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8)
2023(9646)
2022(7926)
2021(7128)
2020(5976)
2019(13476)
2018(12626)
2017(25066)
2016(13250)
2015(14366)
2014(14087)
2013(14205)
2012(13070)
2011(11501)
2010(11505)
2009(11069)
2008(10078)
2007(8916)
2006(7896)
2005(7358)
作者
(38982)
(32314)
(32100)
(30671)
(20375)
(15796)
(14682)
(12631)
(12382)
(11375)
(11117)
(10765)
(10214)
(10159)
(10153)
(10123)
(9488)
(9451)
(9405)
(9357)
(8137)
(7817)
(7784)
(7616)
(7363)
(7208)
(7175)
(6870)
(6426)
(6387)
学科
(52780)
经济(52729)
(37970)
管理(34603)
(33729)
银行(33583)
(32028)
(30865)
金融(30865)
(29830)
企业(29830)
方法(27032)
数学(25372)
数学方法(25268)
(20456)
(19771)
中国(19542)
(13923)
(12579)
财务(12558)
财务管理(12545)
企业财务(12108)
业务(11933)
(11925)
制度(11918)
中国金融(11910)
(11897)
贸易(11884)
(11668)
业经(10927)
机构
大学(183375)
学院(182245)
(84494)
经济(83032)
管理(68681)
中国(63014)
研究(62241)
理学(59339)
理学院(58744)
管理学(57873)
管理学院(57591)
(41548)
(37015)
(36956)
科学(35881)
(33821)
财经(33582)
银行(32584)
中心(31947)
(31899)
(30787)
(30355)
农业(29612)
(29601)
研究所(29237)
金融(29147)
经济学(28826)
业大(28701)
经济学院(26619)
(25788)
基金
项目(124272)
科学(97570)
基金(94422)
(84389)
国家(83729)
研究(83107)
科学基金(71473)
社会(56462)
社会科(54064)
社会科学(54050)
基金项目(50222)
自然(47653)
自然科(46640)
自然科学(46625)
(46055)
自然科学基金(45839)
(39682)
资助(39451)
教育(36662)
编号(30348)
重点(28244)
(27690)
(26517)
(25688)
科研(25050)
创新(24941)
国家社会(24852)
教育部(23906)
计划(23727)
大学(23119)
期刊
(80763)
经济(80763)
研究(56707)
(53724)
金融(53724)
学报(32599)
(31837)
(31560)
中国(31015)
科学(28066)
大学(24159)
学学(23766)
管理(22930)
农业(18306)
财经(17648)
经济研究(15234)
(14946)
国际(11992)
技术(11323)
业经(11276)
问题(10901)
(10727)
理论(10639)
(9634)
实践(9558)
(9558)
商业(8650)
技术经济(8493)
统计(8450)
(8239)
共检索到279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储蓄研究会一、我国居民货币收入及金融投资变化对银行储蓄的影响银行储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如居民货币收入、居民金融投资、居民心理、物价、利率等都会引发银行储蓄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先炳  
努力增加储蓄是1986年我国经济工作应该着重抓好的四件大事之一,更是银行系统的艰巨任务,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今年储蓄净增额的指标。在最近几年储蓄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1978~1985年间,居民储蓄存款年递增率高达33.9%,198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23亿元),强调努力增加储蓄有多大可能?换言之,居民储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还有多大潜力可挖?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银思  
近几年来,居民所掌握的货币量急剧增大,根据1992年资料,仅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和手持货币,已超过一万亿元,加上各类证券,数量还要增大。这一巨额资产的存在和运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目前来看,居民手中掌握的货币已不完全是用于生活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货币作为货币增殖的手段。从而引起社会生活中的一阵阵风波。从时间序列来看,有以购物保值为目的的1988年抢购风,以稳定增值为目的的1991年债券热,以企求厚利而从事投机的股票热,以及即将来临的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启中  
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力组织居民储蓄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其理由是组织居民储蓄是回笼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居民的货币收入转化为储蓄存款能推迟购买力的实现,缓和市场供求的矛盾,减轻对市场的压力,从而能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和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1997年底已高达46200亿元,尽管我国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6次降低利率,居民储蓄存款仍有增无减,目前已突破5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储蓄4000元,意味着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还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洋  
基于理论界对邮政储蓄的不同认识,以及邮政储蓄、政策性金融与中央银行三者之间的资金往来和利率关系,揭示了在现行金融格局下,邮政储蓄转存制度是导致目前农村资金净外流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的角度对邮政储蓄业务开办的背景和转存人民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作出了评价;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指出了邮政储蓄改革可能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军  方霞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一致,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赛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赛成  
居民储蓄趋势与银行储蓄策略钟赛成在市场经济中,居民成为独立的、重要的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环境,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居民经济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储蓄活动,现已成为居民最重要的经济行为,并在整个市场主体活动中,呈日益发展、壮大之趋势。可以说,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俊健  刘纪显  
本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DSGE模型,并运用贝叶斯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仿真分析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碳金融业务对其储蓄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有利于优化银行储蓄业务,与其配合实施的有力措施包括:政府可适当提高碳排放配额价格,或适当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银行则可适当放宽对非耐心家庭的贷款价值比要求,间接支持厂商进行技术改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小花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这一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选用2000年第四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春生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但长期以来货币需求研究较少考虑制度变量的影响。以银行机构及支付工具作为制度变量,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扩张及支付工具的改进节省了城镇居民的现金需求,从而推动了城镇储蓄存款的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春生  梁涛  
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及制度变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三个因素,但一直以来货币需求研究主要聚焦于规模变量及机会成本,而较少考虑制度变量的影响。本文以银行机构及支付工具作为制度变量,从理论推导与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探讨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论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机构扩张及支付工具的改进节省了城镇居民的现金需求,而推动了城镇储蓄存款的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齐天翔  涂宏  
储蓄增长是以个人收入为前提的,但是负利率下的增长说明居民储蓄行业中出现了非获利动机。同时,金融市场的初步建立,并未起到分流储蓄的作用。本文从货币角度结合不确定性概念对中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牟敦国  
无论是拉姆齐模型、托宾模型,还是西德罗斯基模型,都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生产率变化的关系。本文以拉姆齐模型为框架,根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情对拉姆齐模型的条件假定进行了修正,并将货币纳入效用函数中,对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货币储蓄进行分析。证明了居民的储蓄与通货膨胀率成逆向关系,与通货紧缩率成正向关系,与生产率的提高成正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