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3)
- 2023(16015)
- 2022(13395)
- 2021(12235)
- 2020(10493)
- 2019(23653)
- 2018(23641)
- 2017(45690)
- 2016(24251)
- 2015(27009)
- 2014(26750)
- 2013(26725)
- 2012(24250)
- 2011(21429)
- 2010(21445)
- 2009(20290)
- 2008(19922)
- 2007(17865)
- 2006(15184)
- 2005(13576)
- 学科
- 济(105982)
- 经济(105860)
- 业(97343)
- 管理(85766)
- 企(85544)
- 企业(85544)
- 方法(51071)
- 数学(41967)
- 数学方法(41504)
- 农(33349)
- 财(32640)
- 业经(31556)
- 中国(24262)
- 农业(23344)
- 务(23319)
- 财务(23269)
- 财务管理(23233)
- 企业财务(22018)
- 贸(20342)
- 贸易(20335)
- 制(20032)
- 易(19774)
- 技术(19688)
- 和(18599)
- 理论(17878)
- 地方(17677)
- 学(16749)
- 划(16446)
- 策(15877)
- 环境(15181)
- 机构
- 学院(351214)
- 大学(345085)
- 济(148102)
- 经济(145261)
- 管理(145208)
- 理学(125991)
- 理学院(124779)
- 管理学(122856)
- 管理学院(122196)
- 研究(105808)
- 中国(83293)
- 京(70530)
- 财(67400)
- 科学(63609)
- 农(57540)
- 财经(54360)
- 江(52330)
- 所(51980)
- 业大(50924)
- 中心(50630)
- 经(49306)
- 研究所(46982)
- 农业(45414)
- 经济学(44369)
- 北京(43367)
- 范(41799)
- 师范(41388)
- 州(41332)
- 经济学院(40291)
- 财经大学(40101)
- 基金
- 项目(235070)
- 科学(187659)
- 基金(173107)
- 研究(171966)
- 家(149004)
- 国家(147683)
- 科学基金(130082)
- 社会(111788)
- 社会科(105986)
- 社会科学(105960)
- 省(93034)
- 基金项目(91770)
- 自然(84675)
- 自然科(82825)
- 自然科学(82803)
- 自然科学基金(81361)
- 教育(78614)
- 划(76289)
- 编号(70053)
- 资助(70037)
- 成果(54105)
- 重点(51785)
- 部(51771)
- 创(51402)
- 发(50265)
- 创新(47341)
- 课题(46151)
- 国家社会(46140)
- 业(46057)
- 科研(45377)
- 期刊
- 济(162817)
- 经济(162817)
- 研究(94102)
- 中国(60137)
- 管理(55964)
- 财(55524)
- 农(52377)
- 学报(48250)
- 科学(46966)
- 大学(37723)
- 农业(36043)
- 学学(35805)
- 技术(33365)
- 业经(29884)
- 融(29666)
- 金融(29666)
- 教育(28267)
- 财经(26615)
- 经济研究(25770)
- 经(22916)
- 业(21604)
- 问题(21127)
- 技术经济(19975)
- 商业(18639)
- 统计(17294)
- 财会(17019)
- 贸(16718)
- 图书(16663)
- 现代(16597)
- 策(16439)
共检索到504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毅 李静 娜仁
当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高端服务业逐步向发达地区回流,中低端服务业快速向发展中国家分流,导致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面临现实挑战。因此,亟需探明消费升级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增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了双循环背景下居民消费升级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机理,并引入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作为中介作用加以探讨,以期指导我国服务业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升级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高;在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高的作用机理中,技术革新发挥着中介作用;在居民消费升级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高的作用机理中,产业升级发挥着中介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庆梅 刘海云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分别测算中国制造业各行业20012011年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各行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率,再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外包是否有效提升中国制造业行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外包整体上对中国制造业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作用不明显,但不同技术层级的结果存在差异。低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其分工地位具有抑制作用,且离岸型和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均抑制其分工地位提升;中等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总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其分工地位上升,在岸型生产性服务外包提升其分工地位,而离
关键词:
国际分工地位 生产性服务外包 制造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视角,运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计算出中国服务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GVC地位指数,以准确评估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特别是住宿餐饮业、租赁与商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下游环节。中国服务业的国内价值增值、国外价值增值的明显偏高导致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难以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晶梅 丁一兵
中国对美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此次贸易摩擦主要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因此,文章基于总贸易核算框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高技术产业的真实出口规模重新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考察两国高技术产业在双边贸易中的分工地位。研究得出:由于两国总出口中包含相当比例进口中间产品价值,两国尤其是中国的真实出口规模被明显高估;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拥有一定市场优势,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上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从而中国在双边贸易分工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升起 张皓羽
本文基于UIBE GVC Indicators数据库中WIOD2016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分析了数字技术应用对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应用显著促进了服务业GVC分工地位的提升;数字技术应用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对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于中低收入经济体与弱数字化服务业部门GVC分工地位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可以深化GVC前向和后向生产分工,且衡量数字技术的ICT接入、使用和技能三个维度,均能够显著促进服务业部门GVC分工地位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陈紫若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创业影响GVC分工地位的数理模型,并利用WIOD与GEM数据库等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显著有利于GVC分工地位的提升,而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有助于创业。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借助于创业机会、创业网络关系、创业媒体与创业知识指标,深入探究了创业通过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网络关系与知识溢出对GVC分工地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在差异性分析中,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发
关键词:
创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田毕飞 陈紫若
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创业影响GVC分工地位的数理模型,并利用WIOD与GEM数据库等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显著有利于GVC分工地位的提升,而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有助于创业。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借助于创业机会、创业网络关系、创业媒体与创业知识指标,深入探究了创业通过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网络关系与知识溢出对GVC分工地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在差异性分析中,本文进一步验证了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发现创业有利于提高以中间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内增加值,不利于以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内增加值;由初期到成熟期,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逐步增大;与女性创业相比,男性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作用更加显著;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创业显著提高GVC分工地位。本文据此提出政策建议,认为政府应进一步提升创业水平,深化创业对GVC分工地位的直接影响机制,强化创业知识溢出的间接影响机制,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创业。
关键词:
创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联立方程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如何突破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是目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分布,构建并计算了价值链高度指数,以此为依据剖析了我国在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结论是:中国在资本、资源密集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端,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有一定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没有提升或提升很小。国内需求、人力资本和服务业投入等对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为此中国需要促进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内需带动型"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秀香 黄伟凤
生产性服务是增加值创造过程中重要的中间品投入,对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OECD AMNE投入产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而促进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从细分生产性服务来看,专业与科学技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投入均能显著提高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运输和储存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一定正向影响,而信息和通信服务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有负向影响,对后向参与度则有正向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农业产业链上游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利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农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尚涛
本文以电子和服装类产业为例分析了不同驱动机制价值链条中我国增加值贸易与国际分工地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分割程度很高的电子和服装产业是我国最大的增加值贸易部门,但在增加值分解上存在差异:生产者驱动型的电子产业价值链中,增加值与总值贸易的背离更为显著,链条的境外成分与国内回流成分更高;国际分工地位的分析表明,二者都显示出很高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但在购买者驱动的服装类部门,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更高且稳定,而生产者驱动的电子产业分工地位较低且不断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WWZ模型和WIOT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程度与地位的演变情况。研究表明:(1)中美服务业都已成为GVC分工的重要受益者,但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显著低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出口获益能力相对较弱。(2)中美服务业中以最终服务环节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下降,而以中间服务环节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上升,表明中美服务业参与GVC分工地位在不断攀升。(3)中国服务业前向垂直专业化程度明显低于美国,但其后向垂直专业化程度却明显高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参与GVC分工地位较低。(4)中国服务业中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明显小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的价值链较短,延伸不足。(5)中国服务业中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和增幅显著高于美国,表明中国较好地实现了国内生产分工与合作。(6)中国服务业参与GVC分工地位低于美国,且其间接增加值贡献也明显小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处于GVC分工下游位置。(7)中国服务业参与GVC分工的地位指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WWZ模型和WIOT数据,对比分析了中美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程度与地位的演变情况。研究表明:(1)中美服务业都已成为GVC分工的重要受益者,但中国服务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显著低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出口获益能力相对较弱。(2)中美服务业中以最终服务环节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下降,而以中间服务环节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比上升,表明中美服务业参与GVC分工地位在不断攀升。(3)中国服务业前向垂直专业化程度明显低于美国,但其后向垂直专业化程度却明显高于美国,表明中国服务业参与GVC分工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晶 林如意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2000—2014年3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机制来实现,且农业资源禀赋、贸易开放度及金融服务水平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正向效应。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持续扩大对外贸易开放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