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0)
- 2023(9499)
- 2022(8188)
- 2021(7277)
- 2020(6361)
- 2019(14500)
- 2018(14038)
- 2017(27571)
- 2016(15034)
- 2015(17131)
- 2014(17471)
- 2013(17516)
- 2012(16665)
- 2011(14848)
- 2010(14986)
- 2009(14163)
- 2008(14603)
- 2007(13276)
- 2006(11072)
- 2005(10035)
- 学科
- 济(69868)
- 经济(69786)
- 管理(49910)
- 业(48575)
- 企(40731)
- 企业(40731)
- 方法(38902)
- 数学(34555)
- 数学方法(34333)
- 财(25599)
- 务(18070)
- 财务(18055)
- 财务管理(18006)
- 企业财务(17294)
- 农(16921)
- 中国(16227)
- 业经(13357)
- 贸(13312)
- 贸易(13305)
- 学(13221)
- 易(12862)
- 制(11797)
- 地方(11607)
- 农业(11587)
- 理论(10745)
- 银(10511)
- 银行(10490)
- 融(10437)
- 金融(10435)
- 和(9955)
- 机构
- 大学(230012)
- 学院(227887)
- 济(98636)
- 经济(96736)
- 管理(89961)
- 理学(78255)
- 理学院(77486)
- 管理学(76420)
- 管理学院(75998)
- 研究(70998)
- 中国(55463)
- 财(49641)
- 京(46535)
- 科学(41428)
- 财经(39474)
- 农(35829)
- 经(35792)
- 所(35565)
- 中心(33606)
- 江(33347)
- 经济学(32013)
- 业大(31987)
- 研究所(31961)
- 财经大学(29357)
- 经济学院(29269)
- 北京(29124)
- 农业(28501)
- 范(28020)
- 师范(27753)
- 州(26374)
- 基金
- 项目(147604)
- 科学(116720)
- 基金(109124)
- 研究(107303)
- 家(93658)
- 国家(92884)
- 科学基金(80499)
- 社会(70103)
- 社会科(66646)
- 社会科学(66628)
- 基金项目(57479)
- 省(56644)
- 自然(51401)
- 教育(50768)
- 自然科(50225)
- 自然科学(50207)
- 自然科学基金(49353)
- 划(47479)
- 资助(45849)
- 编号(43379)
- 成果(35156)
- 部(34481)
- 重点(33096)
- 发(30682)
- 教育部(30203)
- 创(30158)
- 国家社会(29235)
- 课题(29187)
- 人文(29148)
- 科研(28753)
- 期刊
- 济(103875)
- 经济(103875)
- 研究(66077)
- 财(42482)
- 中国(38229)
- 学报(33774)
- 农(30356)
- 科学(29935)
- 管理(29594)
- 大学(25666)
- 学学(24302)
- 融(21661)
- 金融(21661)
- 财经(20493)
- 教育(20289)
- 农业(20019)
- 技术(18081)
- 经济研究(17801)
- 经(17426)
- 业经(16195)
- 问题(13883)
- 统计(12429)
- 财会(12353)
- 商业(12184)
- 技术经济(11995)
- 会计(11574)
- 贸(11435)
- 理论(11276)
- 业(11067)
- 策(10917)
共检索到327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黄宝竹
债务杠杆对家庭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现阶段家庭债务的情况主要取决于住房信贷的情况,家庭债务随着住房信贷的增加而增加。住房支出增加的多少一方面同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杠杆相关联,另一方面同得到的金融支持(表现为家庭债务杠杆)相联系,从企业方面看,房企财务杠杆率的提高意味着家庭债务增加,而家庭债务杠杆会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本文利用2008-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债务杠杆对居民生活消费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房企债务杠杆率会显著抑制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2)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由于房地产市场更活跃、房价收入比更高,其债务杠杆水平对消费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房地产市场越繁荣、房价上涨越快,债务杠杆率对居民消费质量的负向效应越显著;(3)家庭住房贷款在房企债务杠杆和居民消费质量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家庭规模对债务杠杆与消费质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文章的研究为新发展格局下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居民消费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展凯 钟沛希 周利
人口老龄化与债务杠杆攀升是当前中国的两大经济现实。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及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2012、2014、2016、2018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中国居民消费,但是家庭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口增加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消费进行分类别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家庭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但会抑制其他种类消费支出;而家庭负债均会缓解其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增加均会促进人口老龄化和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负债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小于50岁的中年组家庭及认知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作用更强,且住房贷款比非住房贷款的调节作用更强。文章为理解人口老龄化、家庭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并可以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债务杠杆 消费结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佩珈 梁婧
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及其伴随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IMF认为,主权债务风险将是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正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债务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债务率(杠杆率)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了何种风险,未来该如何应对?本文对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进行理论探源,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经济主体杠杆率的构成及变化,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以期捕捉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环节和风险薄弱领域。
关键词:
杠杆率 债务风险 金融风险 企业债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永钢 杜强
近年来,过高的债务杠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重要威胁。基于债务供给与需求视角的理论分析表明,债务杠杆的形成与变化既取决于货币政策调整和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带来的债务产生与规模变动,同时还会受到经济周期性循环过程中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主体融资意愿以及债务承受能力变化的影响。对中国债务杠杆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增加、金融体系规模扩张、经济增速和盈利能力下滑等是我国债务杠杆攀升的主要因素,利率、金融体系结构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小而且有一定的滞后性。研究结论可为合理制定"去杠杆"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少岩 吴尚燃
本文基于结构视角,通过对非金融企业、政府、居民三部门的债务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率建立VECM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部门债务杠杆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旨在深入理解我国债务杠杆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效应,从而为宏观政策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2006年以来,政府部门与非金融企业加杠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政府部门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高于非金融企业,而居民部门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刺激效应。因此,在去杠杆引发的市场紧张情绪叠加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下,居民部门债务杠杆的加速增长不利于我国当前"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通过债务杠杆效率的改进获得杠杆优化的持久动力,有效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杠杆水平,避免居民部门过度加杠杆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结构性去杠杆 脉冲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卫秋
文章以2001~2004年沪深股市中的57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单方程模型并分别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求解比较后发现,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单方程模型得到的结果确实不同,所有变量系数的绝对值和显著性水平都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甚至一些变量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本文认为,今后在进行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或财务杠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时,应尽可能采用联立方程模型。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财务杠杆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刘大可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鼓励投资、分流储蓄、刺激消费等已连续几次降息。然而,实证资料表明,降息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利率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确定结论的问题;第二,我国制度变迁、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削弱了利率杠杆的调控力度。因而,深化改革,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利率杠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利率 消费 储蓄 替代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本文采用2007-2021年的数据构建实证面板,并分别采用固定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从中介效应和异质性分析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债务杠杆和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发展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负面影响,使用债务杠杆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正面影响,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家庭资产的增长,对消费有较强的牵引作用。债务杠杆的使用显著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债务杠杆有利于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门槛效应分析表明,适度的债务杠杆使用有利于家庭增加消费,随着债务杠杆门槛提升,人口老龄化与家庭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四大经济区对家庭消费均存在显著负面作用,债务杠杆对人口集聚区域(中部)和老龄化程度过高区域(东北)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鹤 王沈南 何帆
借鉴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收入—债务"的三种分类,从"流量"层面构建并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的"明斯基杠杆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在2009—2010年以及2016—2017年加速上升,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快速攀升是"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明斯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往往是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前兆。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债务率指标,"明斯基杠杆率"对消费降速和金融危机等宏观变量的解释力度更强,是反映居民宏观杠杆率的良好指标。中央政府应充分警惕居民部门"流量"约束快速增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中长期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冉珍梅 刘孝斌 钟坚
本文从消费视角出发,利用1997-2017年美国、英国和中国等22个样本国家的统计数据,构建面板个体时间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债务能够制约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反,家庭债务能够强化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在政府债务较高的国家,当货币政策趋于紧缩时,持有家庭债务量越高,居民消费缩减量越少。进一步分析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调控作用在中国并不成立,在中国货币政策越紧缩居民消费反而越多,且同样受到政府债务和家庭债务的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家庭和央行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债务管理工作,灵活调整既定政策,促使债务管理活动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从而确保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马天平 蒋骏龙
债务杠杆是一国经济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和其他国家对比后认为,我国债务风险相对可控,维持经济增速和防止资产价格下跌是重要的风控措施。债务杠杆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因素,其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笔者利用各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2007年-2014年样本数据,先分别比较总债务量及结构占比各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孙大超
为了探索本次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使用60个国家和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虚拟变量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实体产业空心化程度与政府杠杆率之间的相关性和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产业占GDP比重与政府杠杆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这种负向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实际GDP增长率、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失业率和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重进行传导,并且在面临金融危机时,这种影响会显著加强。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体产业空心化 政府杠杆率 传导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杨 陈子曦
要充分认识中国居民债务的现状,必须把握"增速"和"结构"两个关键点,首先是居民债务杠杆率的增速过快,其次是突出的结构性特征,即城镇居民的杠杆率远高于农村居民,东部一线省市的居民杠杆率远高于中西部等其他地区。此外,部分地区居民购房杠杆率较高的现象值得关注。未来要防范居民债务风险进一步积累,监管部门需窗口指导商业银行控制购房贷款规模,重点抑制热点省市的居民加杠杆行为,以及尽快推动房产税立法。
关键词:
杠杆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刚
发行长期金融债券是增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有效措施 ,但应充分考虑到高财务杠杆银行的风险性 ,严格控制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效应 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明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下降。随着对影响居民消费的收入、预期和不确定性等显性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方面。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投资制度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将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投资制度纳入居民消费测度模型中,以确定投资制度是否阻碍居民消费发展,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