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9)
- 2023(16385)
- 2022(14393)
- 2021(13747)
- 2020(11654)
- 2019(27208)
- 2018(27047)
- 2017(52972)
- 2016(28958)
- 2015(32690)
- 2014(33164)
- 2013(32885)
- 2012(30631)
- 2011(27488)
- 2010(27955)
- 2009(25771)
- 2008(25842)
- 2007(22992)
- 2006(20052)
- 2005(17912)
- 学科
- 济(117102)
- 经济(116968)
- 管理(85646)
- 业(80364)
- 企(66667)
- 企业(66667)
- 方法(55054)
- 数学(47519)
- 数学方法(46931)
- 财(39734)
- 农(32643)
- 中国(31151)
- 学(26094)
- 业经(24826)
- 地方(24490)
- 制(23204)
- 贸(22213)
- 贸易(22205)
- 务(21577)
- 易(21498)
- 财务(21497)
- 财务管理(21437)
- 农业(21337)
- 理论(20447)
- 企业财务(20324)
- 和(18484)
- 银(18389)
- 银行(18333)
- 行(17366)
- 融(17033)
- 机构
- 大学(414616)
- 学院(412662)
- 济(166279)
- 经济(162571)
- 管理(162497)
- 理学(140153)
- 理学院(138614)
- 研究(138119)
- 管理学(136193)
- 管理学院(135451)
- 中国(103897)
- 京(88172)
- 科学(85582)
- 财(83724)
- 所(70743)
- 农(67672)
- 研究所(63930)
- 财经(63553)
- 中心(62676)
- 江(61977)
- 业大(61099)
- 经(57455)
- 北京(56183)
- 范(54971)
- 师范(54532)
- 农业(53061)
- 经济学(49661)
- 州(49621)
- 院(49616)
- 财经大学(46821)
- 基金
- 项目(273081)
- 科学(213182)
- 研究(201174)
- 基金(196330)
- 家(169851)
- 国家(168397)
- 科学基金(143850)
- 社会(124436)
- 社会科(117792)
- 社会科学(117760)
- 省(106758)
- 基金项目(104069)
- 自然(93475)
- 教育(92935)
- 自然科(91197)
- 自然科学(91170)
- 划(89649)
- 自然科学基金(89491)
- 编号(83995)
- 资助(81837)
- 成果(69400)
- 重点(60941)
- 部(60771)
- 发(57794)
- 课题(57522)
- 创(55811)
- 科研(52312)
- 创新(52014)
- 教育部(51974)
- 项目编号(51434)
- 期刊
- 济(185324)
- 经济(185324)
- 研究(125363)
- 中国(78877)
- 财(67371)
- 学报(64524)
- 农(60711)
- 科学(58568)
- 管理(57636)
- 大学(48513)
- 教育(46629)
- 学学(45354)
- 农业(41355)
- 融(36486)
- 金融(36486)
- 技术(35294)
- 财经(30938)
- 业经(30235)
- 经济研究(30014)
- 经(26331)
- 问题(24180)
- 图书(21732)
- 业(21593)
- 技术经济(20589)
- 理论(20242)
- 版(19401)
- 商业(19184)
- 贸(19010)
- 实践(18483)
- 践(18483)
共检索到61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一、总需求结构与消费不足我国经济总需求的基本特征是低(居民)消费、高投资和高净出口。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判定经济是否动态无效率(消费不足与资本积累过度)的方法。(一)总需求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坤 程瑜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为主的拉动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使我国经济走向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严峻的形势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渡过难关,通过投资和消费"齐步走"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以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持续性。这意味着以降低税负、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方向的财政政策的应用将至关重要。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当而且必须在促进消费的政策体系中发挥其主动的适应性和应有的前瞻性作用。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财政政策 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袁国良
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财政问题时,主要围绕税收和支出对个人、家庭、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政府间事权、财权的划分,转移支付问题的处理等等这样一些问题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表现为具体的财政政策、财政制度,以及它们各自的效应。相对而言,对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制订过程的研究则相当缺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本文利用传统的IS-LM模型对开放经济下稳定性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稳定性财政政策有效性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必须小于其替代效应,这是保证IS曲线斜率为负的必要条件;二是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高于私人部门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这是保证LM曲线斜率为正的必要条件;三是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需求的挤出效应要小于财政政策力度,这是保证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净效应大于零的必要条件。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稳定性财政政策总是有效的,其有效程度取决于乘数的规模和政策力度净强度。
关键词:
IS- LM模型 稳定性财政政策 有效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晓枫 熊海芳
一、引言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根据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衰退时期,出口减少,政府应该增加投资、减少税收,通过乘数效应来带动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财政政策决定了政府支出,而政府支出的资金来源除税收和借债外,主要体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缪慧星 夏超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一)消费规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总量显著提高,由1978年的1759.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64 945.2亿元,增长将近94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剔除价格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之后,2011年城镇实际人均消费支出较1978年相比增长5.8倍,2011年农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较1978年相比增长5.3倍。1尽管我国居民消费不管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水平上都在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截至2011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49美元,略高于印度509美元,远远低于美国27 175美元、日本22 907美元、瑞士22 ...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瀛
本文在OR模型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Calvo价格交错调整粘性和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对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假说:与传统Mundell-Fleming等模型的结论不同的是,开放条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最后以中国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永友 丛树海
本文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居民消费入手,在基于居民最优决策行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加总社会消费函数,并利用经验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总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调整,不仅没有对私人部门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反而对私人部门的消费产生挤入效应。两者间显著的互补关系表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波动具有明显的稳定效应。但稳定效应的微观基础不是来自于有限期界的居民消费决策行为,而是来自于中国存在较高比例的流动性约束消费者,这一比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流动性约束使得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当前收入变化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文甫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不仅是研究宏观经济冲击或波动的传导机制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且也是近年来研究财政政策的重要分析框架之一。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外在该框架下进行财政政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主要涉及财政政策与经济波动、财政政策效应与最优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挤入与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然后对该框架下财政政策问题研究方向变化的特点以及研究不足加以评述,并指出相关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红生 郭林
使用中国1978~2004年度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虚拟变量法考察了中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并对其形成的预期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在正常时期和非正常时期分别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和凯恩斯效应,预期机制被证实。
关键词:
预期观点 虚拟变量法 非线性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永定
1998年以来 ,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我国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迅速恶化 ,有可能对我国的财政稳定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分析财政稳定问题的理论框架 ,确立了分析财政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我国仍有在保持财政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 ,但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的提高会对利息率的调整产生压力 ,进而影响财政的稳定。所以我们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对财政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稳定 债务余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葛锐 尹爱田
市场价值不同于道德或者伦理价值,当我们致力于研究国家药物政策时,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尽管从总体目标来看国家药物政策本身体现了社会认可的公平性以及社会伦理的基本观念,但是,其实际的制订与实施很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利益博弈,不同的利益群体所认可的价值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国家药物政策的制订及其实施必定涉及到经济利益。制药企业是经济利益最主要的关联方,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国家药物政策中的经济目标和可能引致的经济后果是其所唯一关注的,并在国家药物政策从制订到实施的不同层级中寻求最大化其经济利益的可能。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资本诉求 药物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皓 俞来雷
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财政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Granger影响关系;财政政策冲击会引起利差变大,利差冲击则会引起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财政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并且伴随周期性变动特点;同时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这种非对称性会使利差的波动性减小。因此,本文建议应着重分析利率期限结构中的政策信息,充分利用其政策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利率期限结构 时变性 非对称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虞伟荣 胡海鸥
货币政策调控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同时 ,也会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预算赤字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对货币政策变化影响财政赤字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同时运用该分析框架说明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中货币政策对财政赤字影响的具体表现 ,并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赤字 预算管理 政策协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莉萍
近年来,国内财政国库库款规模不断增加,但央行经理国库模式下的库款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亟需提高管理效率。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财政国库库款的运行流程、统计口径,构建了基于财政国库库款账户设计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讨论了国内财政国库库款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财政国库库款与货币政策联系机制的关键问题是央行在管理财政国库库款时如何进行角色定位,而央行在财政国库库款管理中的定位取决于库款管理的整体策略。未来应加快推进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推动国库现金余额目标管理制度;强化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领域的主导地位,构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提高广义政府存款管理效率,打通资金管理低效和阻滞环节。
关键词:
财政国库库款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