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2)
- 2023(16573)
- 2022(14124)
- 2021(12956)
- 2020(11102)
- 2019(25036)
- 2018(24694)
- 2017(47866)
- 2016(26206)
- 2015(28819)
- 2014(28394)
- 2013(28476)
- 2012(25930)
- 2011(23103)
- 2010(22883)
- 2009(21175)
- 2008(20919)
- 2007(18449)
- 2006(16210)
- 2005(14307)
- 学科
- 济(109659)
- 经济(109532)
- 业(98881)
- 企(88191)
- 企业(88191)
- 管理(86921)
- 方法(51419)
- 数学(41753)
- 数学方法(41369)
- 农(33645)
- 业经(33578)
- 财(33252)
- 中国(25382)
- 农业(24007)
- 务(23900)
- 财务(23840)
- 财务管理(23817)
- 企业财务(22629)
- 学(21368)
- 技术(20938)
- 制(20276)
- 贸(19678)
- 贸易(19671)
- 地方(19367)
- 理论(19121)
- 易(19089)
- 和(18885)
- 划(17797)
- 策(16537)
- 环境(16210)
- 机构
- 学院(378357)
- 大学(374430)
- 济(152927)
- 管理(152726)
- 经济(149988)
- 理学(132850)
- 理学院(131446)
- 管理学(129312)
- 管理学院(128652)
- 研究(123151)
- 中国(92362)
- 京(79360)
- 科学(79064)
- 农(72108)
- 财(68324)
- 所(62976)
- 业大(62454)
- 研究所(57774)
- 农业(57258)
- 财经(55619)
- 江(55014)
- 中心(54969)
- 经(50679)
- 北京(49263)
- 经济学(45495)
- 范(45452)
- 师范(44876)
- 院(44310)
- 州(43967)
- 商学(41624)
- 基金
- 项目(261253)
- 科学(205245)
- 基金(190452)
- 研究(184958)
- 家(168323)
- 国家(166856)
- 科学基金(143411)
- 社会(117451)
- 社会科(111409)
- 社会科学(111378)
- 省(103227)
- 基金项目(101697)
- 自然(95733)
- 自然科(93561)
- 自然科学(93534)
- 自然科学基金(91926)
- 划(86197)
- 教育(83480)
- 资助(78202)
- 编号(73710)
- 重点(58490)
- 成果(57039)
- 部(56500)
- 创(56354)
- 发(55569)
- 创新(52075)
- 业(51243)
- 科研(50444)
- 课题(50015)
- 计划(48523)
- 期刊
- 济(166843)
- 经济(166843)
- 研究(105455)
- 农(65370)
- 中国(65079)
- 学报(64995)
- 管理(58490)
- 科学(58388)
- 财(53613)
- 大学(48426)
- 学学(46373)
- 农业(45278)
- 教育(33244)
- 技术(32403)
- 业经(29933)
- 融(29236)
- 金融(29236)
- 财经(27273)
- 经济研究(26650)
- 业(25996)
- 经(23440)
- 问题(21757)
- 技术经济(20619)
- 科技(19217)
- 商业(18404)
- 版(18373)
- 现代(18032)
- 业大(17143)
- 理论(16902)
- 资源(15980)
共检索到538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钰 殷诗絮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消费结构升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微观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侧分别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要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结构服务化下,消费结构升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作用是“边际效应减弱”的;消费结构升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在行业与企业两个层面具有异质性。为此,应将供给和需求两侧协调配合,一方面采取措施恢复、稳定和扩大内需;另一方面支持企业进行创新投入,参与创新活动,培育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红歌 朱姣
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以商贸流通业为例,在测算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双向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18-2020年,我国各省域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但不同省域之间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较明显差异。具体而言,北京、上海、浙江处于较为领先地位,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省域处于较为领先地位,中西部地区省域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互为正向赋能的动态影响效应。相比较而言,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倒逼和反哺作用更强,使得居民消费升级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促进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徐亮 李诗雯 倪鹏飞
在数字中国战略引领下,推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了数字中国战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数字中国战略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出和资本配置效率是数字中国战略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的作用路径。数字中国战略对服务业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杨 杨雨诗 杜剑
在双碳背景下,企业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企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18年正式实施环保税,是我国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环境污染进行约束,借助税收执法的刚性,加大环境规制强度。环保税可以通过对企业施加环境约束从而激励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本文基于沪深上市企业(2012—202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保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环保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弱。(3)环保税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于国有企业。(4)环保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财务绩效和资产结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环保税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优化环保税政策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
环保税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钟廷勇 何玲 孙芳城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德龙 石满珍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降低交易费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有利于营造公平环境和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有利于激励产业技术创新和加速技术扩散,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中国2011—2020年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等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其作用会因所有制、所属产业、所处城市的差异而略有不同。数字经济能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化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作用机制。因此,应以国有企业为示范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带动技术进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提升数字化普惠水平,以发展数字经济为契机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市场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辉 汪兴宇 苏杭
在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企业亟须低碳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选取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Python爬取关键词测度企业低碳转型,研究表明低碳转型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其影响机制是:低碳转型程度高的企业,市场地位会提高,将获得更多绿色贷款和减少融资约束,最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非两职合一和位于东中部地区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企业低碳减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熊博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考察对外反倾销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09年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调查产品的国内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变量模型实证分析对外反倾销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反倾销后第一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对外反倾销对于不同特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费用的投入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企业前一期管理费用的投入将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为对外反倾销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
对外反倾销 全要素生产率 化工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人力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于海琳
研究居住价格对扩大内需、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和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基于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居住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价格上升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既存在财富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且在东中西部区域存在差异;居住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单门槛效应,一旦价格上升超过一定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所产生的挤出效应不断增强,财富效应相应减弱。因此,应有效发挥居住价格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财富效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保障居民刚性住房需求,以助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关键词: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估计 广义矩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