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1)
2023(7656)
2022(6414)
2021(5838)
2020(4721)
2019(10628)
2018(10537)
2017(20799)
2016(11319)
2015(12266)
2014(12156)
2013(12407)
2012(11455)
2011(10236)
2010(9835)
2009(8279)
2008(8048)
2007(6966)
2006(6014)
2005(5302)
作者
(31401)
(26374)
(26017)
(25283)
(16509)
(12856)
(11848)
(10140)
(9935)
(9375)
(9206)
(9015)
(8472)
(8357)
(8351)
(8131)
(7998)
(7784)
(7543)
(7482)
(6546)
(6460)
(6295)
(6182)
(6020)
(5906)
(5847)
(5692)
(5345)
(5219)
学科
(39276)
经济(39220)
管理(30994)
(27263)
(21720)
(20359)
企业(20359)
税收(20268)
(20100)
方法(16530)
(15437)
数学(14860)
数学方法(14702)
(12605)
环境(11758)
(11445)
中国(9894)
地方(9338)
农业(8776)
业经(8006)
收入(7930)
(7494)
(7467)
(7387)
财务(7378)
财务管理(7369)
企业财务(6991)
(6754)
贸易(6750)
(6600)
机构
学院(149694)
大学(148322)
(57656)
经济(56392)
管理(53999)
研究(51472)
理学(46987)
理学院(46367)
管理学(45523)
管理学院(45256)
中国(39026)
科学(34081)
(33491)
(31048)
(26529)
(26310)
财经(25374)
研究所(23970)
中心(23883)
业大(23211)
(22926)
(22711)
农业(20856)
(19966)
师范(19745)
北京(19175)
(19130)
财经大学(18749)
(18045)
经济学(17917)
基金
项目(105749)
科学(83438)
基金(78105)
研究(74357)
(69695)
国家(69141)
科学基金(58891)
社会(47561)
社会科(45076)
社会科学(45064)
基金项目(42239)
(41064)
自然(39476)
自然科(38539)
自然科学(38530)
自然科学基金(37827)
(35310)
教育(32681)
资助(30837)
编号(29250)
重点(23994)
(22862)
(22809)
成果(22680)
(21684)
科研(20980)
(20645)
创新(20453)
计划(20329)
国家社会(20149)
期刊
(62282)
经济(62282)
研究(47272)
学报(26349)
中国(26057)
(25353)
科学(23432)
(22611)
大学(18951)
学学(18088)
管理(17048)
(15361)
农业(15263)
(15148)
税务(13619)
教育(12085)
(11358)
金融(11358)
财经(10999)
经济研究(10959)
业经(10203)
技术(10199)
(9354)
资源(8918)
(8673)
问题(7923)
(7576)
财会(7016)
商业(6711)
科技(6434)
共检索到219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峰  王文举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税收公平性测度模型,构建汽车碳税的整体公平性和结构公平性两个测度指标,并运用中国城镇居民分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汽车碳税的征收不仅会在整体上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不公平性,结构上也会降低低收入者的税后收入相对地位而提升高收入者的税后收入相对地位;作为纠正汽车碳税所引起的负面收入再分配效应措施,差幅补贴则比等幅补贴具有更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政策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居民消费碳税和环境税的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勇  王夏耘  王蔚  
碳税最主要的政策目的在于减少和限制碳排放行为。碳税征收环节有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两种方式。本文以对汽车使用征收碳税为例,采用2004~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及统计年鉴数据与抽样调查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模型、Kruskal-Wallis检验和Wlicoxon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在消费环节对汽车使用征收碳税比在生产环节征收具有更为显著的政策效果。具体来说,可结合碳排放行为的特点和税务部门当前的征管能力,在征收成本与政策效果之间做出权衡,并逐渐地实现生产环节征收向消费环节征收的转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海益  
消费税征收环节改革承担着为地方带来税收收入、促进地方消费增长、调节消费的职能,已然成为消费税改革的重要内容。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由生产环节后移至零售环节,可以优化不同地区的小汽车消费税收入,提高消费税的消费调节职能,避免小汽车消费税税基被侵蚀。此外,对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已经为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全面后移至零售环节积累了重要经验。因此,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零售环节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推进改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继承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857.79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5.13%。(2)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343.23万吨上升到2 993.91万吨,增幅高达27.77%,其中电力和煤炭消耗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5%以上。(3)间接能源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801.84万吨攀升到6 863.87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7.14%,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杂项商品与服务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比高达90%以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金凤  楚春礼  鞠美庭  董芳青  徐盛国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出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对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对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变动量进行因素分解,从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人口等方面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确定导致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效应为正向效应,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金凤  楚春礼  鞠美庭  董芳青  徐盛国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出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对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对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变动量进行因素分解,从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人口等方面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确定导致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效应为正向效应,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总体上为负向效应,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因素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减量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继承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857.79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5.13%。(2)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343.23万吨上升到2 993.91万吨,增幅高达27.77%,其中电力和煤炭消耗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5%以上。(3)间接能源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玲  吝涛  赵千钧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开展这方面研究对于促进居民可持续消费、寻找新的节能减排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量化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探究了这段时期生活能耗与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总能耗和碳排总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与碳排始终大于直接能耗与碳排,但二者的差异正在逐年缩小;对于人均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二者总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电力和煤炭是最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品种,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来源;对于人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成  林颖  
以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和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为目的、以部分消费税品目征收环节后移为突破口的新一轮消费税改革,将成为近期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事项。本文分析发现:小汽车消费税征收后移至零售环节,符合征管可控原则;小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有助于提高税收显著性进而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有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为了实现预期效果,本文建议在坚持全国统一的小汽车消费税税率前提下,适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税率;采取价税分列标示方式以凸显消费税的显著性;根据各省在全国应税小汽车零售额增幅中的占比确定下划收入的分配,拓展地方收入来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冬平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带领课题组进行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通过征收碳税来控制碳排放,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部分国家或地区碳税征收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实施碳税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立帆  
本文通过对碳税和碳关税的比较,提出我国征收碳税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同时认为我国碳税政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并重原则;先试点再推广原则;税率先低后高原则;配套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原则及加强国际协调原则。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锦文  张晓盈  
我国开征碳税势在必行:碳税有利于应对国际碳关税,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减缓碳排放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国外碳税的实践表明:碳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不大,但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应注意:选择合理的开征时机,实行渐进的碳税税率,设置完善的免税条款,遵循税收收入中性原则,形成环境经济政策合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宇  肖宏伟  吕郢康  
1.依托现有税制体系,在生产环节征收碳税。国际上一般依托已有税制征收碳税,而中国现行消费税对成品油的征收,资源税对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征收均在生产环节,所以,将征税环节设在生产环节能够减少税收征管成本且保障碳税的有效征收。在上游生产环节征税实际上就是在化石能源的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口环节征收碳税,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化石能源生产加工精炼企业或批发企业。具体地,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来说,纳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碳税课题组  苏明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是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柴油等)按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开征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从税制诸因素角度初步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