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8)
- 2023(15543)
- 2022(13456)
- 2021(12701)
- 2020(10808)
- 2019(24673)
- 2018(24560)
- 2017(48020)
- 2016(26492)
- 2015(29434)
- 2014(29393)
- 2013(29315)
- 2012(27368)
- 2011(24859)
- 2010(24774)
- 2009(22801)
- 2008(22505)
- 2007(19757)
- 2006(17248)
- 2005(15320)
- 学科
- 济(102750)
- 经济(102624)
- 管理(73100)
- 业(71106)
- 企(57498)
- 企业(57498)
- 方法(49555)
- 数学(43406)
- 数学方法(42939)
- 中国(28463)
- 农(28190)
- 财(27546)
- 学(25228)
- 业经(22154)
- 贸(20889)
- 贸易(20880)
- 制(20876)
- 易(20317)
- 地方(18819)
- 农业(18665)
- 银(17822)
- 银行(17742)
- 务(16955)
- 行(16949)
- 财务(16891)
- 财务管理(16862)
- 理论(16723)
- 融(16648)
- 金融(16646)
- 企业财务(16061)
- 机构
- 大学(389222)
- 学院(384562)
- 济(151827)
- 经济(148614)
- 管理(147563)
- 研究(132734)
- 理学(128524)
- 理学院(126982)
- 管理学(124602)
- 管理学院(123913)
- 中国(97982)
- 科学(85712)
- 京(83058)
- 农(71019)
- 财(70656)
- 所(69217)
- 研究所(63623)
- 业大(62918)
- 中心(58695)
- 财经(57571)
- 农业(56640)
- 江(54721)
- 经(52362)
- 北京(52283)
- 范(50232)
- 师范(49585)
- 院(47371)
- 经济学(46424)
- 州(44455)
- 财经大学(43119)
- 基金
- 项目(264775)
- 科学(206048)
- 基金(192523)
- 研究(185425)
- 家(171618)
- 国家(170254)
- 科学基金(143273)
- 社会(116326)
- 社会科(110197)
- 社会科学(110168)
- 基金项目(102585)
- 省(102242)
- 自然(96087)
- 自然科(93840)
- 自然科学(93806)
- 自然科学基金(92140)
- 划(88011)
- 教育(84775)
- 资助(80118)
- 编号(73608)
- 成果(59928)
- 重点(59925)
- 部(58439)
- 发(55641)
- 创(54479)
- 科研(51550)
- 课题(51011)
- 创新(50997)
- 计划(50512)
- 教育部(49132)
- 期刊
- 济(160288)
- 经济(160288)
- 研究(111931)
- 学报(71565)
- 中国(66170)
- 农(63311)
- 科学(62303)
- 大学(52268)
- 管理(52058)
- 财(51107)
- 学学(49686)
- 农业(43220)
- 教育(37308)
- 融(35624)
- 金融(35624)
- 技术(29496)
- 财经(28281)
- 经济研究(26813)
- 业经(26201)
- 经(24114)
- 问题(21886)
- 业(21732)
- 版(19492)
- 理论(19327)
- 科技(19251)
- 业大(18745)
- 图书(18317)
- 技术经济(17918)
- 实践(17623)
- 践(17623)
共检索到549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泽涛 王双盈
由于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使我国居民存在对货币需求的"结构性流动陷阱"。"结构性流动陷阱"是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我国自1997年以来物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基本因素。文章首先对当前转型期我国存在的居民货币需求"结构性流动陷阱"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其次,依据这个观点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并就我国未来短期内物价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建文
在我国目前形势下 ,通过降低利率、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财政、货币政策进入“流动性陷阱”已既成事实。要想走出陷阱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调整经济结构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太清
一、关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从1929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大危机(大萧条),3000多万人失业,1/3的工厂停产,整个经济倒退回了一战前的水平。在大萧条期间,经济停滞持续了近10年。凯恩斯认为,造成社会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即C+I不足。边际消费倾向(MPC)在0-1的范围内递减,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而决定投资需求的资本边际效率(MEC),在长期内也是递减的,又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为 李京晔 段军文
本文研究了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问题。近年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影响下,外汇储备异常增加,外汇占款成为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挤压正常的工商业贷款并造成流动性过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出现所谓货币陷阱问题。这种现象提醒经济政策管理当局要关注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中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做出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货币供应 货币陷阱 外汇占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战明华 王泽涛 汤颜菲 许月丽
本文利用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近年来中国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对货币流动性陷阱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货币需求流动性陷阱在中国的确比较显著地存在,其作用机制基本符合投资组合假说,但显著性与货币层次划分密切相关,M2和M1相对显著,而M0则不显著;(2)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同,金融创新强化而非弱化了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效应,这可能与中国金融产品仍不够丰富有关,但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投机性需求因"功能主序效应"而对流动性陷阱影响不显著,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影响显著,但对不同层次货币表现出"结构差异效应";(3)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了金融创新对流动性陷阱效应的边际影响,其作用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了金融市场的分割,强化了利率在微观经济主体金融资产组合中的信号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面对当前金融风险仍较高和金融稳定任务仍较重的现实,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金融危机期间欧美所采用的数量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须充分重视,且货币政策操作应当注意与中国金融结构变迁阶段特征相耦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张营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出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近年来我国名义利率水平出现了比较显著的波动性,我们需要利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来估计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从名义利率的弹性轨迹上判断利率政策的作用效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目前没有出现显著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在本轮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名义利率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利率 流动性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尧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会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并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危机发生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陷阱情况下的货币政策应对进行了研究,讨论传统货币政策局限及其对的调整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有许多学者沿用西方的理论和计量方法直接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论。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现象不明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 0 1 2年1 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来星 战庆欣
长期以来 ,衡量货币供应是否适度的判断标准是把货币供应同物价和经济增长之和进行比较 ,本文在对其提出修正的基础上 ,指出由于货币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流了货币供应 ,导致货币需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调整 ,作用于实物经济的货币供应明显不足 ,由于分流货币供应的因素较长期存在 ,因此 ,物价的持续低迷很可能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常态。
关键词:
货币需求 结构变动 物价 实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宝 喻心
"货币之谜"一直是一个困扰理论界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本文在吸收前人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区别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并认为M2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们真实的货币需求,不同金融结构下M2的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M2/GDP也就不能用于具有不同金融结构国家之间的经济货币化比较,本文从人们所持有货币的形式出发,分析了不同货币形式对于人们货币需求的代表性,并利用一种能够代表真实货币需求的指标M*来重新分析我国的"货币之谜",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出现高M2/GDP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金融结构而导致的M2的结构性差异引起的。
关键词:
货币之谜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付一婷 刘慧悦
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陷阱"是指名义利率接近零水平时所体现的货币政策弱效现象。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曾经出现多次微弱通货紧缩和名义利率较低的现象,为了判断我国经济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我们采用具有随机系数的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了货币需求的动态弹性系数,通过与日本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对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没有出现显著的"流动性陷阱",名义利率仍然可以继续作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永祥
传统性货币政策最终是间接通过影响长期实际利率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但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陷入流动性陷阱时,以利率为调节工具的传统型货币政策就失去了影响长期利率因而也失去了调节总需求的目的。而包括定量宽松在内的非传统性货币政策则通过锁定经济主体对未来短期名义利率的预期、降低风险溢价成分以及提高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等三种机制,直接降低长期实际利率。但证据表明,即便是货币当局降低了长期利率,刺激总需求的政策目标仍然难以实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康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