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8)
- 2023(15873)
- 2022(13878)
- 2021(12777)
- 2020(10862)
- 2019(24891)
- 2018(24436)
- 2017(47231)
- 2016(25643)
- 2015(28472)
- 2014(28344)
- 2013(28169)
- 2012(25587)
- 2011(23179)
- 2010(23007)
- 2009(21481)
- 2008(20984)
- 2007(18517)
- 2006(16294)
- 2005(14580)
- 学科
- 济(100266)
- 经济(100120)
- 管理(76866)
- 业(71723)
- 企(59806)
- 企业(59806)
- 方法(45860)
- 数学(39729)
- 数学方法(39298)
- 财(28732)
- 农(26940)
- 中国(26031)
- 制(22948)
- 业经(22422)
- 学(22240)
- 贸(19336)
- 贸易(19323)
- 易(18732)
- 地方(18216)
- 农业(17550)
- 务(17322)
- 财务(17249)
- 财务管理(17218)
- 银(16789)
- 银行(16722)
- 企业财务(16343)
- 融(16304)
- 金融(16301)
- 理论(16182)
- 行(15911)
- 机构
- 大学(369543)
- 学院(365335)
- 济(146644)
- 管理(143838)
- 经济(143543)
- 理学(124711)
- 研究(124215)
- 理学院(123324)
- 管理学(121172)
- 管理学院(120518)
- 中国(92608)
- 京(78727)
- 科学(77055)
- 财(69748)
- 农(64443)
- 所(62896)
- 业大(58202)
- 研究所(57204)
- 财经(55579)
- 中心(55573)
- 江(53101)
- 农业(50830)
- 经(50476)
- 北京(49602)
- 范(46208)
- 师范(45656)
- 院(44699)
- 经济学(44330)
- 州(42503)
- 财经大学(41464)
- 基金
- 项目(251636)
- 科学(196995)
- 基金(183830)
- 研究(179122)
- 家(162169)
- 国家(160867)
- 科学基金(137289)
- 社会(113719)
- 社会科(107805)
- 社会科学(107776)
- 基金项目(97821)
- 省(97342)
- 自然(90986)
- 自然科(88855)
- 自然科学(88827)
- 自然科学基金(87218)
- 划(82538)
- 教育(81724)
- 资助(75404)
- 编号(71583)
- 成果(57701)
- 重点(56289)
- 部(55423)
- 发(52319)
- 创(52308)
- 课题(49167)
- 创新(48889)
- 科研(48463)
- 教育部(47387)
- 制(47317)
- 期刊
- 济(161080)
- 经济(161080)
- 研究(108651)
- 中国(70087)
- 学报(64244)
- 农(57897)
- 科学(56430)
- 财(53390)
- 管理(52999)
- 大学(48194)
- 学学(45541)
- 农业(39019)
- 教育(36813)
- 融(33264)
- 金融(33264)
- 技术(29021)
- 财经(27729)
- 经济研究(26210)
- 业经(25976)
- 经(23640)
- 问题(20778)
- 业(20161)
- 科技(18230)
- 理论(18228)
- 版(18135)
- 技术经济(17005)
- 图书(16996)
- 业大(16825)
- 商业(16635)
- 实践(16534)
共检索到536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芳 彭海红 李华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经济水平的区域异质性视角出发,构建了居民消费扩张对市场分割影响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统一市场形成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从省际经济层面来看,居民消费扩张过程显著抑制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在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这种现象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其抑制作用随经济增长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从区域经济差异层面来看,居民消费扩张在统一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居民的消费扩张过程显著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并且在不同经济水平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稳定性特征,中部与西部居民的消费扩张过程对统一市场的形成仍然表现出抑制作用,尤其在西部地区最为明显。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市场供给结构,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昊
以提升居民消费带动商品跨地区流转,可以成为整合国内市场的一种内部动因。企业在靠近消费市场的地区布局生产活动以获得规模经济,并通过深化分工提升商品品质,结果将出现最终商品和中间品由消费发达地区流向其他地区的现象,这是价值链分工情形下"本土市场效应"的国内表现。一个地区的消费规模扩张也可能带来外地消费品流入,但对中间品流入的影响还与外地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以全国各省份2001—2015年经济数据和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分别验证了消费促进国内市场整合的总体表现及其通过影响生产分工强化地区间经济联系的作用机制。上述结论对于把握提升居民消费与优化生产供给间的有机联系,更好发挥国内大市场的作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清萍 娄钰婷
当前,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建设统一市场的新引擎。本文选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现代物流发展对统一市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现代物流发展显著促进了统一市场建设;第二,现代物流发展推动了消费扩张;第三,消费扩张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是现代物流发展影响统一市场建设的重要渠道;第四,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现代物流发展对统一市场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推进现代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加强现代物流供应链建设,以助力统一市场的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相对于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增速较低,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拖累我国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是否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是我国近期面临的主要挑战。尽管近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但是市场经济的某些共性决定了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可以从西方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中获得启迪和借鉴。这里发表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部分青年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就此课题进行的一组笔谈文章。这组文章所涉及的只是这一重大课题中的部分环节,但是可以相信这些文章会有助于这一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莉慧
消费作为最终需要,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与重要引擎,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拉动力。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是一种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理论上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活动和消费支出。然而,尽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消费,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同时,收入分配作为潜在的中介变量,可能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实证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机制,并探究收入分配的中介效应,旨在为我国政府优化货币政策、促进居民消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扩张性货币政策显著抑制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收入分配在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贾妍 黄国泉
居民消费扩张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商品快速流通,推动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居民消费扩张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居民消费扩张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乡流通一体化影响程度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提出深度挖掘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协同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
本文在梳理IFDI与OFDI影响消费扩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基于一般OLS线性回归模型与二次项模型,实证检验了2000-2020年我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了其在城乡消费扩张中的差异化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从简单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居民消费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在城乡间具有区域普遍性,尤其在农村地区,其所表现出的积极效应更为明显;从非线性关系来看,双向FDI协调发展在居民消费扩张的过程中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作用,即其对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存在着长期效应。因此,要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为促进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茜
本文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助推居民消费扩张,且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效果更显著;分指标回归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可从应用水平、人才配置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投入水平四个维度对居民消费扩张产生正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提升流通产业集聚程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数字化普惠程度;营造流通产业集群“软环境”,形成上下游联动机制;提供多元化数字支付方式,保障数字消费安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居民消费扩张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陈浩 宋明月
习惯形成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依据之一,影响着其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该特征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愈加谨慎,但追根溯源,习惯形成究竟对居民消费具有怎样的内在影响机制,这是文章探究的主要问题。以改进的Dynan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产生机制,嵌入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构建动态消费函数,采用29个省1978-2016年的城镇面板数据,在测算习惯形成、边际消费倾向的时变参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发现:面对不确定冲击,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强度随之增大,促使居民降低消费倾向,并在不确定影响弱化后,抑制消费倾向的回升,在两者的相互制约中,消费倾向最终缓慢回升至某一较低的水平,因此习惯形成减慢了居民消费的变化速度,抑制了消费倾向的提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来自供给侧的多次不确定冲击,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较大的习惯形成强度,是其消费倾向持续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弱化习惯形成的强度和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应构建长效机制,努力降低不确定冲击的广度和深度。文章的研究进一步认清了消费习惯形成的性质,厘清了居民消费变化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对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方棫 王桂胜
由孙耀川教授主编的《国内统一市场研究》一书,系国家“八五”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之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培育国内统一市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庞大、复杂而又十分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本书对培育国内统一市场的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长林 胡永刚 李艳鹤
政府偿还债务是否会影响居民消费以及如何影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将财政支出对产出的反馈机制和税收对政府债务的反馈机制引入具有价格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从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借新债还旧债、增加税收和缩减支出这三类偿债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不同的偿债方式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替代效应以及政策反馈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但各有侧重。借新债还旧债和缩减支出这两类方式侧重于财富效应,增加税收的偿债方式则侧重于替代效应,政策反馈效应则放大了上述两种效应。结合我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本文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发现各财政工具对目标变量的反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纯旭 王启帆
居民消费扩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促进作用日渐显现。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扩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流通产业集聚除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扩张外,还通过技术创新和收入增长间接促进居民消费扩张;直接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中部、西部地区显著强于东部地区。据此,建议营造流通从业人员、资本、零售网店、企业集聚利好环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赋能作用,以及增强流通产业就业带动功能,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弘 吴顺利
以产业协同集聚助力消费扩容提质是“十四五”时期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途径。文章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研究脉络,基于中国内地2006—2018年30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测度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发现:我国省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演化格局;我国两业协同集聚、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集聚趋势和空间异质性;两业协同集聚对本地区居民消费的扩张作用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居民消费产生“U”型非线性特征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展现出高度一致性,但在不同区域间存有较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两业协同集聚与居民消费扩张间存在部分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强化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及推动居民消费增长提供指导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