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7844)
2022(6846)
2021(6243)
2020(5350)
2019(12176)
2018(11727)
2017(22822)
2016(12573)
2015(14167)
2014(14496)
2013(14453)
2012(13730)
2011(12516)
2010(12522)
2009(11719)
2008(11584)
2007(10684)
2006(9001)
2005(8086)
作者
(38079)
(32210)
(32174)
(30834)
(20061)
(15576)
(14934)
(12687)
(11996)
(11135)
(10982)
(10872)
(10287)
(10155)
(10124)
(10022)
(9948)
(9614)
(9313)
(9216)
(8056)
(7842)
(7745)
(7332)
(7325)
(7238)
(7068)
(7051)
(6479)
(6456)
学科
(60564)
经济(60510)
管理(32189)
(30508)
方法(28280)
数学(25652)
数学方法(25467)
(22277)
企业(22277)
地方(16212)
(16150)
中国(14169)
(13170)
(12202)
农业(11108)
(10841)
贸易(10840)
业经(10593)
(10384)
地方经济(9764)
环境(9149)
(8779)
(8619)
(7963)
金融(7961)
(7745)
银行(7724)
(7383)
(6897)
财务(6884)
机构
大学(189789)
学院(189660)
(79991)
经济(78283)
管理(71111)
研究(65664)
理学(61870)
理学院(61017)
管理学(59962)
管理学院(59603)
中国(48169)
科学(42284)
(39858)
(34468)
(34111)
(34025)
研究所(31373)
中心(30416)
业大(29304)
(28270)
财经(28198)
农业(27141)
(26779)
师范(26549)
(25475)
经济学(25352)
北京(24717)
(23514)
经济学院(23161)
(22475)
基金
项目(129328)
科学(102306)
基金(94647)
研究(91597)
(83004)
国家(82350)
科学基金(70140)
社会(59202)
社会科(56167)
社会科学(56147)
基金项目(51240)
(50694)
自然(45738)
自然科(44658)
自然科学(44644)
自然科学基金(43818)
(43102)
教育(41868)
资助(37789)
编号(37100)
重点(29546)
成果(28973)
(28861)
(28745)
(26123)
课题(25461)
科研(25219)
国家社会(24620)
创新(24593)
教育部(24203)
期刊
(86802)
经济(86802)
研究(52628)
中国(31725)
学报(30448)
(29450)
科学(28430)
(25612)
大学(22069)
管理(21935)
学学(20936)
农业(19912)
教育(15711)
技术(15116)
经济研究(14586)
业经(14529)
(14528)
金融(14528)
财经(13482)
问题(11867)
(11575)
(10976)
商业(10768)
资源(10590)
统计(10077)
技术经济(9894)
(9306)
(9003)
(8836)
理论(8765)
共检索到266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晓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日趋扩大,其中尤以东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本文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东西部地区1979-2015年各阶层居民消费的极化程度进行测度,探索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并运用空间统计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分析消费格局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西部最低层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已超过东部,中产阶层间的消费差距增速最快;居民消费的区域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的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于东部差异明显所引起的;从总体格局看,消费水平在研究空间显著正相关,集聚性不断增强,且存在明显的低值簇;从局部关联看,消费的热点区在北京,而冷点区分布在以四川省为核心的南北纵带上,且表现出自北向南变迁的规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晓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日趋扩大,其中尤以东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本文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东西部地区1979-2015年各阶层居民消费的极化程度进行测度,探索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并运用空间统计方法从全局和局部两个层面分析消费格局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西部最低层次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已超过东部,中产阶层间的消费差距增速最快;居民消费的区域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的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于东部差异明显所引起的;从总体格局看,消费水平在研究空间显著正相关,集聚性不断增强,且存在明显的低值簇;从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青  马健  高铁梅  
本文利用1999~200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购房支出、医疗、教育支出、收入波动及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波动及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购房支出的不断提升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医疗保健、教育文娱等支出是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消费行为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区域差异,购房支出对东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有微弱的正向刺激,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有抑制作用;教育、医疗保健支出挤占了其他项目的消费支出,且这种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依次增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尚君  李斌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5-201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对消费、收入和滞后一期的消费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较大,自发性消费从东部向西部递减,而边际消费倾向从东部向西部递增,滞后一期的消费系数变化不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春莹  宋娟  
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差异性十分显著。在纳入研究范围的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在食品、居住和医疗等必需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大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在交通等方面的消费收入弹性更大。最后,文章就如何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而有效提高当地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优化经济发展结构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冯单单  黄蔚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全国31个省市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有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结构也较合理。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消费结构,不但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也要引导居民正确消费、提高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冀红梅   王覃刚  
消费潜力是隐藏在居民身上尚未释放出来的消费需求。本文使用2006-2021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对不同省份居民消费潜力进行定量测算,得到相关结论。政府应根据不同区域、户籍居民的潜力释放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消费刺激计划,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海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全国性的大市场逐步形成,作为大市场的组成部分各地区的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但由于不同区域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的不同,我国各地价格总水平发展并不完全均衡。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与CPI之间关系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从把握好经济增长与控制物价的关系、价格总水平调控要体现区域差异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为价格改革提供空间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毅一  赵培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傅辉煌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有了大幅提升,但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显著差异。为探寻现阶段区域间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本文利用2018年省级截面数据构建ELES模型,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区域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生存型消费比重、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及交叉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东部-其它地区”的两极化特征:整体结构方面,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它三个区域;单项消费类别方面,东部地区和其它地区在住房和教育文娱两项消费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促进各区域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优化,四大区域均需稳定食品价格,东部地区应着重调控住房价格,其它三个区域应着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优质教育文娱资源的供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迅  高晓兵  
采用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其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各种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最后提出,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应针对各地区不同来源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制定能体现出区域差异性的农村居民消费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守莉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亦存在着差异。文章选取我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推动作用的大小存在差异,其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作鹏  葛扬  贾春梅  
房价持续上涨对江苏各区域居民消费均产生了挤出作用,但是挤出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苏中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大;苏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居中;苏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小。造成三大区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房价压力不同、居民住房自有率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以及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分类调控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先租后买"观念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武新乾  梅倩倩  田萍  
利用1996-2010年27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城镇居民八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系数固定效应半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计算显示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相比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显著的减小.模型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在各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且促进的程度也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欢  
零售业发展在促进就业和市场流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泰尔指数法,从零售业销售总额、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三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零售业发展规模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零售业规模以东部为最,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零售业规模的省际差异最大,东西部次之,中部相对较小,各地区差异都呈现出逐渐缩小趋势。因此,要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内部环境,提高零售业的科技含量水平,为零售业的现代化发展打造坚实的社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