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9)
2023(13159)
2022(11561)
2021(10693)
2020(9092)
2019(20462)
2018(20303)
2017(38921)
2016(21317)
2015(23666)
2014(23255)
2013(22973)
2012(20863)
2011(18801)
2010(18278)
2009(16619)
2008(15957)
2007(13694)
2006(11730)
2005(9993)
作者
(63759)
(52917)
(52612)
(49762)
(33463)
(25509)
(23622)
(20857)
(20115)
(18507)
(17975)
(17730)
(16645)
(16482)
(16310)
(16227)
(16021)
(15764)
(15088)
(14967)
(13434)
(12749)
(12537)
(11967)
(11823)
(11742)
(11690)
(11530)
(10743)
(10532)
学科
(80057)
经济(79958)
管理(63119)
(58569)
(48400)
企业(48400)
方法(39774)
数学(34493)
数学方法(34157)
(22044)
(21823)
(20096)
中国(19407)
业经(17983)
环境(17659)
地方(15876)
(15246)
贸易(15240)
农业(15012)
(14796)
(14315)
财务(14257)
财务管理(14238)
(13571)
企业财务(13569)
(13433)
技术(13353)
(13330)
理论(12965)
(11196)
机构
大学(301928)
学院(299653)
管理(121275)
(114506)
经济(112087)
理学(107153)
理学院(105931)
管理学(104012)
管理学院(103519)
研究(99251)
中国(70953)
科学(66594)
(63663)
(56067)
业大(51661)
(50448)
(49829)
研究所(46930)
中心(44870)
农业(44666)
财经(41465)
(41083)
北京(39493)
(38585)
师范(38080)
(37906)
(36059)
(33654)
经济学(33462)
经济管理(31732)
基金
项目(219650)
科学(171630)
基金(160389)
研究(152616)
(142944)
国家(141797)
科学基金(121046)
社会(96051)
社会科(91024)
社会科学(90997)
基金项目(86998)
(85791)
自然(82563)
自然科(80602)
自然科学(80577)
自然科学基金(79143)
(73066)
教育(68930)
资助(65149)
编号(60798)
重点(49142)
(47344)
成果(46802)
(45864)
(45680)
科研(43185)
创新(42635)
计划(42280)
课题(40936)
大学(40178)
期刊
(116382)
经济(116382)
研究(79917)
学报(56304)
中国(50341)
(49112)
科学(48869)
大学(41033)
管理(40788)
学学(39134)
(36164)
农业(34132)
教育(27716)
技术(22579)
(20492)
金融(20492)
业经(19978)
财经(19169)
经济研究(18853)
(17439)
科技(16346)
(16177)
图书(15385)
问题(15325)
业大(15271)
(15236)
资源(15100)
理论(14250)
技术经济(13629)
商业(13361)
共检索到40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柴彦威  符婷婷  
环境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状况。已有关于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主要包括宏观区域层面的环境污染与健康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的空气污染暴露与健康效应的研究;以及关注社会经济属性,重点探讨黑人、儿童、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所承受的环境负面影响,即环境公正和健康不平等研究。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价,基于时空行为、环境公正等学科前沿议题,为研究环境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复杂性提供多样化的理论视角以及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同时提出,需要将个体时空行为、环境污染与健康相关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悦  柴彦威  王冬根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凭借网络飞速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引发了地理、交通、规划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ICT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时空制约、破碎化、多任务以及ICT活动的可视化与数据管理几个角度,论述了国外ICT对居民时空利用的影响研究。从交通视角出发,分别从ICT与出行及实体活动、远程办公与通勤行为、网上购物与实体购物及购物出行、网上娱乐与休闲娱乐及休闲出行4组关系方面,对国外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国内ICT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国的ICT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地理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基于微观个体行为视角的ICT研究极为不足。指出数据搜集是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ICT影响研究的关键,国内学者应对空间与行为视角的ICT研究给予足够的关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智轩  何仲禹  张一鸣  金霜霜  王雪梅  朱捷  刘师岑  
绿色环境暴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长期以来都受到国内外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但从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角度关注衡量个体对环境实际感知的研究较少。论文试图基于对居民视觉感知和时空活动等因素的考虑,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扩展绿色环境暴露的测度方式,并构建绿色环境暴露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概念框架。同时,以南京为实证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绿地率、绿视率、绿色视觉暴露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3种绿色环境暴露测度指标对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和路径存在差异,建立更加综合的绿色环境暴露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主观建成环境可以作为绿视率和绿色视觉暴露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变量,身体活动仅作为绿色视觉暴露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研究拓展了绿色环境暴露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框架,并对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  冯建喜  
在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的中国,通过提高建成环境的步行性以增加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同时,也会增加居民的污染物暴露度,最终的健康效应不一定为正。针对这一悖论,论文以南京为例,通过步行指数测度步行性,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和插值模拟PM2.5和O3浓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比较步行性与污染物暴露的空间关系,从而对建成环境健康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确实存在高步行性但同时也是高污染物暴露的城市空间,这部分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在这些地区片面强调提高步行活动其实是存在很大健康风险的;城市郊区则呈现低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亦难以直接判断;靠近城市中心但又距其有一定距离的大面积绿地周边地区呈现高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为正;而城乡交界的半城市化地区容易成为低步行性且高污染物暴露的健康效应为负的空间。研究结果可以为精准制定健康城市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费聿珉  张景静  
基于2003~2018年的全国地级市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地方政府竞争、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并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损害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地方政府竞争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需要提高资金准入的环境门槛,进一步完善地方污染治理激励机制同,切实将环境指标纳入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琳   周素红   郑重   邓越  
人口流动性增强背景下环境健康问题成为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论文结合环境健康差异研究内涵和时空行为研究范式,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日常活动中环境暴露与心理健康效应差异,以期改善这两类群体的心理健康并促进环境健康公平。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个体属性后重点分析并对比两类群体日常活动时空间背景内的多维环境暴露(自然、建成和社会环境)水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差异。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户籍人口。相比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从事生活型(家庭与个人事务)和生存型(工作)活动时间较长,而从事休闲康体型活动时间较短且“早出晚归”和“活动离家较近”现象更普遍。流动人口的日常活动时空特征(频率、活动离家距离)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2)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日常活动多维环境暴露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户籍人口,日常活动环境暴露对流动人口积极和消极心理状态的效应更强。绿地率、康体和休闲娱乐设施密度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均正相关,噪声和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则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皆负相关,社会交往仅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研究为改善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心理健康提供了具有群体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空间规划策略及环境优化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于旭  夏传海  
美国医学期刊《生育与不孕》2016年12月初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2001年,湖南年轻捐精者超过半数精液合格,但在2015年湖南年轻捐精者中,只有不到两成人精液"足够健康"。该研究报告还认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将会严重损害男性的生殖能力,最终会造成中国人"精子危机"。显然,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即环境污染不但损害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于旭  夏传海  
美国医学期刊《生育与不孕》2016年12月初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2001年,湖南年轻捐精者超过半数精液合格,但在2015年湖南年轻捐精者中,只有不到两成人精液"足够健康"。该研究报告还认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将会严重损害男性的生殖能力,最终会造成中国人"精子危机"。显然,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即环境污染不但损害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刘冠秋  饶婧雯  
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建设宜居城市密切相关。已有大部分文献侧重单一空间尺度的研究,分析社会经济属性和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建成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污染)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有部分研究关注居民日常出行属性和活动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探讨长期幸福感与短期幸福感的内在关系。论文对上述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评价,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时空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复杂关系,构建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框架,总结时空行为视角下多尺度、多维度地理环境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路径,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时空动态规律以及微观行为机制,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居民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海鹏  武晓燕  路文芳  刘占旗  杨素娟  
近年来,由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损害事件频频发生,而针对受损害群众的补偿却各有不同,因为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法律或补偿标准,所以受害者无法得到有效的健康损害补偿。本文通过对国内环境污染健康损害数起案例的回顾分析,对事件的处理及补偿政策进行了讨论,并剖析了目前环境健康损害补偿现状的困境,对建立我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建议政府应尽早制定相应标准,并广泛开展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教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宁宁  孙玉环  
与传统流行病学视角和宏观监测角度的研究不同,文章基于"安徽省城乡居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微观调研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因素指标,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居民感知视角下安徽省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客观污染状况中,大气、土壤、噪声污染均会对居民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淡水污染尚不会对居民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居民环保行为中,垃圾分类处理频率、公共交通出行会对健康产生显著影响,且垃圾分类处理的影响更大,而废旧电池处理和环保产品购买态度没有显著影响;居住环境特征中,城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恩慧  江生忠  贾世彬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广受关注,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加大了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时,人们也在通过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规避自身面临的不确定的健康风险。《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于保险行业结构调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6—2012年31个省市(地区)为样本,分析环境污染、商业健康保险对健康成本的影响,得出了大气污染与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正相关,以及人均商业健康保险保费与之呈现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因此,应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寿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激励相容的约束,控制医疗费用的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兴龙  周绿林  张林荣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改变、增速持续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成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文章界定了新常态的时间跨度,借鉴Grossman创建的健康生产函数理论构建模型,并加入环境污染这一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2010—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经济增长、环境污染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上、中、下游省份之间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影响可能存在的地区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同山  
2013年中央政府文件首次承认了"癌症村"现象的存在。通过对2015年(含)之前媒体报道癌症村的新闻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文章首先对癌症村的被曝光时间、主要癌症类型进行了总结,然后对癌症村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癌症村的地域分布与水污染分布、大气污染分布存在一致性,各省份癌症村数量与各省份GDP总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各省份人均GDP不相关。随后文章对乡镇企业、环保局以及村民等癌症村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结论与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青山  田敏  
目的:重点分析了医疗保险以及各种环保行为是否能减轻个体健康状况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方法:建立有序logit模型,利用CGSS数据库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居民对医疗保险和环保行为的选择能有效地减弱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损害,与青年、中年相比,老年人通过参与医疗保险有效地减弱了其健康水平受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低受教育水平的个体相比,高受教育水平的个体通过对环保行为的选择有效地减轻了其健康水平受环境污染的影响。结论:政府应该大力倡导环保行为,全面覆盖医疗保险,使个体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规避环境污染对其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