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1)
- 2023(7881)
- 2022(6741)
- 2021(6203)
- 2020(5323)
- 2019(11965)
- 2018(11832)
- 2017(21457)
- 2016(11995)
- 2015(13743)
- 2014(14153)
- 2013(13651)
- 2012(12873)
- 2011(11806)
- 2010(12090)
- 2009(11106)
- 2008(10911)
- 2007(10200)
- 2006(8966)
- 2005(8116)
- 学科
- 济(46840)
- 经济(46772)
- 管理(31123)
- 业(27770)
- 企(22404)
- 企业(22404)
- 方法(18971)
- 数学(15458)
- 数学方法(15171)
- 农(13816)
- 中国(13504)
- 学(13363)
- 业经(10977)
- 制(10919)
- 财(10901)
- 地方(10559)
- 理论(10161)
- 农业(9207)
- 和(8531)
- 银(8436)
- 银行(8401)
- 体(8355)
- 贸(8328)
- 贸易(8321)
- 融(8204)
- 金融(8196)
- 行(8144)
- 易(7962)
- 环境(7316)
- 教育(6833)
- 机构
- 学院(177593)
- 大学(177247)
- 研究(68274)
- 济(66436)
- 经济(64817)
- 管理(63490)
- 理学(54003)
- 理学院(53235)
- 管理学(52003)
- 管理学院(51689)
- 中国(50234)
- 科学(45155)
- 京(39539)
- 所(36873)
- 农(36135)
- 研究所(33914)
- 财(31004)
- 中心(29926)
- 业大(29146)
- 农业(28585)
- 江(28199)
- 范(26317)
- 师范(25967)
- 院(25269)
- 北京(25075)
- 财经(23966)
- 州(22229)
- 经(21625)
- 技术(21577)
- 省(21474)
- 基金
- 项目(119708)
- 科学(92508)
- 研究(84991)
- 基金(83884)
- 家(75594)
- 国家(74935)
- 科学基金(62068)
- 社会(51386)
- 省(48566)
- 社会科(48466)
- 社会科学(48449)
- 基金项目(43996)
- 划(41261)
- 自然(40748)
- 自然科(39802)
- 自然科学(39782)
- 教育(39482)
- 自然科学基金(39003)
- 编号(34900)
- 资助(34387)
- 成果(29269)
- 重点(27888)
- 课题(25835)
- 发(25711)
- 部(25400)
- 创(24275)
- 计划(23566)
- 科研(22852)
- 创新(22765)
- 大学(21099)
共检索到27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烨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扩大内需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途径。研究居民消费潜力,分析其演变趋势对于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主成分、聚类方法和27个衡量居民消费潜力的三级指标,对2016-2020年居民消费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呈逐年增加态势,且消费潜力分布形成了与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挂钩的格局分布。最后基于相关结论,从重视消费引导,完善消费相关制度建设、重视消费年龄结构和加强地域之间交流合作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鸿 赵明龙
对幸福的渴望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城市居民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对幸福感形成抑制。本文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特点,通过分析影响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建立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青 李国蓉 俞音 慕长龙 丁明涛
在系统分析自然生产潜力经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土、肥、水、种、密、保、管、工8个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构建社会经济生产潜力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并引入社会经济修正函数对现有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进行完善,构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模型。农业综合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模型,为定量评估农业资源利用程度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波 朱昌平
开展专业发展潜力评价是高校加强专业建设、实施专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用人单位、校友等行业组织或群体的调研分析,文章从行业需求的视角分别构建了高校已有专业、拟设专业的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高校拟设专业评审进行了案例应用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评价高校专业发展潜力过程中,简单易行,客观合理,科学有效,为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布局调整优化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理论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方式具有明显的排浪式消费特征。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特征明显。因此,应采取正确的政策引导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确实成为经济驱动力。
关键词:
排浪式消费 多元化个性化消费 消费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贵浦 徐凯雯
本文基于SCP分析框架,建立面向中国银行业市场势力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新经验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实证研究方法。以1999~2008年间13个商业银行的原始数据为计算基础,得到产业层面市场势力综合评估的9项指标和企业层面的8项指标,同时结合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估,为识别和监控各银行的市场势力滥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中国银行业的垄断力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显著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集中度、策略性行为和经营绩效是决定银行业市场势力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正峰 赵伟
定量地反映和衡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掘其利用上潜力的大小,可以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及其来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自然和现实转化两类潜力。其中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从农村居民点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改善农村生存条件两方面选取,现实转化潜力评价指标则从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村建房周期、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同时在界定各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理 潜力 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钰 康灿华
作为国际竞争力的一部分,传媒竞争力问题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传媒竞争力实证研究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传媒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远未健全,研究方法缺失;因此完全有必要构建能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竞争力综合评估体系。文章根据传媒业的双层属性及设计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设计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媒竞争力综合评估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权重。
关键词:
传媒竞争力 综合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序斌 周绍森
区域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为根本,以科教文化为动力,以环保、生态、健康、绿色为主线,持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绩效,不断促进地区繁荣和提升国民福祉的能力,主要由经济发展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科教文化竞争力和民生保障竞争力等内容组成。本文建立了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国际上通行的Delphi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求解,同时构建了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中部六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婉丽 刘凤全 张俊瑞 夏芸
本文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和管理能力是评价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它们还可分为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应用。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发展潜力 指标体系 评判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孟华
运用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和"十字提取"构建知识信息服务初始指标体系;运用项目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均值计算等统计方法进行初始指标的优选和校验,形成科学合理的优选指标。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信息服务 综合评价 指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建中 王名扬
文章从影响广度、影响强度和影响深度3个方面,对文献被引频次之后隐含的各种引用模式特征进行了深入发掘。并以高、中、低被引三类文献为研究样本,综合评价了三类文献的影响力表现。发现高被引文献在影响广度、强度和深度三方面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从而进一步验证了高被引文献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引文文献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昱钧 刘佩 屈小娥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经济发展品质;从城市差异看,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品质较高;从变动趋势看,上海、武汉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品质提升幅度较大;从子系统的均衡性看,大部分城市子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贵阳 潘家华 朱守先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案。虽然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日益成为共识,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呼唤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总结了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并结合现实需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