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4)
2023(4820)
2022(4061)
2021(3477)
2020(2888)
2019(6361)
2018(6077)
2017(12357)
2016(6032)
2015(6825)
2014(6937)
2013(7261)
2012(7062)
2011(6564)
2010(6804)
2009(6486)
2008(5882)
2007(5453)
2006(5172)
2005(4849)
作者
(18522)
(15713)
(15713)
(15113)
(9967)
(7283)
(7056)
(6018)
(5931)
(5678)
(5472)
(5186)
(5055)
(5037)
(4989)
(4844)
(4682)
(4491)
(4451)
(4139)
(4121)
(3799)
(3722)
(3719)
(3669)
(3632)
(3286)
(3219)
(3161)
(3034)
学科
(55715)
经济(55680)
管理(16635)
方法(16006)
地方(15066)
数学(14633)
数学方法(14596)
(14486)
地方经济(11838)
中国(10199)
(9856)
(9099)
企业(9099)
业经(8361)
(8158)
农业(7578)
(7370)
经济学(6710)
环境(6196)
(6104)
收入(6038)
(5836)
金融(5836)
(5790)
贸易(5786)
产业(5546)
(5461)
(5444)
结构(5380)
(5180)
机构
学院(101847)
大学(100841)
(59730)
经济(58859)
研究(38921)
管理(36778)
理学(31219)
理学院(30880)
管理学(30529)
管理学院(30336)
中国(29491)
(24859)
经济学(20729)
(20032)
财经(19800)
科学(19721)
(19409)
经济学院(18318)
(17867)
研究所(17293)
中心(16354)
(14944)
财经大学(14422)
(13272)
(13186)
北京(12888)
科学院(12120)
(12083)
社会(12079)
师范(12024)
基金
项目(60705)
科学(48655)
基金(45990)
研究(44730)
(39041)
国家(38717)
科学基金(33482)
社会(33058)
社会科(31442)
社会科学(31435)
基金项目(23483)
(22278)
教育(19210)
资助(19043)
自然(18874)
自然科(18435)
自然科学(18432)
自然科学基金(18080)
(17855)
编号(16477)
国家社会(14776)
(14675)
(14256)
经济(14132)
(13985)
重点(13400)
成果(12964)
发展(12712)
(12546)
教育部(12533)
期刊
(76514)
经济(76514)
研究(37866)
(18359)
中国(17615)
管理(15058)
经济研究(14816)
科学(12278)
(12079)
学报(11869)
财经(11155)
业经(10155)
(9971)
金融(9971)
(9842)
大学(9652)
学学(9420)
问题(9268)
技术(8453)
农业(7783)
技术经济(7330)
统计(7019)
商业(7018)
(6649)
世界(6638)
经济问题(5945)
国际(5729)
(5718)
经济管理(5573)
决策(5463)
共检索到164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裕国  
居民消费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王裕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理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最终目的在于确保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生活从温饱到小康再向富裕过渡。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的演变,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契机。为此,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变迁的特征、成因及意义,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少付  
文章首先建立消费模型来刻画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假设财富价值的增长方式,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引入财富变量;然后利用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对计量的结果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率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勇  张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的逐渐减少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粮食供给将严重危及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必须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和变迁的研究 ,探讨在我国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方向和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困难很大;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乏力。所有这些都表明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严重弊病,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一、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成因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苏剑  
一个经济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使得该经济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这一增长方式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应当是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增长方式,而不是利用不具优势的资本密集增长方式,也不必然是以自主研发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方式。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实现的,而企业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决策的,这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要素价格体系,因此,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取决于该经济的要素价格体系,有什么样的要素价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最近几十年来资本和土地密集型的增长就是我国长期采用低利率、低土地价格、低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锐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变迁特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及加快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加速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和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始终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三种制度(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变迁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阻碍作用;进一步利用滞后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明显,而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为正但并不显著;通过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三种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到的结果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差距,可见当前的三种制度已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因素。因此,若要不折不扣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其刺激内需与推动消费增长的引擎作用,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如何判断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作者认为,如何做出判断,必须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重大转变这个背景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本文以实证方法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得出我国已经从1991年9月开始,经济增长发生了重大转折,进入到经济增长新阶段的结论,并以此结论为前提,具体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工业速度、投资、通货膨胀等重大问题和探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对经济体制转换的重大影响。最后,作者指出,目前的主要矛盾是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的秩序过度混乱,并对此提出宏观经济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侯为民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最近,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列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导方针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