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2)
- 2023(13860)
- 2022(11973)
- 2021(11094)
- 2020(9623)
- 2019(22177)
- 2018(22081)
- 2017(42419)
- 2016(22791)
- 2015(25746)
- 2014(25682)
- 2013(25284)
- 2012(23100)
- 2011(20696)
- 2010(20422)
- 2009(18944)
- 2008(18680)
- 2007(16731)
- 2006(14208)
- 2005(12855)
- 学科
- 济(92433)
- 经济(92300)
- 管理(70536)
- 业(65647)
- 企(54511)
- 企业(54511)
- 方法(46369)
- 数学(41467)
- 数学方法(40979)
- 财(29913)
- 农(24731)
- 中国(23144)
- 制(21337)
- 贸(21058)
- 贸易(21053)
- 易(20588)
- 业经(19983)
- 务(17836)
- 财务(17781)
- 财务管理(17730)
- 学(16860)
- 企业财务(16808)
- 农业(16085)
- 地方(15588)
- 银(15131)
- 银行(15100)
- 行(14334)
- 融(14289)
- 金融(14284)
- 体(14111)
- 机构
- 大学(324031)
- 学院(322437)
- 济(136709)
- 经济(134055)
- 管理(127635)
- 理学(110632)
- 理学院(109529)
- 管理学(107626)
- 管理学院(107024)
- 研究(102786)
- 中国(79369)
- 京(66610)
- 财(65984)
- 科学(61403)
- 财经(52251)
- 农(51565)
- 所(50389)
- 中心(49452)
- 江(48091)
- 经(47437)
- 业大(47422)
- 研究所(45571)
- 经济学(43281)
- 北京(41114)
- 农业(40460)
- 经济学院(39323)
- 范(39092)
- 财经大学(38860)
- 师范(38668)
- 院(37282)
- 基金
- 项目(219258)
- 科学(173855)
- 基金(162239)
- 研究(158737)
- 家(140747)
- 国家(139612)
- 科学基金(121188)
- 社会(103012)
- 社会科(97871)
- 社会科学(97846)
- 基金项目(85621)
- 省(84785)
- 自然(78520)
- 自然科(76773)
- 自然科学(76748)
- 自然科学基金(75396)
- 教育(73767)
- 划(71243)
- 资助(66766)
- 编号(63976)
- 成果(51273)
- 部(49736)
- 重点(49020)
- 创(45898)
- 发(45534)
- 制(43758)
- 国家社会(43599)
- 教育部(43255)
- 创新(43030)
- 科研(42932)
共检索到469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清华 马静
在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以及居民杠杆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对居民消费和消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对消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对消费率也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分样本异质性检验发现,相比欠发达省份,居民杠杆率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的消费支出具有更积极的显著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适度提高居民杠杆率和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冲冲 周全林
公共环境支出是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而财政分权体制又是影响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识别财政分权是否对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行为存在负激励,利用2007—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公共环境支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收入分权还是支出分权,均与公共环境支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实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政府公共环境治理行为存在一定的激励扭曲和约束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应当从制度环境、中央和地方财权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在刚加入WTO时,有学者曾预测我国的农产品进口将大量增加,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了验证这一预测的正确性,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农业劳动力和播种面积的增减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显然,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没有出现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关键词:
农产品进口 农业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红英
自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鼓励和引导居民适度"加杠杆"这一措施被视为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以消费驱动的重要手段。但该手段导致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提升过快,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消费模型框架下,运用我国31个省份2003-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居民杠杆率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消费增长 实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伟 王丽强
论文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地区消费的影响路径,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不同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不同,由此导致地区总消费率也存在差异。随着城乡差距扩大,西部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中部的社会总消费率急剧下降,而东部的总消费率基本维持不变。因此,不同地区需采取不同的政策拉动地区消费。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率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福前 孙文凯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问题上不存在一个一致的结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究竟如何需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在不同理论框架下讨论政府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和社会总消费的关系,尤其注重在长期稳态增长路径上考察政府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不同模型框架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用2007—2012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些影响。结果发现,我国政府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率和总消费率之间存在负向影响关系,说明了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和社会总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这个结论更符合政府支出不进入生产函数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郑晓栩
本文运用我国199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消费、民生性与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通货膨胀率进行PVAR分析,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且贡献率显著,非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不确定;增加财政支出中民生类项目支出所占比重,对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作用,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财政支出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率变化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华颖 张硕
为进一步探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能否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区的五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存在某些不随时间改变且难以观测的变量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消除其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消费性支出具体分为七类,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有显著正向作用,社会保障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就增加3.38%;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无显著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本文以构建民生财政为研究背景,将财政支出分为民生性支出和非民生性支出,在理论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政府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我国除西藏与重庆之外29个省份1995~200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非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则截然相反,但就现阶段而言,非民生性支出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
民生性支出 非民生性支出 居民消费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陈锦然;
利用中国2001—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在控制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后,农业信贷支持水平每提高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提高0.146%;但是,与民生支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相比,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较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我国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最强,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弱。提高农业信贷支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创新信用模式,丰富农村信贷产品种类;简化贷款流程,提高农村金融整体效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门槛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嘉
本文采用1978-2010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政府民生支出对东、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作用,但其政策效应存在着的地区和城乡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城乡居民具有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其中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大于城镇居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挤出抑或挤入效应是理论界最近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诠释地方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传导机制以及模型建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而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最后针对地方政府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金璐
本文基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探讨了生产性财政支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与消费水平呈非线性U型关系。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劳动收入所占比例呈现U型变化趋势。在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压作用不明显时,财政收入通过生产收入的影响主要促进居民消费,对非生产收入的影响也主要通过生产收入实现。而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强烈的挤压效应时,这两类支出都会产生刺激效应。在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U型关系中,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比例可通过加强对居民消费率的适度抑制,在城市化率较低时产生积极效果,在城市化率较高时则可通过对居民消费率的适度促进,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及东、中、西各地区1997-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计量模型对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本文提出一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政策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差异性效应分析——基于财政功能和居民消费分类的省级面板数据
我国劳动力质量对数量的抑制效应——基于高校招生和人口出生率的省级空间面板分析
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支出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
地方财政自主率、社会性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