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3)
- 2023(8576)
- 2022(7548)
- 2021(6868)
- 2020(6229)
- 2019(14487)
- 2018(14224)
- 2017(28553)
- 2016(15664)
- 2015(17659)
- 2014(17908)
- 2013(18071)
- 2012(17210)
- 2011(15605)
- 2010(15579)
- 2009(14623)
- 2008(14625)
- 2007(13317)
- 2006(11484)
- 2005(10367)
- 学科
- 济(70309)
- 经济(70223)
- 业(44393)
- 管理(43791)
- 方法(35705)
- 企(34968)
- 企业(34968)
- 数学(32064)
- 数学方法(31801)
- 财(21998)
- 农(19394)
- 中国(17068)
- 学(15555)
- 制(13632)
- 贸(13260)
- 贸易(13257)
- 业经(13197)
- 农业(13191)
- 地方(12847)
- 易(12816)
- 务(11755)
- 财务(11739)
- 财务管理(11705)
- 收入(11187)
- 企业财务(11177)
- 银(10363)
- 银行(10318)
- 融(10316)
- 金融(10314)
- 和(9929)
- 机构
- 大学(236356)
- 学院(233155)
- 济(99932)
- 经济(97994)
- 管理(87453)
- 研究(82297)
- 理学(76011)
- 理学院(75133)
- 管理学(73735)
- 管理学院(73335)
- 中国(61474)
- 科学(51944)
- 京(49992)
- 农(46348)
- 财(46065)
- 所(43851)
- 研究所(40045)
- 业大(38111)
- 农业(37060)
- 中心(37038)
- 财经(36888)
- 江(34847)
- 经(33575)
- 经济学(32021)
- 北京(31591)
- 范(29729)
- 师范(29316)
- 院(29164)
- 经济学院(29109)
- 财经大学(27532)
- 基金
- 项目(155515)
- 科学(121693)
- 基金(114488)
- 研究(107656)
- 家(101963)
- 国家(101120)
- 科学基金(84994)
- 社会(69057)
- 社会科(65349)
- 社会科学(65327)
- 基金项目(60381)
- 省(59644)
- 自然(56685)
- 自然科(55398)
- 自然科学(55376)
- 自然科学基金(54441)
- 划(51337)
- 教育(49850)
- 资助(48511)
- 编号(41920)
- 重点(35672)
- 部(35585)
- 成果(33997)
- 发(33228)
- 创(31505)
- 科研(30827)
- 教育部(30056)
- 计划(29857)
- 创新(29595)
- 课题(29219)
- 期刊
- 济(107700)
- 经济(107700)
- 研究(67177)
- 学报(42632)
- 中国(42192)
- 农(40899)
- 科学(37438)
- 财(35888)
- 大学(31411)
- 管理(30236)
- 学学(29881)
- 农业(27364)
- 融(20088)
- 金融(20088)
- 教育(19523)
- 财经(18939)
- 经济研究(18593)
- 技术(17984)
- 业经(17049)
- 经(16274)
- 业(15149)
- 问题(14542)
- 版(12014)
- 技术经济(11965)
- 商业(11964)
- 统计(11906)
- 贸(11591)
- 世界(11004)
- 理论(10800)
- 业大(10543)
共检索到33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连水 邓路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不利局面下,确保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在于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和过大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都与居民消费率低迷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构成了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受到某一外部正冲击后,将对居民消费率产生负向的持续效应。本文最后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收入分配结构 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首陈霄 孙文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收入差距的扩大、消费需求的下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基尼系数理论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旨在为降低基尼系数,扩大消费需求提出对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消费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媛 余翊华
本文以一个整合的理论分析研究了收入分配、住房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以北京市1992-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变大都会抑制居民消费,但住房支出增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却出现了不一致。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住房支出 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佳 伍文中
本文采用2003-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港澳台地区除外),并使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收入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资收入占比提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率提升,而经营性收入占比和转移性收入占比提升反而对居民消费率产生抑制作用;从区域差异角度来看,工资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促进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经营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反而产生抑制作用;转移性收入占比提升对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率提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收入结构 消费率 区域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项蕾 黄景章
近二十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球 祝正芳 谢香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和中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计量结果发现,农村基尼系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无关,城镇基尼系数、GDP偏移率、初始资产率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年增长率与中国居民消费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隐含着如下政策含义:当前要扩大内需,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但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保持GDP较快增长是最为重要的。必须保持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地增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卫生医疗、住房建设、失业养老等保障保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臻旻 徐冰清
基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利用基尼系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三个指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全国水平上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需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并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改善需求,逐渐消除消费不振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才杰
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关注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与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消费水平的关系。文章运用1981~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基尼系数为指标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状况和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因果检验法、脉冲响应和方差贡献方法从数量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居民消费水平 统计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闵素玲 李婉丽 李海燕
调节收入分配结构,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已成为目前各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故而研究收入分配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在2006-2017年城镇家庭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就收入分配对城镇家庭居民消费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低收入、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阶层城镇家庭收入分配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分别从2006年的0.337、0.872和1.172降低为2017年的0.275、0.803和1.109;高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家庭收入分配地位整体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分别由2006年的1.368、2.102升高到2017年的1.503、2.891;通过收入再分配来限制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收入,并提升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可以显著改善城镇家庭收入不均衡问题。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 静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樊丽淑 杨义群 贾东生
农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收入是影响农民消费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中非农产业发展迟缓及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等原因,对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一直启而不动的根本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贤传
以安徽省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出发点,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了目前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概况,接着分析了造成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等级收入户消费水平差异明显、各组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出现分化、城镇各收入组居民消费内容和质量不断升级、城镇居民的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盛行与"根消费"经久不衰等几种消费行为特点,最后,提出了关注社会分层下的居民消费行为研究、把价格战升级为价值战、增强企业品牌营销能力、关注礼俗消费等几条企业应对居民消费特点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
收入分配差距 消费行为 营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剑平 朱雪纯 葛晨晓
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但按劳分配仍然会在劳动者之间拉开差距,形成劳动收入差距。劳动收入差距扩大是否会抑制居民消费率?理论分析认为,劳动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率存在倒U型关系,劳动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限度内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增大劳动收入规模,进而提升居民消费率,超过一定限度则会抑制居民消费率。基于1998—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劳动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劳动收入差距扩大1倍,则居民消费率将提升2个百分点;(2)劳动收入差距的平方项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劳动收入差距低于3.65倍时,其扩大1倍可提升劳动生产率1.174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提升会扩大劳动收入规模,劳动收入规模扩大会进一步提升居民消费率;(4)比较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中的劳动收入差距是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决定性因素,非劳动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小且不显著。因此,一定限度内的劳动收入差距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也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和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当前需要缩小的是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为核心的非劳动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泳 张世晴
该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EG两步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对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的弹性分别为-0.056、-0.109和-0.079;分区域来看,中东部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该两项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为正;分时期来看,1994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均有负向影响,1994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正,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率 动态面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汪柱旺
就现行税制而言,增值税和消费税扩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现行税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不甚显著。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还依赖于税制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只有增加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相应降低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的比重,税收负担才有可能向高收入阶层转移。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分配差距 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