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9)
2023(9357)
2022(7840)
2021(7334)
2020(5992)
2019(13094)
2018(12855)
2017(24585)
2016(12811)
2015(13855)
2014(13149)
2013(12839)
2012(11420)
2011(10077)
2010(9692)
2009(9222)
2008(8459)
2007(7075)
2006(6071)
2005(5086)
作者
(31711)
(26343)
(26125)
(24778)
(16559)
(12570)
(12164)
(10170)
(10146)
(9219)
(8928)
(8771)
(8196)
(8015)
(7900)
(7810)
(7792)
(7738)
(7590)
(7418)
(6132)
(6131)
(6101)
(6100)
(6072)
(5757)
(5744)
(5652)
(5166)
(5156)
学科
(44716)
经济(44645)
(39009)
管理(36689)
(29363)
企业(29363)
(18560)
方法(17906)
(17454)
数学(15622)
数学方法(15482)
中国(15148)
农业(12881)
业经(12806)
(12349)
(11045)
保险(10954)
(10883)
财务(10870)
财务管理(10851)
地方(10849)
(10402)
银行(10401)
企业财务(10260)
(9880)
(9113)
金融(9112)
(8842)
贸易(8837)
(8526)
机构
学院(165914)
大学(160442)
(66823)
管理(65648)
经济(65167)
理学(56178)
理学院(55601)
管理学(54772)
管理学院(54454)
研究(47887)
中国(42156)
(34851)
(31968)
财经(27432)
科学(27236)
(24884)
中心(24753)
(24099)
(22315)
(21526)
(21309)
师范(21164)
经济学(20878)
业大(20874)
财经大学(20463)
(20052)
北京(19380)
研究所(19216)
经济学院(18916)
商学(17955)
基金
项目(112741)
科学(90184)
研究(87448)
基金(82090)
(68971)
国家(68289)
科学基金(60743)
社会(57398)
社会科(54157)
社会科学(54145)
(45071)
基金项目(43923)
教育(39157)
自然(37530)
编号(37299)
自然科(36671)
自然科学(36664)
(36580)
自然科学基金(35970)
资助(32088)
成果(28531)
课题(24647)
重点(24451)
(24354)
(24272)
(23989)
国家社会(23373)
(22760)
项目编号(22400)
(22362)
期刊
(78571)
经济(78571)
研究(49798)
中国(31186)
(27351)
(22231)
(21805)
金融(21805)
管理(21375)
科学(19447)
学报(18790)
业经(15547)
大学(15343)
农业(15005)
教育(14791)
学学(14557)
经济研究(12543)
财经(12396)
技术(12339)
(10585)
问题(9481)
商业(8787)
财会(8699)
现代(7774)
理论(7725)
(7517)
(7287)
实践(7068)
(7068)
资源(7054)
共检索到240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樊亚凤  卫腾  
民生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背景下,日后政府注资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居民与职工两大块展开。城乡居民的缴费意愿与缴费能力是影响其社会保险筹资标准变化的动态因素,科学的筹资人均负担水平应综合考虑二元体制下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心理预期。本文从医疗消费与城乡居民筹资角度分析其筹资能力,采用Logisitic模型分析其筹资意愿,为使新农合无缝对接城市居民医保畅通运行,本文提倡应针对城乡居民建立分档分级的不同补贴—筹资标准档次,在法律上明确筹资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尽快提升基金的筹资统筹层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樊亚凤  卫腾  
民生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背景下,日后政府注资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居民与职工两大块展开。城乡居民的缴费意愿与缴费能力是影响其社会保险筹资标准变化的动态因素,科学的筹资人均负担水平应综合考虑二元体制下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心理预期。本文从医疗消费与城乡居民筹资角度分析其筹资能力,采用Logisitic模型分析其筹资意愿,为使新农合无缝对接城市居民医保畅通运行,本文提倡应针对城乡居民建立分档分级的不同补贴—筹资标准档次,在法律上明确筹资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尽快提升基金的筹资统筹层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亚青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调整的短期性和随意性问题日益突出。在"政府财政补贴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筹资方式下,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调整包括对筹资水平和筹资结构的调整,需要考虑多种复杂因素的动态影响。通过从指导原则、组成要素、调整依据、机制构建等多个方面对筹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要素分类,认为筹资调整需要坚持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精算平衡三大原则,调整机制应当包括调整对象、调整依据、调整频率、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调整权限和决策程序等组成要素。其中,如何使筹资调整"有据可依",是解决现行筹资标准确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的关键。为此,综合考虑制度内部的"拉动因素"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因素",从日常预警和定期评估两方面对调整依据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算机制为核心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雅诗   陈俊璇   邹冠炀  
目的:探索建立缴费负担公平、责任均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动态筹资机制。方法: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建立精算模型,测算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结果:基于1.07%的个人缴费率与2.14%的政府补贴率的筹资机制能够保证居民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累计结余率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35年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能维持17.60个月的支出,压力测试下能维持8.40个月的支出。同时,个人缴费额的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定比制的筹资机制具备可操作性。结论:建议建立省级统筹下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居民缴费率实行渐进式改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华  张彼西  蒋远胜  
通过对成都市4县(区)1775位参保居民的问卷调查,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当前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与补偿公平性。研究发现,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缴费水平和政府补贴水平较为公平,但补偿水平属偏大不公平。因此,应继续完善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保档次和补贴水平,逐步缩小医疗补偿在各地区、各群体间的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长乐  孙静  范艳存  
目的:分析城乡医保筹资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对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进行预测,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证据。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用模型分析影响筹资水平的因素。结果:固定效应模型显示老龄化、城镇化和地区生产总值3个变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显示时间变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龄化、城镇化、地区生产总值和时间影响城乡医保筹资水平,且均与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呈正相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清元  张楠  范艳存  
目的:测算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补偿方案下政府与社会的筹资额度,并预测未来5年的筹资额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中不同补偿方案下政府与社会的筹资能力。方法:运用均值差分GM(1,1)模型模拟预测政府与社会未来一段时间的筹资额度、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估模型等多种方法评估不同补偿方案下的政府与社会的筹资可行性。结果: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社会这一筹资主体,无论在任何一种补偿模式下,均占据主导地位,且筹资额度增长迅速,2011—2015年,增长幅度均在两倍以上;未来5年,增长幅度高达3倍;同时,经计算"30%门诊+60%住院","30%门诊+70%住院"与"40%门诊+70%住院"这三类补偿方案,政府与社会的筹资可行性较好。结论:政府与社会筹资额度不断增加,面临巨大挑战;在可行性方面,有三类补偿方案较为合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万超  李辉  
关于社会医疗保险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针对城乡医保统筹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CFPS2014年和2016年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城乡医保统筹对参保农民医疗服务利用率、总医疗费用、自付医疗费用、自评健康和客观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乡医保统筹显著提高参保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总医疗费用、自付医疗费用、自评健康和客观健康;(2)城乡医保统筹对高收入群体、老年群体和患病群体的影响较大,而对低收入群体、年轻群体和健康群体的影响较小甚至不显著。这些研究发现对城乡医保统筹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乐乐   王曦  
门诊统筹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能降低城乡居民的门诊就医负担,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可及性。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2018年两期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对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存在“健康效应”;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门诊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患者及时到门诊就医的概率,降低了住院就医的概率,避免“小病拖成大病”;但“分流效应”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起到预期分流患者的作用。因此,建议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的改革进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心洁  黄晶茹  周绿林  
目的:通过分析使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维持收支平衡的缴费率和缴费调整方案,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基于社会保险精算理论构建缴费率调整模型,对预测期内维持基金收支平衡的费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1)调整缴费率是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在预测期内平稳运行的关键。但相较一次性费率调整方案,渐进式调整方案对基金的年度压力更小,也更易于实施;(2)在上一步基础上引入控制措施或者提高补偿水平,均将影响预测期内基金的运行情况。并且,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这种影响也更明显。结论:维持基金平稳运行,需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但同时应结合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上涨和适度提高医疗补偿水平等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华  张彼西  蒋远胜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4县(区)1775位居民的抽样调查,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从医疗服务利用的视角对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且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度显著好于门诊服务利用;是否参保及参保档次放大了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健康关注度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海龙  尹海燕  陈秋霖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然而,并轨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却陷入人均缴费水平低、过度依赖财政补贴、集体补助有名无实的筹资困局,严重危及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困局的成因关键在于制度设计缺陷,其主要表现为自愿参保原则设置不合理,筹资主体责任分担界定模糊,制度立法层次低,基金统筹层次低等。为确保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应重构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推行强制参保原则,确保筹资主体责任分担明晰化和法定化,提升立法层次,提高基金统筹层次,拓展基金融资渠道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祝月明  张行  张广科  
基于湖北省和河南省1012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Probit估计方法,论证了农户收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与行为的关系,探讨了农户收入对"城居保"参与和健康投资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收入对农户住院治疗行为有负向影响,即收入增加,农户住院治疗概率会下降;农户住院治疗行为与"城居保"参与行为正相关,参与"城居保"对农户住院治疗行为有正向影响;由于农户受益水平、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政策落实等方面的不同,"城居保"缴费率对两省农户住院治疗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湖北数据显示正向效用,而河南数据显示负向效用;"城居保"的年金收益特征越明显,农户"城居保"参与越积极,住院治疗行为亦会增加;"城居保"的年金收益特征越不明显,农户进行健康投资的行为越积极,而住院治疗的概率会下降;省域特征下,户主年龄对"城居保"参与行为和住院治疗行为的影响相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咸胜  崔凤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条件,是我国医保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必经之路。虽然部分地区在整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政策的不明确导致管理体制混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整合后的不公平,待遇的"就高不就低"取向会对医保基金产生一定的压力,缴费方式的选取不慎会影响制度的可持续和社会的稳定,"两定"的整合和分级诊疗的不完善导致大医院的压力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理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管理体制,注重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开源节流和保值增值,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这一要求,山东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完善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2014年探索建立起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实现管理体制、基本制度、政策标准、支付结算、信息系统、经办服务的有机统一,向实现城乡居民享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