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4)
- 2023(19137)
- 2022(16207)
- 2021(14848)
- 2020(12525)
- 2019(28260)
- 2018(27949)
- 2017(53956)
- 2016(29230)
- 2015(32405)
- 2014(32021)
- 2013(32261)
- 2012(29855)
- 2011(26910)
- 2010(26944)
- 2009(24982)
- 2008(24678)
- 2007(21896)
- 2006(19589)
- 2005(17624)
- 学科
- 济(126688)
- 经济(126552)
- 业(102458)
- 管理(93358)
- 企(88080)
- 企业(88080)
- 方法(55263)
- 数学(45125)
- 数学方法(44750)
- 农(38164)
- 财(35524)
- 业经(35276)
- 中国(34077)
- 地方(28236)
- 农业(26714)
- 务(24147)
- 财务(24076)
- 财务管理(24043)
- 制(23950)
- 贸(23769)
- 贸易(23752)
- 学(23593)
- 易(22926)
- 企业财务(22829)
- 技术(22386)
- 和(21356)
- 理论(20553)
- 环境(19286)
- 银(19106)
- 银行(19037)
- 机构
- 学院(422043)
- 大学(419832)
- 济(172550)
- 经济(168989)
- 管理(168420)
- 理学(144961)
- 理学院(143366)
- 研究(141514)
- 管理学(141199)
- 管理学院(140419)
- 中国(108165)
- 京(90294)
- 科学(87926)
- 财(79120)
- 农(76895)
- 所(71907)
- 业大(65887)
- 研究所(65192)
- 中心(64150)
- 江(63480)
- 财经(63160)
- 农业(60461)
- 经(57465)
- 北京(57123)
- 范(53421)
- 师范(52812)
- 州(51356)
- 经济学(51230)
- 院(51008)
- 财经大学(46742)
- 基金
- 项目(283874)
- 科学(222821)
- 基金(205707)
- 研究(204799)
- 家(180412)
- 国家(178789)
- 科学基金(153548)
- 社会(130247)
- 社会科(123477)
- 社会科学(123441)
- 省(111671)
- 基金项目(109322)
- 自然(100489)
- 自然科(98166)
- 自然科学(98141)
- 自然科学基金(96433)
- 划(93336)
- 教育(92300)
- 资助(84317)
- 编号(82859)
- 成果(65921)
- 发(63232)
- 重点(63183)
- 部(61698)
- 创(60503)
- 课题(56460)
- 创新(55966)
- 科研(54318)
- 国家社会(53486)
- 业(53150)
- 期刊
- 济(195895)
- 经济(195895)
- 研究(123430)
- 中国(81806)
- 农(70156)
- 学报(68894)
- 管理(64744)
- 科学(62289)
- 财(60905)
- 大学(51688)
- 学学(48873)
- 农业(48026)
- 教育(41792)
- 融(39495)
- 金融(39495)
- 技术(36001)
- 业经(34857)
- 财经(31086)
- 经济研究(30997)
- 业(26799)
- 经(26664)
- 问题(25371)
- 图书(22941)
- 技术经济(22037)
- 商业(21311)
- 科技(20599)
- 现代(19753)
- 理论(19514)
- 版(19503)
- 贸(19139)
共检索到630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师超
随着收入和供给质量的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正实现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旅游、文化和信息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日益提升,易见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对于产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考虑我国东西部不同经济和社会条件异质性的影响下,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似不相关性回归法就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服务消费对于流通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扩大到了对流通业的影响方面,东部地区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最强;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居民服务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尚未完全释放。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消费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性可从推动流通业态创新、增加优质供给、完善消费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发挥流通业促进服务消费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阮云志 马晓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显著提高,经济结构逐步转向以消费为主,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在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电商时代的来临,使居民服务消费逐渐得到重视,消费模式开始转型升级,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一环的流通业,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基于服务消费变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阐述居民消费和服务消费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并以北京为例,实证分析服务消费变化对流通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期在当前消费升级的经济环境下,为如何合理有效发挥居民服务消费与流通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与有序增长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服务消费 流通业 变化 影响 北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康
北京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前列,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消费重要构成部分的居民服务消费变化明显,升级特征鲜明,在一定程度上给流通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居民服务消费变化对北京流通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流通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服务消费 流通业 北京 影响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晏维龙
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看,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因此,旨在检验城市化与流通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无疑是锦上添花。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利用1960~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的年度数据,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对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基础。研究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永华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对于广东省而言,要大力发展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可以从优化物流业发展区域布局,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新型的流通业态,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和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等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
流通业 居民消费支出 关联度模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连刚 李兴蓉
利用1990年~2008年中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有关居民消费增长水平和流通业发展的数据,采用PanelData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以此检验结果为基础的PanelDat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但流通业发展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程度仅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居民消费增长的速度。为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应明确流通产业地位,更新流通发展观念,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林
本文利用1997-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流通业发展,特别是2002年加入WTO后,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分地区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流通业发展 区域差异 分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我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地区都存在十分明显的二元差异,并体现在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其中,在消费方面,城乡地区在人均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环境等多方面都存在二元性。近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到城乡居民在消费方面的理念、方式以及结构等。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消费也逐渐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热点之一。由此可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二元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当前城乡居民的消费二元性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研究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卷
我国长期以来在城乡地区都存在十分明显的二元差异,并体现在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其中,在消费方面,城乡地区在人均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环境等多方面都存在二元性。近年来,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到城乡居民在消费方面的理念、方式以及结构等。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村消费也逐渐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热点之一。由此可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二元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当前城乡居民的消费二元性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二元性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萍
本文基于2003-2016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镇化、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整体上促进了居民消费,商贸流通业发展不能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要与城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促进了居民消费,中部地区城镇化抑制了居民消费,东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需要与城镇化相结合才能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而中部地区城镇化需要与商贸流通业发展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控制变量方面,城乡消费差距和总人口负担比抑制了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和城镇养老保险参与率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关浩宇
流通业信息化水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当地产业构成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直接和间接地推动着流通产业的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善,也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进行信息化处理分析,调查反馈流通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结论:流通业的信息化变革对流通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和效果。总体来说,虽然流通业的信息化改革无法达到直接加大流通业的劳动力投入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对流通业的资金投入产生的正面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业信息化 变革 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雪 李沅璟 荆林波
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展,为推进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与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维度差异,表现为数字产业化促进效果显著,产业数字化促进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促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基于研究结论,为更好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统筹考虑多因素影响、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产业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万欢 郑雅卓
本文从城市化与流通产业的概念界定着手,阐述了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各自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加速城市化进程推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城市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