度讨论农村居民不同性质收入作为暂时收入增加时同持久收入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几点建议以促进持久消费。
关键词:
持久收入 持久消费 消费倾向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文方
本文利用浙江绍兴198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再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对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动态调整,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城镇居民消费是收入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消费信贷制度等政策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胜科 窦银娣
文章在构建弹性消费约束函数基础上,分析收入与时间对生态农业消费选择影响的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高收入群体的时间弹性对生态农业消费选择的影响大于收入弹性的影响,收入绝对值对生态农业消费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小,黄金周对生态农业消费的影响非常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弹性对生态农业消费选择的影响要大于时间弹性的影响,收入的绝对值对生态农业消费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生态农业消费 时间收入约束 弹性消费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翠蓉 张广海 汪立新
经济增长带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加,通过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实证分析发现:西方传统消费函数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宏观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不能被任何一个消费函数理论所直接描述;我国宏观旅游消费行为可由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来描述,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可由理性预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所解释;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同收入及余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各变量短期波动造成的偏离均衡水平存在较强的自我调整机制,同时,我国城镇居民存在较高的自发性旅游消费,且受假期影响高于受收入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消费函数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翠蓉 张广海 汪立新
经济增长带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加,通过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实证分析发现:西方传统消费函数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宏观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但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不能被任何一个消费函数理论所直接描述;我国宏观旅游消费行为可由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来描述,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函数可由理性预期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所解释;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同收入及余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各变量短期波动造成的偏离均衡水平存在较强的自我调整机制,同时,我国城镇居民存在较高的自发性旅游消费,且受假期影响高于受收入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消费函数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支燕 邓忠奇
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以中国460支基金为样本,测度证券投资基金在负收益约束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表明:90%以上的基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无效率,这主要源于风险控制能力较低和负月收益率占比过高;由于技术退步等原因,大部分基金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下滑;封闭式基金的管理效率显著高于开放式基金,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也相对乐观。建议完善对基金发行及运营的监管机制,规范资本市场,促进基金信息的公开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宗炎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结合我国1978-2008年数据研究了总体人均消费函数、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发现城镇居民的长期均衡消费倾向较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对短期变动的收入变化较城镇敏感。
关键词:
消费函数 持久收入假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 漆雁斌
本文基于西方四种经典消费理论下的消费模型,利用1978-2017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影响最小的是农民的上期收入,而对当期消费影响系数最大的是居民的上期消费(预期收入);对于低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当期收入、上期消费的正向影响效应都较小;对于中等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来说,当期收入的正向影响处于中等水平,而上期消费正向效应处于最高水平;而农村高收入人群中,当期收入的正向效应和储蓄的负向效应均处于较高水平,反而上期消费的影响却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延军
以非线性有效消费函数为基础,笔者构造了一个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1978年~2004年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但在长期内,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替代关系,即政府支出挤占居民消费支出。因此,在短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增加居民消费以提高社会总需求;但在长期经济均衡时,政府不宜采用支出政策来实现长期经济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武
本文根据1991—2005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数据,依据凯恩斯消费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我国农村居民不仅基本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样本期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亦低于城镇居民的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 城乡居民 消费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