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1)
- 2023(16309)
- 2022(14159)
- 2021(13406)
- 2020(11083)
- 2019(25811)
- 2018(25540)
- 2017(47807)
- 2016(26344)
- 2015(29753)
- 2014(29891)
- 2013(28580)
- 2012(26100)
- 2011(23144)
- 2010(22937)
- 2009(20205)
- 2008(19291)
- 2007(16541)
- 2006(14124)
- 2005(12017)
- 学科
- 济(96230)
- 经济(96120)
- 管理(70542)
- 业(65629)
- 企(54943)
- 企业(54943)
- 方法(49419)
- 数学(42949)
- 数学方法(42340)
- 中国(30105)
- 财(26233)
- 农(25723)
- 教育(23836)
- 业经(21923)
- 贸(21395)
- 贸易(21389)
- 学(21235)
- 易(20851)
- 理论(19706)
- 地方(18479)
- 农业(17202)
- 技术(16489)
- 务(15581)
- 财务(15510)
- 和(15475)
- 财务管理(15475)
- 制(15367)
- 环境(14722)
- 企业财务(14626)
- 出(13549)
- 机构
- 大学(357754)
- 学院(352861)
- 管理(140014)
- 济(135500)
- 经济(132536)
- 理学(122904)
- 理学院(121544)
- 管理学(119138)
- 管理学院(118470)
- 研究(114029)
- 中国(80020)
- 京(75867)
- 科学(69967)
- 财(61572)
- 范(54538)
- 所(54460)
- 师范(54147)
- 中心(52495)
- 业大(51103)
- 农(50384)
- 财经(50226)
- 研究所(50068)
- 江(49996)
- 北京(47826)
- 经(46003)
- 师范大学(44314)
- 院(41935)
- 经济学(41231)
- 教育(40566)
- 州(40523)
- 基金
- 项目(250127)
- 科学(199033)
- 研究(187738)
- 基金(180992)
- 家(156243)
- 国家(154848)
- 科学基金(134372)
- 社会(117934)
- 社会科(111719)
- 社会科学(111692)
- 省(97661)
- 基金项目(95790)
- 教育(92456)
- 自然(86746)
- 自然科(84811)
- 自然科学(84793)
- 划(83518)
- 自然科学基金(83224)
- 编号(78382)
- 资助(74257)
- 成果(63684)
- 部(56767)
- 重点(56286)
- 课题(54634)
- 发(52913)
- 创(52231)
- 教育部(49853)
- 项目编号(48615)
- 创新(48366)
- 大学(48026)
- 期刊
- 济(137499)
- 经济(137499)
- 研究(107211)
- 中国(69210)
- 教育(64747)
- 学报(53412)
- 管理(49072)
- 科学(48561)
- 财(46016)
- 农(44070)
- 大学(42483)
- 学学(38421)
- 技术(34312)
- 农业(31162)
- 融(24654)
- 金融(24654)
- 财经(23366)
- 业经(23284)
- 经济研究(22693)
- 图书(20821)
- 经(19970)
- 问题(17894)
- 理论(16503)
- 科技(16197)
- 业(16104)
- 职业(16029)
- 技术经济(15819)
- 统计(15698)
- 版(15620)
- 商业(15422)
共检索到506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苏秋 顾江
该文对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传统消费模型与文化消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居民教育支出对文化消费溢出效应的作用差异作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年教育支出在591.500元以下的居民,教育支出对其文化消费存在着挤出效应;年教育支出超过591.500的居民,教育支出则对其文化消费存在正的溢出效应。教育支出对文化消费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来实现。除此以外,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机会同样对文化消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拥军 葛美玲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首先通过门限模型分析发现,基于不同收入层次,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然后,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各收入层次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系数为负值;受教育程度对文化消费影响的显著性差异较大;价格因素对文化消费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弹性系数很低,且普遍不显著;文化从业人员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较弱;政府补贴对文化消费表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拥军 葛美玲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首先通过门限模型分析发现,基于不同收入层次,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然后,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各收入层次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对文化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系数为负值;受教育程度对文化消费影响的显著性差异较大;价格因素对文化消费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弹性系数很低,且普遍不显著;文化从业人员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较弱;政府补贴对文化消费表现为正向影响,但显著性水平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聪 冯琰 朱先奇 刘玎琳
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山西省11个地级市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FDI技术溢出效应对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内部差异性,综合吸收能力呈现显著门限效应,在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并未真正承担起互动传导的调节作用。平衡各地政策支撑,着力促进区域内资源自由流动,发展多元型、区域协动型经济,营造良好的技术吸收环境,是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晶晶
文章基于24个OECD国家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法系统GMM方法考察了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服务业FDI的流入可以显著促进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细分研究发现,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上;第二,金融服务业FDI与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非金融服务业FDI对TFP提升的作用并不显著;第三,东道国物质资本、研发投入、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化水平对服务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宽旗 王静
本文运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结构三个维度构建门槛模型,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都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超过一定水平值后,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将大大提升;越过门槛值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还处于门槛值之下,其中中部与东北地区的金融发展尤为落后。为了更好地发挥OFDI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海外融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琰欣 屈小娥 赵昱钧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之兵 周俭初
已有的关于FDI(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认为FDI技术溢出会显著地促进东道主国家的经济增长,然而,利用中国1997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却发现,FDI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等四个方面检验了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门限特征,并测算出了引发积极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门限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烽 叶阿忠
针对现有文献测算回弹效应普遍忽略技术溢出效应的缺憾,文章构建了三要素经济增长的空间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回弹效应的估算方法,并利用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技术溢出视角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所导致的能源回弹效应显著存在,中、西部的平均回弹效应明显高于东部,全国的平均回弹效应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注意降低单位GDP能耗可能出现的回弹效应,把提高能源效率与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宏观调控等手段结合起来以实现既定的节能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本文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双门槛效应。只有在人力资本跨越了10.5038这一门槛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才显著存在,未跨越这一门槛值的省份,人力资本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有负面影响;而人力资本跨越50.4804的少数省份,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影响略低。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效应 DEA 人力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梅 柳士昌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生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纯粹技术进步逆向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R&D强度、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技术差距、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6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王海
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变斜率的门槛回归方法,对以平均受教育程度为门槛的FDI创新溢出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地区,FDI的创新溢出反而越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应根据地区差异有针对性地引进外资,低教育水平的地区可以加大引资力度,促进地区创新发展;高教育水平的地区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谨慎引进FDI,确保自主创新与FDI创新溢出的双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福林 王晓芳 姚海棠 赵绍全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将制度质量纳入研发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之内,并采用分位数回归针对1993-2013年132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就制度质量对货物、服务进口及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国际研发溢出效应的间接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位点是造成制度质量的影响作用不同的重要因素,一国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度质量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基于面板门限回归的中国碳排放EKC研究
文化消费、城镇收入与物质需求—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下的实证研究
收入分布变迁的需求效应及内需问题——基于准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分位数回归
政府消费最优规模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政策改革、公共开支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研究
收入分配与进口需求——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省际出口贸易、空间溢出与碳排放效率——基于空间面板回归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的实证
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区域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FDI溢出、门槛效应与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基于全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