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140)
- 2022(10377)
- 2021(9576)
- 2020(7823)
- 2019(18133)
- 2018(17968)
- 2017(35692)
- 2016(19184)
- 2015(21182)
- 2014(21141)
- 2013(21121)
- 2012(19269)
- 2011(17297)
- 2010(16944)
- 2009(14956)
- 2008(14118)
- 2007(12129)
- 2006(10406)
- 2005(8895)
- 学科
- 济(78337)
- 经济(78254)
- 管理(57193)
- 业(52415)
- 企(43367)
- 企业(43367)
- 方法(37526)
- 数学(32906)
- 数学方法(32593)
- 农(20153)
- 财(19859)
- 中国(19262)
- 学(17781)
- 业经(17571)
- 环境(16319)
- 地方(15798)
- 贸(13779)
- 贸易(13774)
- 农业(13698)
- 易(13327)
- 制(13267)
- 和(12982)
- 务(12189)
- 划(12162)
- 财务(12132)
- 财务管理(12116)
- 理论(11959)
- 技术(11631)
- 企业财务(11552)
- 产业(11179)
- 机构
- 大学(269312)
- 学院(268407)
- 管理(111111)
- 济(108591)
- 经济(106405)
- 理学(97830)
- 理学院(96799)
- 管理学(95242)
- 管理学院(94774)
- 研究(87116)
- 中国(62507)
- 京(56311)
- 科学(54694)
- 财(47588)
- 所(42512)
- 农(41005)
- 业大(40884)
- 财经(39465)
- 研究所(39271)
- 中心(38842)
- 江(36336)
- 经(35983)
- 北京(35198)
- 范(34765)
- 师范(34444)
- 经济学(32930)
- 院(32245)
- 农业(32101)
- 经济学院(29946)
- 州(29752)
- 基金
- 项目(193512)
- 科学(153211)
- 基金(141981)
- 研究(140716)
- 家(123474)
- 国家(122473)
- 科学基金(106266)
- 社会(89642)
- 社会科(85099)
- 社会科学(85077)
- 基金项目(76430)
- 省(75302)
- 自然(69773)
- 自然科(68138)
- 自然科学(68126)
- 自然科学基金(66892)
- 教育(63651)
- 划(63259)
- 资助(57883)
- 编号(56669)
- 成果(43985)
- 重点(42907)
- 部(42703)
- 发(41210)
- 创(40244)
- 课题(38125)
- 创新(37529)
- 科研(37268)
- 教育部(36819)
- 国家社会(36785)
- 期刊
- 济(112690)
- 经济(112690)
- 研究(77143)
- 中国(43181)
- 学报(42385)
- 科学(39443)
- 管理(38925)
- 农(35791)
- 财(33698)
- 大学(31993)
- 学学(30251)
- 教育(26325)
- 农业(25414)
- 技术(21806)
- 融(19597)
- 金融(19597)
- 业经(19400)
- 经济研究(19079)
- 财经(18307)
- 经(15585)
- 问题(14493)
- 图书(13610)
- 理论(13429)
- 科技(13314)
- 商业(13154)
- 技术经济(12963)
- 业(12797)
- 实践(12430)
- 践(12430)
- 现代(12038)
共检索到369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红 任金垚 潘曼 刘赋仪 付汉星
降低各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空间面板样本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对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机制;对产业结构能否充当中介变量进行分析,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能够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产业结构能够作为中介效应影响碳排放强度。本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对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耀凯 罗正业 黄海燕
本文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居民消费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升级的碳减排效应非常显著,生存型消费需求提高了碳排放强度,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的增长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消费升级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抑制了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最后,文章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畅通消费升级碳减排效应传导路径等方面提出促进消费升级,抑制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于海琳
研究居住价格对扩大内需、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和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基于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居住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价格上升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既存在财富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且在东中西部区域存在差异;居住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单门槛效应,一旦价格上升超过一定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不断增强,财富效应相应减弱。因此,应有效发挥居住价格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财富效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保障居民刚性住房需求,以助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柴士改
在考虑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情况下,构建非线性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与其碳排放系数的影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呈现机制转移的非线性阈值协整效应:1985~2002年居民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2003~2007年效应由负向正平滑转换;2008~2013年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有利于其碳排放系数的降低。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系数的影响效应为负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表明城乡消费差异不利于居民部门碳排放系数的降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广柱
本文基于市场价格理论视角,分析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路径,得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变不同层次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改变相关产业的获利能力,引导资源向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获利能力相对提高的产业配置,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而后通过计算居民八大类消费品的消费比例与轻重工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出衣食等相对低层次的消费比例变化与轻工业比例变化高度正相关,交通通讯、医疗和文化娱乐等相对高层次的消费比例变化与重工业比例、第三产业比例变化高度正相关,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相关性,间接验证了上述基本路径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市场价格理论 消费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琪 江民星 戴玲
消费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门槛机制下,住房销售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抑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在不同经济区间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地方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当地所处的门槛阶段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静
居民消费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因此,确定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便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所在。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加,同时也促进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其中居民在第三产业中的消费占居民整体消费的比重增加最为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重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同时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瑾
消费结构的状况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消费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各类消费的变动规律。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下滑,我国出口压力增大,因此促进消费结构调整,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任务。文章拟在对我国消费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实证分析 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姗姗
本文从城乡比较的视角,分析了1993-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发现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都在优化,但农村居民优化速度慢于城镇居民。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因素来自保证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两个方面,但由于升级速度的不同,因子构成有所差异。未来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将转向居住环境、文教娱乐,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将转向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和文教娱乐服务。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慧 王海南
本文就产品和服务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稳态阶段的美国与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的中国进行比较。基于OECD和中国投入产出学会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消费产品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明显,对第三产业产品的消费比重逐年提升,消费呈多样化趋势,居民最终消费对各产业总产出的拉动在不同年份其拉动力的强弱也不同,对各产业也有不同的放大效应,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升级 产业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皓 胡鞍钢
"需求创造"理论从需求角度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阐述。本文基于"需求创造"理论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在"需求创造"机制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将引起消费支出比重变化,直接表现为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大体上快于消费支出总额的增长速度,是消费增长驱动力;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开始了新一轮的"追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和时变性影响。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迎来持续升级的黄金发展时期,对消费增长支撑作用也将不断加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静
本文基于2007-2020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双循环格局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效应。本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丰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与居民消费的深度融合业务以及强化互联网消费金融安全风险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包振山 陈美琳 翁梅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产业升级和进口贸易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传导路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教育水平、政策支持、通货膨胀是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产业升级呈“边际效应递增”,随进口贸易额的增加呈“边际效应递减”,且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是数字经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长效作用机制。据此提出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刘家民 张金凤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低碳省区试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效果表现出以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为序的区域异质性,但广东和海南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享受型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正向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刘家民 张金凤
选取200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海南6个低碳试点省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区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试点省区的消费结构升级;低碳省区试点的消费结构升级效果表现出以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为序的区域异质性,但广东和海南的政策效果不理想;机制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等途径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结构效应分析表明,低碳省区试点政策对享受型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对发展型消费起到正向带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